第二百二十六章 凌烟阁第二人(1 / 2)

大汉储君 青春唤不回 237 字 3个月前

《九章律》刚贴出来……长安就轰动了,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要是能找出问题,岂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赚到百金?

别看吕释之收礼,从来都是三五百金起步,对寻常人来说,十金都是一笔巨款,更何况是百金!

不用别人,就连太学生都急不可耐,摩拳擦掌,想要找出毛病,不但能得到赏金,还能名扬天下。

这么好的事,上哪去找?

因此太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看着贴出来的内容,仔细研读。

从头到尾看下来,竟然没什么能改动的。

一遍不行,那就两遍,两边不行,那就三遍!

还就不信了,居然找不出问题?

时间一天天过去,九章律贴出去十天,还真就没人能找出什么毛病。

相反,太学生们越发觉得这一部汉律非常好。

他们商议之后,竟然联名上书,请求陛下降旨,赶快颁行新的汉律,造福百姓。

刘邦收到了太学生的上书,竟也是喜出望外。

“萧何啊,你这次可要流芳百世了。”

“陛下谬赞,臣不敢!”萧何很客气。

刘盈却是摇了摇头,“阿父,你又说错了。”

“大胆!”刘邦怒喝道:“竖子,你敢说丞相的九章律不好?”

刘盈急了,“阿父,你不能污人清白……我的意思是你浅了,见识浅了!”

“哪里浅了?”

刘盈哼道:“秦律严苛,且二世而亡,没有深入人心。如今汉律更受百姓青睐,如果能顺利推行,就是第一部为了大一统设定的律法。哪怕大汉亡了,千秋万世之后,也要以老师律法为本的。”

刘邦怔住,“竟会如此?”

萧何轻咳道:“太子过了,我大汉江山稳固,必会千秋百代的。”

刘盈一笑,“师父,自古以来,就没有不亡的国,不败的家……大周八百年基业,不也毁于一旦。始皇帝统一天下,传了十几年,也就亡国了。从阿父受封汉王到现在,也快十年了,努力一下,就能超过大秦了!”

刘邦恶狠狠瞪了刘盈一眼,“你这个竖子,我大汉就十几年天下吗?怎么也要几十年才行!”

萧何又是咳嗽道:“陛下,几十年也不长。”

刘邦黑着脸道:“朕是让这个竖子气糊涂了,丞相,伱说说,朕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忤逆的东西!”

萧何翻了翻眼皮,劝说道:“陛下,太子聪慧,世所罕有。他承袭大汉江山,必定能发扬光大的。要让臣说,我大汉必定能超过大周!”

刘邦一笑,“这话好,大周八百年,我大汉就要千年……竖子,你当勉之!”

这回轮到刘盈脸黑了,“阿父,为什么不是您老人家勉之?”

“朕老了,不然你当朕愿意把天下交给你啊!”

刘盈道:“阿父,千年基业我是不想了,能有三百年就算不错了,不过……”刘盈顿了下,“不过倒是有一样东西,能流传千秋,让后世敬仰!”

刘邦想了想,道:“你说的不会是这份汉律吧?”

刘盈笑道:“阿父圣明,确实是这份汉律……我的意思,师父撰写汉律,功高盖世,恩泽千秋,当入凌烟阁!”

凌烟阁!

这三個字一出,连萧何都怔住了。

毕竟虽然大汉建立凌烟阁,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一个韩信而已!

而且韩信能够进入凌烟阁,那是靠着灭国之功,还不是一个两个……兵家仙人,无人不服。

现在要增加一人,这人不是靠着灭国之功,而是靠着一部汉律,够格吗?

“太子,我看此事不妥,还是容后再议!”

“不!”刘盈摇头,“师父,能流传千古的东西不多,后人不肖,多大的产业都会败光,唯独白纸黑字的规矩道理,才能经得起岁月侵蚀,历久弥香。师父著成汉律,又不只是汉律,那是华夏之律,子孙后代,受益千年!”

刘盈没有丝毫夸张,甚至还有点说少了。

刘邦入关之后,采纳萧何建议,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短短一句话,就刻在了华夏千秋万代的律法上面,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都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道理。

所以刘盈丝毫没有夸张,甚至还有那么一丝丝保守。

而此刻的萧何,难得涨红了脸,他想拒绝,却又不忍心出口,只能苦笑道:“太子盛赞,臣受之有愧!”

刘邦朗声一笑,“萧何啊,你我相识几十年,从朋友到君臣……你受得起!”

萧何忙起身,向刘邦大礼参拜。

“臣不过是一介小吏,能有今天,全靠陛下提携,臣叩谢天恩!”

……

丞相要进入凌烟阁了。

消息传开,又是长安震动。

最高兴的莫过于萧禄和萧延兄弟俩,这俩小崽子昂着头,都拿鼻子眼看人,尤其是面对一群卧龙凤雏,更是如此!

“我们阿父撰写汉律,入祀凌烟阁!”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