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火车轨道发展史(1 / 2)

洪武年间,金陵城。

遗传学一二定律,从根本上揭示了生物形状差异的本质原因。

通过这一二定律,为杂交小麦、杂交水稻补充了基础理论依据,也为众人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此前,众人只是知道杂交小麦的一些方法,但对于为什么这么做其实并不清楚,如今明白了小麦远缘杂交其实是为了牧草的抗病性,而这抗病性是由基因控制的,通过人为授粉杂交的方法就有几率培育出优秀的小麦植株。

有了这一二定律的理论支撑,之后进行各种杂交实验时,就能快速理解和解决各类问题了。

六部官员中当时所见蒸汽火车时,也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不过看见小太监们抬着火车掉头,思维也跟着走偏了。

因此众人也没深究,当然也想不出解决方案来。

“对啊!”朱标也是恍然大悟,随后又疑惑道:“那到地方之后又怎么掉头?”

之前太子殿下乘坐的那辆火车虽然也有轮子,但并未假设轨道,此前因为是在皇宫内进行试验,所以众人并未预料到这种情况。

此时众人也反应过来了,对啊,为什么这轨道几乎都是笔直的,就算是有不笔直的地方,其也是稍微偏离一些原轨道而已。

“这轨道,为什么都是笔直铺设的?”朱标疑惑说道,此前天幕虽有画面,但也只是匆匆一瞥,没有像这般普及介绍过。

刘基对此好像胸有成竹,微微一笑,不过还不待他说话,科学部孙传时率先说话了。

洪武年间,金陵城。

“木头轨道?”刘基等人眼前都是一亮,“这和运输巨木或巨石时,下面垫两根圆木一样,都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

科学部的众人已经咬住了笔头,苦苦思索着。

“这木头轨道的作用远不止于此,特别是在雨天,火车行驶在轨道上,能最大程度摆脱泥泞等问题,保证火车的运行。”众人开始动脑子思考,特别是火车那么重的车身,加上运载的货物的重量,还真不好说。

总不能随时征调民夫掉头吧?朱标其实早有疑问了,这宫中才一节车厢可以让小太监抬着转弯,那列车一长,那么重的火车怎么转弯的。

可以想见,如果未铺设轨道的话,火车根本跑不远。

要知道,下雨天,光是一辆小小的马车都可能陷入泥泞地挣扎不出来,更何况那么重的火车及运载货物呢。

而且实在不行,就征调民夫,集众人的力量还不简单吗。

在宫室营建等大工程中,通常会使用到一些巨木和巨石,受其重量限制,普通的畜力根本无法拉得动,所以只能使用这种方式来运输,这一点众人都是知道的。

“转弯!是为了避免转弯!”刘基好像想到了什么,兴奋说道,“火车长度太长,转弯必然十分困难,所以只能直线行驶,轨道只能笔直铺设。”

他也思考过这一问题,此时也是信心满满说道:“禀殿下,此事易尔。”

孙传时笑了一下,心中虽然暗爽这种受人瞩目的感觉,但也没故作玄虚,不待众人催促就继续说道:“只需在车尾巴也装个车头,方向与正的车头相反即可。”

“车尾、车头。”众人消化了一下他所说的,瞬间眼神亮了起来,“这不就是双头车?”

这玩意有点反直觉,并不是说众人想不出来,而是受到常识的影响,脑子暂时转不过弯来,一时半会想不出来罢了。

此时一经点破这层窗户纸,很快都能接受这个说法了。

“也可以这么称呼!不过名字并不重要!”

“妙啊!”朱元璋听着孙传时的话,也不禁抚掌赞叹,没辱没咱提拔啊。

得亏标儿多问了一嘴啊。

不过想到了什么,朱元璋又吩咐了一句:“以后若有更好的改进方法,需及时禀告,科学技术的进步,全仰赖诸卿了。”

“是!”众人齐声应答。

贞观年间,长安城。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头,没想到小小的石子也有如此大的作用,这铁轨的发展史是经过时间考验,自然演化而成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