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孟德尔豌豆实验(1 / 2)

洪武年间,金陵城。

朱元璋、刘基等人压下心中复杂的感受,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天幕上发现,天幕只是简单介绍了所谓特征是由基因控制,具体基因长什么样、如何控制,如何编辑等则一概未提。

朱元璋心里盘算了一下,抛开细菌病毒等且不说,从杂交技术到基因编辑,这中间明显是递进关联的。

比如说,杂交小麦当时是为了增加小麦的抗病性、抗干旱、抗倒伏等原先唯有的特性,其获得手段是通过大量的杂交试验来获得,其获得途径充满了偶然性。

到了草鱼这里,直接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了,也就是后世对于鱼控制各种特征的基因,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

两者都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干预小麦/鱼的特征,只不过一个是带点运气,另一个则快准狠,精准拿捏。

也就是自此开始,人们知道了各种形状是受遗传因子控制而表现的,也明白了遗传因子作用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后来的基因学问奠定了基础。

如果按这个第一定律推测,那么子一代和两种纯种的豌豆杂交,或者自交呢,会表现出什么特征来?

此时再凝视自己推理的,朱元璋恍然大悟,因为dd自交,产生了dddddddd四种结果,只有dd是矮茎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显隐形状遵循3:1这个比值。

而这东西一旦学会了,生活中也有用处的。

“看来咱也有做学问的天分。”朱元璋有些沾沾自喜,这也不难嘛。

从观察现象,到总结现象,提出理论,到实验验证。

其中差距太大了.

杂交小麦、水稻是几十年前的技术而已,而今的后世,虽然从中了解、学到了很多很多的学问,但如今依旧看不透摸不准。

“不知道这有没有第三定律”房玄龄等人眼见视频已重新播放,都感觉意犹未尽.这和此前恐惧的心态并不矛盾。

朱元璋愣了一下,他只算到了子一代自交后,有高矮茎和黄色绿色的豌豆,只是没想到竟然还遵循这么一条规定。

洪武年间,金陵城。

好奇心谁都有况且还是这种神秘无比的学问,其中深刻揭示了地球生命的秘密,出去喝酒打p的时候都有得吹不是。

这遗传学一二定律,将前人未曾注意过的现象总结,梳理出了一条脉络。

沿着这条脉络,一切都变得有迹可循了,这才是其价值体现的地方。

“生活处处皆学问呐。”庞统从没见过这种豌豆,对其称的上是毫无了解,但从天幕提到的自花授粉,那想必还有异花授粉,有两性花,肯定就对应了一性花等。

他继续让子一代自交产生的子二代中,除了有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外,甚至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这是和人类史上最聪明的那批人

那個年纪,应该还没基因编辑技术,或者说还没基因这说法,而孟德尔竟然通过简单的实验搞清楚了遗传因子(基因)显性隐性,和形状间的遗传规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