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地冒火油(1 / 2)

风流大宋 林二虎 7444 字 28天前

今天的器作院巡察,秦刚本来是叫赵驷一起来的,只是他对弓弩甲胄的东西都不关心,却说等到最后去城外试验震天雷的时候,再去叫他。

在接到秦刚派出的人通知后,他立刻赶过来,在出东城门时碰上了。

秦刚向他介绍了一下李纲,赵驷却也非常奇怪地看了看这个少年,心想:秦先生向来眼光挺高,虽然对大家都很客气,但却极少对某一个人会有特别的关照态度,但是他在介绍李纲之时,却明明显现出一种特别的味道。难道是因为要看在他父亲李夔的面子吗?也不太像啊,就算是李夔的上司吕惠卿他也不会放在眼里啊!

一行人来到了城外一处野山坳处,在这西北之地,一旦离开城池数里,若无田亩的话,便就会是荒山僻地。

这里已经提前有在进行了布置,众人所站之处,稍为平坦,地上用白色石灰粉洒出来一道两丈余宽的直线,而在前方稍开阔之地,分别在二十五步、三十五步【注:古时一步一般是指左右脚各跨一次,大约会有一米五左右】左右的地方各放置了三个身穿旧铠甲的草人。

一切准备好之后,进行试验的几名士兵,都是从近卫队里挑出的臂力强劲者,他们四人一组,一声令下,同时用火折点燃了导火索,见其点着后燃烧的速度都很稳定,于是一起呐喊一声,助跑了几步,“唰唰唰”地差不多同时对准三十五步远的草人掷去。

四人的臂力都不错,几乎都能扔到了那远处的草人旁边,甚至还有一人直接扔中了目标,这些圆圆的铁疙瘩在落地之后还能弹跳了两下,继续在附近滚动了半息后,猛然间火光迸现,进而接连发出了四下震人心魄的爆炸声,并在更远处的山那边产生了悠远的回声。

随后,秦刚派人前去检查那里的草人,其中一只已经被扔得最近的一只震天雷炸碎,另两只没有炸碎的草人,其身上的铠甲已经被许多爆炸后的碎铁片直接击穿,深深扎入其中,由此可见其恐怖的杀伤力。

接下来,四人又对着稍近的二十五步目标扔了一轮,皆是全部引爆。由于距离近些,准确度大大提高,三个草人皆被炸碎。

旁边准备的人又赶紧上前更换了备用的草人。

第一批共生产了二十几只的新式震天雷,今天在现场一共扔了五轮,试验的二十只震天雷全部都正常引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导火索的质量提高了,扔出去爆炸的时间也都控制得非常接近。

直看得旁边的唐梓目瞪口呆,他喃喃地说道:“要都是能够做到这么好效果的震天雷,哪个禁兵不想要它啊!”

秦刚指了指堆在面前的那些被炸坏了的铠甲,问李纲:“伯纪啊,你看看这个,能看出什么?”

李纲虽然未曾见过之前的震天雷效果,但也是第一次接触如此具有威力的武器。也恰恰是因为如此,他才不会有别人的习惯性认知。

他在仔细查看了这些已经破烂的铠甲之后,抬头说道:“回禀知军,学生认为此震天雷的爆炸声响足以震慑敌军心魄,但是其最主要的伤害却在于破碎的铁片飞散后击中敌兵。所以,如果能够想些办法,让震天雷的铁壳在爆炸后破碎得更厉害些,是不是就会飞散得更远、更容易击伤敌人?”

秦刚心中暗赞其眼光独到,便对一同过来的菱川学子说道:“伯纪此言有理,把这些铠甲带给宗阿四,让他再试验调整调整铁壳的配方。”

赵驷全程观看了这次的掷弹试验,掂了掂剩下的几颗震天雷道:“接下来倒是需要增加一个训练项目了,掷弹术!到时候,所有扔得远、扔得准的兵都集中在一起,成为、成为,对,掷雷兵。关键的时候,对准敌人的中军或前锋,二三十只一通扔过去,就等着他们炸翻之后立即突击了!嘿嘿!”

“是啊,驷哥你可以琢磨新式的作战方法了。而我,哎!”秦刚此时却是苦着脸,“却是要发愁这火药的采购怎么解决啊!如果没有官府的供应,全部到市场上去收购,我这拉丝机在造甲方面省下来的所有钱都投进去也不够啊!”

李纲是个聪明人,他听了后默默上前对秦刚道:“秦知军有何吩咐需要李纲去做的,但请直言,只要能做到,学生一定倾其全力。”

“啊,对呀对呀,令尊乃是经略安抚司的管勾公事啊!”秦刚作突然想到之状,说道,“要是能想办法将其它军州不愿意用到的火药原料都换来就好了。只是,我们这震天雷的秘密,可不能让他们提前知道,知道了,就会都反过来向我要东西了!”

李纲知道秦刚是在这件事上拿上当工具人了。不过,自己与其刚一接触,这位年轻的知军就毫无猜忌地对其绝对信任,进而直接把他带到自己的器作院里,而且在这半天所看到的,绝对都是那种高度机密、极其令人震撼的东西。

无形中,李纲已经被这种氛围所同化,开始习惯于站在保安军的角度上思考起如何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利益的办法。

“学生定当尽力而为!”

回去的路上,秦刚与赵驷远远地落在最后。他十分满意地看着骑马在最前面的李纲的身影,对有点不解的赵驷说道:“别奇怪,我只告诉你一点,这个小子不简单,我要把他收在身边有重用。”

“秦先生看中的人,大抵不会差。”赵驷听后有了点数,进而不放心地问道,“只是他父亲在经略司,可以信任吗?”

“绝对可以!哈哈!”秦刚一甩马鞭,提速上前,他的心里在说:说到人品,这李伯纪岂有不可信之理?就是吃准了他这点才下猛药的哩!

四天之后,突然顺宁寨的刘延庆派了亲兵前来,送来一封急信。

秦刚打开之后,立即面色凝重,顺手传给了正在一旁的赵驷。

原来自从洪州从宥州调来一千轻骑之后,顺义寨就几乎停止了前往洪州及周边地区的打草谷行动,按秦刚的要求,改成了化装打探情报。

因为不再交手作战,所以最近的收获也少了许多,刘延庆也就给了压力,让手下尽可能地在洪州、宥州那里多去打探,以期找到富有价值、可以在秦刚这里卖出好价钱的情报。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来信说的是在洪州与宥州之间,原本一处已经废弃的蕃部山寨,近期发现竟然西夏方竟然先是派出了近百人的防卫力量,然后便趁着每天的夜晚悄悄地运来了大量的粮草储藏。

刘延庆也是一个有点战略思维的将领,他拿到这个消息后,又分析了一下横山地区的地形地势,便向西部的龙州区域又撒出去了一些侦察的人手,果然在龙州北部又发现了一处类似的秘密储粮地点。

事关重大,赵驷建议派出斥候队的精锐好手带上千里镜再去核实一下,秦刚同意了。

两天后,出去的斥候回来了,由于有千里镜在手,这次他们可以在更远、更安全的地方观察,不仅完全确认了这两处地方都是西夏军队新设的储粮仓库,而且还基本确定了这两处的存粮数目极大,足以支撑十万人的军队五个月以上消耗,或者是五十万军队的一个月消耗。

“按照西贼出击的规律,多在一个月左右,并且多半还依靠入境劫掠为补。所以,西贼这次的出兵规模,至少在五十万以上!”赵驷分析道。

“前些日子,章经略来信,说泾原路接到右厢朝顺军司有蕃人欲投靠,虽然判断其中八成有诈,但也在担心西贼是否就是想借此机从泾原路发起攻击。”秦刚说完了此事,接着敲了敲这份情报,“而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西贼眼下的国力哪能再支撑得起另外再修几处如此庞大的粮仓?所以……”

“所以西贼必然是要从我们鄜延路一线入侵!”赵驷便下定了这个结论!

“立即修书章经略,让他除了预防蕃人诈降之外,放心全力修城便是好了!”秦刚迅速做了第一个决定。

“这两处粮仓,要不索性我们就去把它们烧了?两次侦察发现的的守卫兵力也并不多!”赵驷提议。

“先不烧!烧了他们就不来了!”秦刚微笑道,“你想想,如果是等他们大军发动,甚至放他们的大军到了我们的城寨之前,这个时候再去烧了它们,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赵驷明白,等西夏军队攻出横山之后,再去袭击粮仓的难度虽然会提高不少,但同样,收到打击效果与价值也更高。在如此长时间的配合中,他已经慢慢适应了“由秦刚提出战略方向与目标、而他负责完成接下来的战术实施”的这种作战思路。

“明白。我立即去安排准备。”

“对了,要想在突袭之后快速放火烧掉粮仓,普通的火把有点不够,最好能有那种一旦烧起来就不太好灭掉了东西。”秦刚一边说着,一边想的便是后世的汽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