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姓姚还是姓裴(2 / 2)

过河卒 莫问江湖 357 字 1个月前

裴神符道:“我这次来南洋,主要任务是巡视太平钱庄的南洋总号,配合道府的人事变动,清理各种弊端。”

虽然太平钱庄还是延用了过去的老名字,但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本质上是道门和大玄朝廷的中央银行,是为道门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也是制定道门货币政策的首脑,主导铸币和发行货币等职能。

在必要的时候,太平钱庄的最高决策层可以独立决策,拥有相当的自主权。

可以说,太平钱庄是一个独立体系,虽然要配合道门的各种重大决策,但在其内部人事任命上,金阙和内阁都无法直接插手,只能间接发力。

在制衡方面,太平钱庄的高层总共有七位辅理,三位出自道门,三位出自朝廷,一位出自皇室,这七个人全都是身居高位的要人,每五年轮换一次,可以连任。

七位辅理起初实行轮值首席制度,后来五代大掌教上位,进行部分改制,加强了道门对太平钱庄的领导,规定轮值首席和两位次席必须由道门之人担任,确保道门以较少的席位得到太平钱庄的绝对控制权。

同时增设首席秘书一职,负责日常事务,同时充当沟通者、召集人,虽然没有投票权,但有权将自己认为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的重大事项提请七人议事关注。除此之外,首席秘书负责执行七人议事托付的其他事务,算是太平钱庄的大总管,服务于七人议事。

首席秘书的人选由首席和两位次席提名,然后由七人议事进行投票表决。结合首席和次席必须由道门之人担任的规定,那么首席秘书也必然是出自道门,再次加强了道门对太平钱庄的领导。

从道门的角度来看,五代大掌教的一系列决策都是大大有利于道门。也难怪大玄皇帝对于现状极度不满,说到底,第二道士还是不如第一道士。

重大决策时,七人议事采用合议兼表决制,一人一票,并且是记名投票,如果形成平票,那么首席拥有决定权。

如此一来,太平道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以太平道与大玄皇室的关系,皇室代表、勋贵代表、至少一位儒门代表都会支持太平道,再加上太平道自己的一票,太平道就拥有太平钱庄的决策权。所以三道之争,全真道和正一道联手在金阙占据优势,可在太平钱庄方面反而是处于劣势。

两大权力,一个是人事权,一个是财政权。

前朝地方督抚坐大,本质上就是朝廷无力平叛,只能把人事权和财政权下放给地方督抚,使其自行筹粮募兵,镇压叛乱,由此形成了藩镇格局。

人事权在金阙,财政权在太平钱庄。

这也是太平道看似处在劣势实则不落下风的原因之一。

如果正一道和全真道不曾联手,那么就是太平道独大,李家的嚣张并非妄自尊大。

现在轮到姚懿担任轮值首席,李长生和张无量分别担任次席,经由姚懿提名,七人议事投票表决,裴神符出任太平钱庄的首席秘书。

按照道理来说,太平道应该以绝对票数优势拿下首席秘书的职位才是,只是大玄朝廷的四位代表因为一些利益争执爆发了内斗,最后反而变成了平票的局面,姚懿行使首席权力,一锤定音,帮助裴神符拿下了首席秘书的职位。

这也成了太平道引以为恨的事情,据说国师曾经在私下里大骂儒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二百多年了,还是没有半点长进。

裴神符作为首席秘书,差不多算是七人议事之下的第一人,类似上三堂首席,虽然不是参知真人,但胜似参知真人。

裴神符当然有资格跟齐玄素平等对话,齐玄素刚才就是故意扫裴神符的面子。

“齐天渊,我听说你打算撮合我的兄长和慈航真人?”裴神符终于道出了自己的部分真实意图。

齐玄素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裴师姑是听谁说的?”

裴神符道:“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齐玄素道:“裴师姑说笑了,且不说两位真人的身份地位,就说辈分,东华真人是我的师父,慈航真人是青霄的师父,我一个小辈,如何能决定两位长辈的终身大事?没有这样的道理嘛。也许有些六代长辈有这样的打算,那才是名正言顺,可我也不能左右这些六代长辈的意愿。”

裴神符道:“这种事情,不是辈分高就管用,还得看谁说话管用,我这个做妹妹的,还有麟阁这个做弟弟的,在我兄长那里,恐怕都不如你说话管用。”

齐玄素故作惊讶道:“有这么夸张吗?不要夸大其词嘛。”

裴神符有点不耐烦了,说道:“既然诚心要谈,就不要兜圈子了,南洋总号可以继续支持南洋联合贸易公司,包括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照顾,还是由以前的胡辅理负责,条件是……”

齐玄素接口道:“裴师姑不想多个嫂子。我师父没有子女,我又是个外姓人,不好插手你们的家事,裴麟阁是弟弟,性格比较弱势,要听姐姐的,其他人则是旁支。若是师父顾不上裴家的事情,就没人压得住你,毕竟你也姓裴,是过去的裴家大小姐,裴家便是你说了算。可如果多出个名正言顺的嫂子,还是个地位那么高的嫂子,很多事情就不好说了。”

「先更后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