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于泰山(1 / 2)

大汉储君 青春唤不回 234 字 3个月前

刘邦没有乘坐特别加大款天子辇车,也没有携带风光八面的仪仗,只是带着几个侍卫,让刘盈陪着,前往荥阳城外,纪信的庙宇。

马蹄声声,刘邦不停向两边看去,心中百感交集。

“盈,乃公就在这里,和项羽周旋了两年啊!”

刘盈重重点头。

刘邦又道:“你还记得不?彭城之败以后,乃公身边只余千人,守卫荥阳,全靠萧何从关中征发的老弱……那时候项羽兵锋正盛,不可一世,乃公都不知道是怎么扛下来的。”

“可阿父还是扛下来了!”刘盈道:“而且阿父还砥砺了大汉军心,从这里走出去的兵马,跨过鸿沟,追着项羽打……灌婴、周勃、樊哙、靳歙,杀得项羽大败亏输,一路退到了垓下,一败涂地!”

刘邦眉头挑动,浑身振奋,朗声笑道:“没错!乃公到底是赢了,项羽匹夫,不值一提!”

刘邦说着,又指着远处道:“盈,当初荥阳城残破不堪,现在看来,已经修复了?”望着高大的城墙,刘邦好奇询问。

“不只是修复了,还扩大了三倍规模!”

“当真?”

刘盈笑道:“没错,荥阳太重要了,为洛阳门户,关中咽喉……守住荥阳,就能保全洛阳长安,西半壁江山,高枕无忧。向东,可以出击梁、楚、齐、燕,向北,可以收取三晋之地,堪称天下中枢,地位非常重要。”

刘盈向刘邦耐心解释,兴修荥阳,不光是为了国家防卫,还有很重要的经济目的……关中目前还是水肥土美,物产丰饶,足以支持长安运转。

但关中的土地毕竟有限……支撑一个秦国或许没问题,但是要支撑一个大秦朝,就困难了。

伴随着大汉疆域扩张,人口增多,用兵增加……迟早关中是要入不敷出的。

“阿父,荥阳附近就是敖仓……我已经下令重修敖仓,同时从东南运送粮食,抵达敖仓……就在荥阳这一带,变成我大汉的商货囤积周转的中心。中原沃土,八方汇集……粮食,布匹,铁器,盐,牛马……所有的商品,全都汇聚中原,再运往各处。不但运输方便,还能节省时间,迅速应付突发状况。”

“最多十年光景,这里就会成为大汉仅次于长安的繁华所在,中原明珠,黄河之畔的福地。”

刘盈兴奋介绍着,脸上止不住得意之色。

“阿父,这地方可不光是您血战项羽,我也曾在洛阳坐镇,调拨粮草,我很熟悉的。”

刘邦这才想起来,忍不住哼道:“这么说,你这個竖子,早就处心积虑了?”

“是深谋远虑!”刘盈大声纠正!

刘邦只是笑笑,又举目眺望……属实如刘盈所讲,关中的好处不言自明,但是要想壮大汉家天下,再经营一个经济中心,也很有必要。

“这里需要安排能臣干吏,还要驻扎精兵猛将……必须要仔细挑选。”

刘盈笑道:“阿父觉得我舅舅如何?”

“吕泽?”

“嗯!”刘盈笑道:“我舅舅这些年任劳任怨,您也不说好好重用他,会有人看不过去的!”

刘邦冷哼道:“谁看不过去?那是乃公给你留的。等你登基,还不是想怎么提拔,就怎么提拔!”

刘盈笑道:“那也要量才录用,不能任人唯亲……先让我舅舅练练手,也好服众不是!”

刘邦忍不住笑道:“你这个竖子,乃公还以为你会直接提拔吕泽呢!他也是白心疼伱了!”

老流氓嘴上这么说,心里头却是很满意。

皇帝这种生物,有些时候,确实要不讲情面。哪怕是亲舅舅,如果真的犯了大错,那也是要处置的。

如果能提前练练,确定德才兼备,足以胜任,也是好事。

“行,就听你的!”

刘邦打马向前,目之所及,尽是新进兴修的仓库,一排排的,一眼望不到头。众多的商贾马车,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确实如刘盈所讲,已经初具规模。

真是想不到,几年前,这里还是打生打死,血肉成泥的战场。

不得不感叹一句,人真是很了不起,恢复能力独一无二!

就这样父子俩到了一片恢弘的建筑前面。

雄伟高大,气象非常。

刘邦看了一眼,就兴奋道:“这是纪信的庙宇?”

刘盈点头。

“怎么没有匾额?”

“还在等阿父正式册封旨意。”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