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太子的大志(2 / 2)

大汉储君 青春唤不回 247 字 1个月前

刘盈只是笑笑,没有说别的。

这确实是他心中所想。

春秋战国以来,列国争雄,彼此勾心斗角,征伐不断。

学问上,诸子百家,也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秦以法家强国,短暂统一天下,二世而亡。

七国百姓,彼此隔阂,丝毫没有消除,以至于项羽杀入关中之后,依旧要分封一堆诸侯。

如今难题落到了大汉的手上,落到了刘邦和刘盈这里。

天将降大任啊!

“先生,秦朝是以秦人治六国之民,不免天下大乱。我大汉当以汉人治汉人,才能长治久安。没有什么齐人、赵人、楚人、秦人,只有汉人。”

“学问上也没有什么彼此争执不下的诸子百家,只有一门所有人都能认可的显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一统,先生以为如何?”

叔孙通咧嘴苦笑,“太子大志,老臣五体投地,只是此事做起来不会容易的。”

刘盈点头,“确实不容易……但是也并非不可能。先生应该听说了,赵地百姓就上了万言书,希望废掉赵王,由汉皇直接统辖赵地。”

叔孙通一惊,“竟有此事?”

刘盈笑着点头,“没错……这段时间,赵地变化天翻地覆,阿父亲自统兵,抵御匈奴,取得晋阳大捷。推行曲辕犁,赵地粮食丰收,轻徭薄赋,百姓负担减轻。又举孝廉,赵地人才入朝为官。如此一来,百姓看到了实惠,知道了朝廷好处。能做汉皇子民,能为汉帝效力,又何必为赵王驱使,伱说是不是?”

叔孙通点了点头,“太子所言极是。”

刘盈又道:“赵地如此,接下来还有齐地、楚地、燕地……早晚有一天,都能如此。”

叔孙通笑道:“这就是太子所言,聚七国之人,为大汉子民吗?”

刘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这还不够!要想真正成为汉人,还要有一套共同的想法才行。”

叔孙通道:“太子,当初不就是讲过,要从诸子百家当中,选一套显学,来治理天下吗?”

刘盈沉吟道:“可以现在的情形,很难成就这样的一套学问。”

“为何?难道儒学还不够吗?”

刘盈道:“先生,儒家要赢其余的诸子百家,靠的不是将他们驳倒,消灭!”

“那是什么?”

“是消化吸收。”刘盈笑道:“儒家最具包容,先生又是聪明人……何不吸收诸子百家之学,丰富儒术?”

叔孙通眼前一亮,“太子,我现在就在做这些事情,如今朝廷的礼法,我已经改了许多,和周礼大不相同!”

刘盈哈哈大笑,“先生终于承认了?”

叔孙通脸一红,“随分从时,因势利导。这也是圣贤教诲。”

刘盈欣然大笑,他就欣赏叔孙通的灵活劲儿。

“先生,不要再被儒家拴住了手脚,您值得有更大的成就,成为天下所有读书人仰慕的新圣。”

“新圣?”叔孙通的心明显颤抖了一下,“太子,老臣怕是不够。”

“不必妄自菲薄。”刘盈笑道:“只要先生能助我完成大业,融百家为一炉,新圣非先生莫属!”

叔孙通绷着脸,沉吟良久,才用力颔首,“多谢太子指点,老臣一定尽力而为。”

刘盈含笑,“先生有这个心就好,这东西不是闭门造车的。”

“臣明白,臣一定时常来东宫请教。”

和叔孙通聊完,刘盈通体舒泰,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继续努力!

他席卷京城,挨家挨户,不放过任何府邸。

然后东宫的人越来越多,未央宫的人也越来越多。

只不过这些人全是来告状的。

“陛下,太子夺臣等麾下隶臣,抢臣等门客,又收缴府中护卫兵丁……陛下,太子这是要除掉臣等不成?”

“别胡说!”

刘邦忍不住怒喝道:“尔等都是大汉功臣,朕的手足股肱,又怎么会杀你们?放心,太子顽劣,朕一定严惩不贷!”

说完之后,刘邦就派人把刘盈提了过来。

“你这个竖子,朕让你找几个属官,你就横生枝节,搅得京城不宁,你想气死乃公不成?”刘邦破口大骂。

刘盈很委屈,“阿父,我冤枉啊!”

“你冤枉什么?”

刘盈转身问道:“绛侯,我从你那里带走七十多人,又给你派了一百人过去……还不用你负责禄米,你说,是谁赚了?”

周勃黑着脸道:“太子,臣的侯府总要有些心腹之人,办事才放心啊!”

刘盈道:“我派过去的都是禁军精锐……他们有朝廷特许,办起正事,可比私兵强多了。仲父,您不会想干那种事情吧?”

“没有!绝对没有!”周勃吓得慌忙摆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