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太子的反击(2 / 2)

大汉储君 青春唤不回 234 字 1个月前

张良笑道:“竖子啊,你也不想想,大汉天下初定,诸侯王在外,悍臣在朝,吕氏的荣华富贵,皆系于太子一身。你看到太子说放下手头权柄就放下,会安心吗?”

张不疑吸了口气,他确实不够聪明,但是话说到了这里,他也明白了,“皇后担心太子不够强,顶不住陛下的势,她才要出头,把政务扛起来……她这是为了太子好啊!”

张良又摇了摇头,“你忘了一件事,皇后要想掌权,就要提拔她的心腹,任用她信得过的人。可是皇后信得过的人,未必是太子信得过的人。更何况久而久之,皇后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势头越来越强,太子也受不了啊!”

张不疑眉头紧皱,反复思忖。

张良又道:“不要忘了扶苏故事!”

这下子张不疑冒汗了,多亏了刘盈建了国史馆,张不疑也看到了不少史料……其中扶苏之死,就挺让人扼腕叹息。

如果这位大公子继位,或许秦朝就不会二世而亡。

可根据国史馆的史料,张不疑知道,扶苏的母亲,其实是芈氏,来自楚国!

也正因为他身上有一半楚国血统,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才会诈称受了扶苏命令。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和楚国仇怨最深。

他能让一个身负楚国王室血统的太子继位吗?

这样一来,好不容易得来的大一统,还能维持吗?

想来秦始皇也是不敢乱赌的。

否则他把扶苏朝夕带在身边,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身居上位,号令天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丞相之所以权柄最重,那是因为丞相之下属官不计其数,他们全都听从丞相号令。太尉和御史大夫,也都如此。”

张不疑急忙道:“这个我懂,阿父虽然是陛下钦定的三个功臣,可您只是个留侯,没有属官,所以人畜无害!”

张良哼了一声,没有搭理他,而是继续自己的话头儿,“陛下号令天下,靠的是沛县的旧人。皇后出身吕氏,也有一批心腹。唯独太子……”

“太子怎么了?太子身边也有我们啊!”

“靠着你们?那太子可就前途堪忧了。”张良哂笑道:“幸好太子手段过人,竟然想到了以周吕侯之子担任尚书,截断内外,避免皇后身边,聚集太多势力,此计之高,我也愧不能及!”

张不疑惊得目瞪口呆,久久说不出话来……

“太子,太子!你知道吗,我阿父说,你的办法,他都愧不能及,你比我阿父还聪明啊!”张不疑惊喜交加。

刘盈呵呵一声,“师父太客气了,他是不屑于这种小伎俩罢了。更何况我的这点招数,也瞒不过阿母啊!”

张不疑道:“太子,现在都成立尚书台了,吕台、吕禄、樊市人、周开方……他们都是皇后的亲近人,皇后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刘盈一翻手,笑道:“阿母刚刚给我送了个消息,让我专心上林苑的事情,让辟阳侯执掌少府,充实皇家内帑。”

张不疑听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把少府都给太子,只要能交上去宫中用度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收回?皇后也太不讲道理了!”

“不要胡说!”刘盈瞪了张不疑一眼,“那是我阿母,你再敢出言不逊,我真的要罚你了!”

张不疑委屈巴巴的,“太子,你也知道,我是一心为了你,你现在……”

“我现在怎么了?我好得很!”刘盈呵呵笑道:“替我跑一趟腿。”

说着,刘盈将一份请帖摆在了张不疑的面前。

“你要请谁?”

“自然是请辟阳侯了,当初他侍奉太上皇,照顾阿母,在楚营之中共患难,没有他的照拂,太上皇和阿母也没法安然返回……身为人子,我必须重谢辟阳侯。”

张不疑怔了怔,心中不解,但还是拿起请帖,撒腿就往外跑。

“记得,对辟阳侯客气一些。”

张不疑答应,连忙就走。

太子邀请,更何况还有太上皇的意思,审食其哪敢怠慢,匆匆前来。

几乎与此同时,刘盈也来见吕雉。

“阿母,我请了辟阳侯,您也来一起赴宴,咱们母子好好感谢人家。”

吕雉顿时一怔,“你怎么想到他的?”

“人家对您和太上皇有恩,理当重谢,让他放心,荣华富贵,与国同休!”

吕雉眉头一皱,半晌才冷冷道:“好,我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