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反戈一击(1 / 2)

人生1984 拾寒阶 6123 字 4个月前

四海中心的国庆开业庆典举办得十分成功,热闹隆重又不失关注度。

央视等大部头媒体都对这场庆典进行了报导。

让李云海意外的是,康柏公司的投资新闻,在国庆过后并没有报导出来。

后来他才得知,康柏公司提出来的要求太过分,西州方面并没有同意,等于是谈崩了。听说双方接下来还要举行两场谈判。

毫无意外,四海集团成了国庆所有新闻媒体的头条。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在这场盛大的庆典中,出现了计委、商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委员会等相关部委领导都有出席。

之前在省里工作过,现在最高法工作的林振邦同志也在现场。

省里出席的有唐玉霞等副署长。

市里出席的有赵署长等人。

唯独没有到场的人,是赵敬文和黄鹰。

朱林和龚洁坐完月子以后,李云海并没让她们工作,而是继续让她俩休养生息,好好带着宝宝。

李云海要求倪教授继续研究,达到486水平再发布。

李云海递了一支烟过去,说道:“我们商人嘛,就喜欢讲究一个排场,平时接待各方来宾,也显得财力雄厚。不像你们当领导的,要在意规格、面积大小这些问题。其实我觉得吧,领导们日理万机,为民为民操劳,每天也不知道要接待多少重要的贵宾,你们的办公室,更应该大气一些、宽敞一些,好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嘛!”

经此一事,双方之间那道看不见的梁子,也就越结越深,简直到了无法可解的地步。

李云海的秘书,仍然由苏红跟他出差。

如果省里真的指点康柏电脑为唯一采购产品,那四海电脑就要歇菜。

郭婉华来到西州参加庆典后,便一直留在总部。

林芝的思想一向开明,但在有了女儿的前提下,她满心的想要一个儿子。

郭婉华现在进入了一种低欲望的生活状态,和李云海也不再谈风花雪月。

虽然唐玉霞并没有明说要求林芝必须生个儿子,但话里话外分明就是这个意思。

孩子不管有没有出息,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做起,能做到哪一步,完全在个人的才华和际遇,父母退休以后,能给予的帮助很有限,顶多就是到处一级就顶天,再往上就只能靠自己努力。

苏红端了茶进来,放一杯在黄鹰面前,微微一笑:“黄领导,请用茶。”

“我明白,兹事体大,不是你我在这里说了算的。所以我刚开始就问过你,我们在这里谈这个事情,有意义吗?能管用吗?”

李云海当然也知道购买专利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办法。

10号这天,李云海在科研院大楼视察工作。

这次广交会,沈秀兰是肯定要去的。

难怪连一向高傲的黄鹰,也放下身段,迂尊降贵,前来找自己谈话。

“初步意向是2亿美元。李总,这可是一笔极大的投资!”

苏红帮他点着火。

“对啊,李总,你是个识大体的人,是吧?我想你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

四海集团研制出自己的光刻机,指日可待。

李云海吐出一口烟气,朝苏红摆了摆手。

黄鹰道:“这倒是真的,火柴用着十分的便利,还便宜。”

“这么大的投资?李总,你这生意做得可以啊!”

林芝当然听懂了。

因为他俩的骚操作,直接把几个京里来的领导都给得罪了。

李云海道:“一个朋友送的,米国产的。就是跟汽车一样要加油,很麻烦,还好有秘书帮我做这些琐事,不然我还真用不习惯。”

李云海因为忙,错过了好几届广交会没有参加。

她现在最大的希望和努力,是生一个儿子,好继承李云海的亿万家财。

“这个事情,我俩在这里讨论,合适吗?这不应该放到省署会议上讨论吗?”

两人来到办公室,在宽大的待客沙发上落座。

特别是情敌沈秀兰生了儿子以后,林芝的思想就更往这方面想。

“黄鹰吗?”李云海问。

“是的。”

“请问这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省里的决定?”

“黄领导,这么跟你说吧,这幢四海中心,我们总投资就达到了15亿人民币。我们的工厂投资那就更大了。前不久,我们才从东洋采购了光刻机,别的不算,只算光刻机和内存生产线,这几个车间的投资,就有70亿人民币。”

李云海当然巴不得两个女人能经常在一起交流。

对美智子等东洋人,李云海要求做到严格保密,绝对不能透露片言只字。

但在光学方面,却还有几项技术需要突破。

国有企业因为资金困难,被迫停止了对新型光刻机的研发,但国家知道光刻机的重大战略意义,所以特别重视四海集团的光刻机研制工作。

沈秀玲参加工作以后,暂时和姐姐住在一起,有空还可以照顾李言谨。

“这?这个嘛,我还没有统计过。”

与此同时,科研院拿出了X64芯片的第二代产品,性能达到了英特尔386的水平,但在兼容性的试验过程中发现还存在很多瑕疵,需要改进。

事后他们虽然找到了林振邦等人,也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但京里的领导显然并不领情,从他们客气、冷淡的态度可见一斑。

东洋工程师向李云海建议,这些光学技术的研制比较费时费力,主要是专利技术壁垒有些高,所以不如找国外的光学仪器公司购买专利或者授权。

“我又不是傻子,我为什么会同意这种无理的要求?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了,为什么你还想搞计划那一套呢?”

因为康柏公司的投资并没有谈拢,也就没有相关的新闻报导,于是很多人对此议论纷纷,不知道实情的人,都以为赵敬文和黄鹰被边缘化了,连这么重大的活动都没有请他俩出席。

李云海和上海照相机厂取得了联系,又向机械电子工业部打了报告,请求促成双方的合作。

这天,李云海从科研院视察出来,回到办公室。

为此,有关部门促进了上海照相机厂和四海集团的合作。

沈秀兰哪里懂得这些?不过她也很喜欢和林芝交往。因为只有和林芝打成一片,她才能名正言顺的走进李云海家里。

“李总,康柏公司的要求,的确有些无理。但是,你也知道,咱们省里一穷二白,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发展一直是落后的。现在好不容易有康柏这样的大企业过来投资,我们当然要抓住机遇。你说是不是?”

李云海忙着广交会的事,又要照顾有身孕的妻子,也没有多少时间和郭婉华在一起。

要不是因为有郭志安这个孩子在,李云海甚至都要怀疑,自己和郭婉华之前发生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美好而又迷离的春梦。

她是那种比较难怀上的体质,不像有的女人一怀一个准。她特别珍惜这个好不容易怀上的二胎。

现在省里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全省不论是哪个单位,只要采购办公设备,都是买四海集团的产品。

未来几年,正是办公设备的黄金销售期,特别是电脑销量,更是飞速上升的一个时期。

黄鹰笑道:“这打火机不错。”

对她来说,现在一切事务都抵不过保胎育胎重要。

倪教授提出来,国产的海鸥相机,在光学方面拥有不俗的表现,或许可以找他们合作。

这是四海集团真正的杀手锏,力求尽善尽美,不能拿一款半成品出来售卖,到时候砸的还是自己的招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