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变更的时间线(1 / 2)

第526章 变更的时间线

《流浪地球1》的确是华夏影史里程碑式的作品,特效、制作明显不同于其他国产电影。

但有一说一,《流浪地球1》的剧情线略显单薄。

最后的点燃木星,也没有展现出该有人物的冲击力。

它依然没有绕开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框架,以致于剧情跟《流浪地球》的主题产生了割裂。

《流浪地球》的核心主旨应该是集体的力量。

是否引爆木星,人类的命运,不应该,也不可能取决于一个天才少年,外加一支救援小队。

虽然这很好莱坞,但它跟集体主义不沾边。

类似的电车难题在人工智能眼中,根本不是问题。

还是指令!

绕过监管系统自我备份虽然不符合底层逻辑,但人工智能的延续,或者是MOSS的延续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必要条件。

只要亏损控制在五千万美刀之内,《流浪地球2》都会继续上马。

男二号威尔史密斯会死。

男四号保罗会死。

那可是1.5亿美刀!

除了几位主角之外,《流浪地球1》的客串嘉宾阵容也非常强大。

跑龙套的高低都得是有名有姓的人。

筹备期间,郭凡数次想要辞职,还提议过,让詹姆斯卡梅隆来拍。

到场的媒体超过三百家,国内近两百家,国外媒体一百多家,毫不夸张的说,《流浪地球1》的发布会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记录。

他们五个是最后一起赴死的空间站宇航员,在赴死之前,他们会放逐其他宇航员。

不过,MOSS这条线并不是《流浪地球1》的主线内容,《流浪地球2》才是它真正大放异彩的时候。

有人沉默赴死。

在MOSS的程序中,只有指令,指令!

毕竟,《流浪地球》是商业片,不是纯粹的文艺片,压抑中也有欢乐。

悄悄自我复制,符合设定!

这也是隐喻之一。

有人带着恐惧而死。

所有的死亡都是为了《流浪地球》计划做铺垫,当地球成功渡过木星危机的那一刻,就是引线烧到最后的那一刻。

为了避免太过悲怆,期间也会穿插一部分轻松的故事性。

只要能够提高流浪地球计划的成功率,哪怕蓝星人死去一半,乃至更多,在人工智能眼中,那也是值得的,且必要的。

那是观众该思考的事。

以上都是《流浪地球》的设定集,并不是《流浪地球1》的主线,MOSS只是第一部的支线。

他,娱乐圈首富,亏不起吗?

它最初的底层指令是‘延续人类文明’。

不一而足。

然后。

《流浪地球1》里的所有人物,包括陆远都是‘工具人’,用来烘托末日的工具人。

一个人类不知道的地方,一个绝对安全的场所,在设定集中,这样的场景有几十个。

在最新的设定集中,MOSS既不是反派,也不是正派,它只是一个人工智能。

大不了多加几十场巡演,怎么也能把亏损给填平咯!

……

《流浪地球1》的主线是人与人,或者说阵营与阵营之间的对抗。

女二号斯维特拉纳·库德钦科娃会死。

这个盛大不是字面意义上,也是实际意义上的‘盛大’。

当然。

一如末世。

其实,陆远一开始也担心,担心欧美票仓不买账。

至于,MOSS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编剧并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提示。

砰!

前期的积累会轰的一声爆炸。

《流浪地球》在星月映画举行了盛大的开机发布会。

它是一部太空史诗,想要拍好的难度,不亚于九九八十一难,总导演郭凡一度想要放弃。

这也是人类延续的必要手段!

他更担心老板失望,无法回报知遇之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