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百密一疏漏(1 / 2)

风流大宋 林二虎 6010 字 1个月前

章天寿正守在他家的火龙窑面前。龙泉的窑炉往往修在山脚,并依着山势向上延伸,远看仿佛是一条条蜿蜒起伏的土龙,所以会被称为龙窑。

据说这种建造方法为龙泉当地一绝,能更好地利用窑炉中的火力。

看到大主顾上门,章天寿满面红光,赶紧招呼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快来见过秦官人!”

此时同样也守在窑炉边的两个差不多十一二岁的少年,灰头土脸地过来对秦刚纳头就拜,章天寿顺口介绍:“我这两个细人【注:江浙方言,指小孩】都是自小和我学手艺,老大叫生一,老二叫生二,从制胎、素烧开始,尤其是这传家的上釉与烧釉手法,都已经学得我的七八成了。”

这普通百姓起名也很随意,那边的宗家是阿大阿二阿三和阿四,这章家便是生一、生二,那自然是希望能够继续生三生四地多生儿子。

章天寿继续道:“不瞒秦官人,这次也是这兄弟俩出师,自己各自亲手做的一窑青瓷,今天傍晚一并开窑。正好秦官人来得巧,借一下您的贵人贵气,一起来见证这哥俩的头窑东西。”

哦!原来如此啊。

秦刚很高兴地看了看这兄弟俩,突然觉得两个人的名字似乎有点耳熟,只是一下子怎么也想不起来。

章天寿指前眼前的这一条龙窑道:“今天预备开窑的这条,自上而下一共有十只窑炉,上面八只里面,烧的便是秦官人您预订的这一批瓷瓶。最下面的这两窑,烧的就是这兄弟俩的出师作品了!”

秦婉这次跟着秦刚出来,开始当然是担心他的安全,但是一路走来,也看到赵驷等人随身护卫得十分紧密,又听说在村里、村外都布置得充足的人手,便放心了下来,也对龙窑这里感到十分地新奇。

尤其是看到章生一、生二两个兄弟像模像样地守在窑前,更是觉得好玩,便蹲在他们身边,询问起这看窑、守窑的一些问题,两兄弟也害羞地低头作些简单的回答。

而谈建则是习惯性地与章天寿拉起了话,一边在向他请教在龙窑里准备的材料、以及在烧窑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一边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如果投资买下一整条的龙窑,是否会比现在这种更加合算。

突然,章窑外响起了一阵的骚动,紧接着便是传来了一些兵器相交的打斗声。不过,赵驷赶紧叫大家放心,说外面的事自然会有外面的人去处理。

随后,就在窑外先后升起一支声音尖锐的信号焰火,这个秦婉在进处州城之前就见过,知道是赵驷的手下用于联络人使用的。

随即,在不远处又升起一支响应的,看来赵驷安排的后续人手就在村边沿,收到了消息,估计稍息之间便可杀进村中。

秦刚神色不变,笑眯眯地对章天寿说:“没关系的,应该是有山匪看见村里生意好了,想来捞一票。你得相信我这驷哥,让他手下的的去处理就好了。”

赵驷低声说:“我出去看看,秦先生你们留在这里安全。”

看到秦刚点点头后,赵驷便抬脚走出去,走之前,又回头对留下的两个人道:“你们也在这里四下查看一下!这里也不可掉以轻心。”

那两人齐声应下。

赵驷走出章窑,看到外面的情况远远好于预期。

铁壁山这次来的山匪一共也就十几个人,但却是由寨主孙大刀亲自带队,并挑选了他认为最能作战的精锐人手。他们既没有走水路,也没有走普通人走的商道,而是仗着地形熟悉,直接从大山里穿过,一直摸到了大窑村的附近。

等看到了大窑村里繁忙的烟火时,孙大刀便让众人在山林边缘休息,又派出了一个人,假装去问零工,前去打听消息。

其实这个人一进村就被盯上了,还怕他们不肯上钩,预先埋伏在村里的绿曲兵还专门派了一个主动上前搭话,明确地告诉他们今天村里在处州的大主顾已经来了,就在章窑,要找零工明天再说。

这个探子得到了确切消息,忙不迭地回头去汇报。孙大刀一听大喜,觉得像这样的普通村子,面对他这全副武装的十几个好手,一个突袭也就基本能搞定了。

看到手下众人休息得差不多了,连殿后人员都不作安排,便闷头冲下了山,直接冲进了村中,直奔章窑而去。

而孙大刀的这帮人在村外的山下刚露面,立刻就被守在村外的两支队立即发现,他们也不吭声,悄声无息地跟随在后面。

待到孙大刀等人被守在章窑外面的队发现拦住并发射信号焰火时,村外只余了以防万一的两人发射了信号回应,而实际上,紧跟在后面进村的两队人员已经和守在村里的一队人,早已将孙大刀等人在章窑外团团围住,准备瓮中捉鳖了!

孙大刀们一阵发喊冲到了章窑之外,却发现前后涌出来远超过自己的训练有素之人,关键是他们手上的兵器,一看就是做工精良的好刀,心里立刻一凉:“中计了!这是圈套!”

不过,这孙大刀毕竟也是见过一些阵仗了,前后一看形势,立刻大声喊道:“兄弟们,往前冲!前面人少,冲过去了就往山上撤!”

只是可惜,即使是前面只有一队九个人,但迅速摆开的三个鸳鸯小阵,已经将前路封得死死的,孙大刀饶是有一身蛮力,一把大刀耍得是忽忽生风,他带了三四个人,硬是往前冲了两次,都无法冲出去。

而此时去抵挡身后围过来的另大半手下,已经倒下了一半,其中就包括上次逃回来的三个人,早就在第一时间,扔掉了武器,抱头跪在地上。

“妈的!”孙大刀只能孤注一掷,吆喝着把手下所有的人都纠于一处,全力朝着前方一个方向猛攻。为了逃命,他已经使出了浑身的本事。

这样一来,正前方的三人小阵便一下子吃紧了,一个不小心,左边一人的肩膀被孙大刀反手刀背敲中,扑地摔倒,小阵出现了防守的破绽,一下子被其带人冲出去三四人。

赵驷眼见着不妙,立刻提气冲过去,哪知这孙大刀也算是好汉,并没有顾着自己一人逃命,而是突然反刀攻来一刀,却是赵驷经验丰富,险险地接住,手头更是感到略略一沉,心道,此人的确有两下子。

杀红了眼的孙大刀此时为了活命,的确颇为勇猛,立即唰唰唰又是几刀,拦住了赵驷的追赶之势。

赵驷也不急,他只要能再缠住眼前人几招,后面的两队人就能从两侧包抄过去,这些人,一个也跑不掉,这都是平时训练时的基本内容。

哪知,就在此时,突然听到章窑窑场内部传来“呯!”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

赵驷是上过战场,听得这爆炸声像极了官兵的震天雷,他的脸色一变:这个计划是他提出来、也是他亲自安排的,那天当着秦婉的面拍了胸脯说绝对不会有意外的。

闪念之间,他立刻抽身止步,喝道:“一队继续追,勿论死活,其他人随我来!”

原计划是想合力将这群山匪尽数全歼的,而现在遇到这样的意外,他必须尽快回到秦刚身边,至于剩下的一个队能否拦住孙大刀等人就暂时管不上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