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民族英雄录第二部(二十)(1 / 2)

天幕在介绍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在介绍完孟珙之后这次并没有象往常那样给万界反应与评论的时间。

而是直接宣布下一组民族英雄的名字,天幕这一反应也只有少数皇帝猜到是什么原因。

新的跨位面作战的条件已经具备,等二期榜单结束在三期榜单出来前完成跨位面作战任务。

天幕视频打开,音像同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些在历史上为保家卫国,扞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英雄们不应忘记!

第五十位:大破蒙古军,守卫西南,南宋名将余玠。

第五十一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信国公文天祥。

第五十二位:崖山海战,负帝投海,陆秀夫。

南宋末年,崖山海战三杰之一张世杰。

余玠字义夫,号樵隐。蕲州人,一说江西修水人或谓其世居浙江开化,中国南宋末名臣。

余玠初为淮东制置使赵葵幕僚,嘉熙年间任知招信军,于汴城,河阴战败蒙古军。

升淮东提点刑狱兼知淮安州,淳佑元年应援安丰败蒙古军,淳佑二年升淮东制置副使,六月任四川宣谕使。

十二月改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任责全蜀。次年,兼四川总领财赋,四川屯田使,夔路转运使。

淳佑九年九月,加四川安抚制置大使。余玠入蜀后大改弊政,整顿军政,设置屯田,选贤任能,同时加强战备。

因地制宜地修筑钓鱼城又陆续修筑十余城,皆因山为垒或为诸州治所或用屯兵积粮。驻重兵于大获城以控扼自陕入蜀孔道,驻重兵于青,居,钓鱼,云顶以保障嘉陵江长江。

创建了依山傍水,耕战结合的山城防御体系,后作《经理四蜀图》上报朝廷。

自许10年之内手挈蜀地还宋,后又率军北攻兴元还击退进扰成都,嘉定的蒙古军。

促使蜀中军事,政治,经济情况全面好转。然而,云顶山城统制姚世安勾结权相谢方叔等造谣中伤余玠。

宝佑元年五月,宋廷命余玠回朝,余玠闻召不安,七月,突然死去或说饮毒而亡。

其利用当地地理条件,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为稳定西南地区战局支撑南宋王朝抗元起过重要作用。同时,也发展了中国古代抗击骑兵的防御实践和理论,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余玠生于宋宁宗庆元四年十二月八日,祖籍淮南西路蕲州蕲春县。

宋室南渡后,其祖先携家人流寓,先后寄居浙东衢州开化县金水乡,江西路洪州分宁县,后来又返回蕲州原籍定居。

余玠幼时家贫,在白鹿洞书院和太学上舍读书。因与茶馆老人发生口角不慎失手推茶翁致死,脱身出逃襄淮一带。

作长短句一首,投入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赵葵赞其心怀壮志把他收留在军中任事。

不久即以功补进义副尉,又擢升将作监主簿。

端平三年二月,蒙古军侵入蕲,黄,广等地。余玠应蕲州守臣征召,协助组织军民守城,配合南宋援兵击退蒙古军。

嘉熙元年十月,余玠在赵葵领导下率部应援安丰军守将杜杲,击溃蒙古军,使淮右得以保全。

次年,朝廷论功行赏。余玠进官三秩,被任命为知招信军兼淮东制置司参议官,进工部郎官。

嘉熙二年,蒙古大帅察罕进攻滁州,余玠率精兵应援大获全胜。嘉熙三年,余玠率军远袭开封,河阴一带的蒙古军,全师而还。

嘉熙四年九月被提升为淮东提点刑狱兼知淮安州,主持濠州以东,淮河南北一带防务。

同年秋,察罕再出兵安丰军。余玠率舟师进击,激战四十余日使蒙古军溃退。凭军功拜大理少卿,升淮东制置副使。

淳佑元年十一月,蒙古窝阔台汗病死。内部纷争汗位,无暇全面部署对南宋大规模战争,南宋得以暂时休整和调整防御部署。

宋理宗赵昀命在淮东屡立战功的的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全面负责四川防务。

自淳佑三年至宝佑元年,在蒙宋战争中出守四川的余玠多次击退蒙古军进攻的作战。纳用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建策,采取依山制骑以点控面的方略。

先后筑青居,大获,云顶,钓鱼,苍溪东南,金堂南等十余城并迁郡治于山城。又调整兵力部署移金州戍军于大获,移沔州戍军于青居,移兴元戍军于合州。共同防守内水,移利州戍军于云顶以备外水,诸城依山为垒据险设防。

屯兵储粮,训练士卒,经数年建设逐步建成以重庆为中心,以堡寨控扼江河。

要隘的纵深梯次防御体系,边防稍安。

屡破蒙军

余玠在四川,开屯田以备军粮,整顿财赋,申明赏罚,修筑山城。抗蒙有功将士都得到奖掖。违法的将官,受到惩处。利州都统制王夔凶残跋扈,号称“王夜叉”,不听余玠调度,到处劫掠。余玠依军法斩王夔。经过余玠的整顿,四川驻军声势大振。蒙古军多次自西来侵扰,都被宋军打退。[9]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请大家收藏: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抗蒙战争

淳佑六年(1246年),蒙古分兵四道入蜀,余玠继多次战胜蒙古军进攻之后,依靠新建立的山城防御体系,又打退了蒙古军的进攻。余玠守蜀有功,淳佑八年(1248年),被任为兵部尚书,拜资政殿学士,给予执政官相同的恩数,仍驻四川。

淳佑十年(1250年),余玠调集四川各路精锐,誓师北伐。以一部兵向陇蜀边界出击;自率主力,取金牛道向汉中(今属陕西)进发,三战三捷。次年四月,余玠率军号十万进占汉中西之中梁山。

淳佑十二年(1252年),蒙古汪德臣部侵掠成都,围攻嘉定(今四川乐山)。余玠率部力战,再次打退蒙古军。在余玠的领导下,四川抗蒙形势日益好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