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万界交流(八)(1 / 2)

武珊珊的话,观天幕的古人们彻底乱了。

普通百姓没什么,可那些读书人,文官,士大夫们各个陷入迷茫,混乱之中。

宋,明,清三朝成了被骂的对象。

宋太祖是彻底麻了,宋太宗赵光义傻眼了,宋仁宗正看着科举及弟士子的名单。

天幕提及他这时期,名人,名臣很多,可感觉咋就有点异样呢?

要不问问,万一被骂怎么办?程朱理学,他主政期应该叫程学,洛学,湘学才对。

明太祖朱元璋也傻了,问到:“标儿,程朱理学天幕讲在大明中期流行起来,可对?”

“爹,没错,只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出现的呢?”

“要不也问问?具体时间,再告诉后代不得用程朱理学。”

武珊珊则询问:“诸位陛下,不知还有谁要提问?”

“朕还没有问及大秦如何延续江山?

武姑娘,大秦律可看完?”

武珊珊这才想到有这回事,“始皇陛下,《秦律》已看过,有些出乎意料,秦律有许多好的地方,在后世律法中才有的,秦朝已有。

史书上讲秦法严苛,

也的确过严,秦二世胡亥进一步加强了,才有暴秦一说。

不过百代皆行秦制,汉承秦制,又有所改变。

“始皇帝陛下,我要是没有猜错的话,赵高已被处置,但不知胡亥,李斯如何处理的?”

“朕下令车裂赵高,夷三族,李斯暂时留用,胡亥被贬为庶人。

另外,朕己下令抓捕刘邦及吕稚,萧何,曹参,韩信等人已为朕效力。

朕在此多谢武姑娘帮忙,只是不知道又将如何让秦发展的更好。”

“始皇帝陛下,我也不知道如何说,我发个资料给您,至于建议,用几个字概括:轻重缓急,休养生息,该打的地方也必须打。

另外一条建议给所有王朝的,就是军政分开,当然有条件实施这条建议的可以考虑一下。”

“何为军政分开?”所有帝王问道。

“简单的说,文官不懂领兵打仗的不得干预军方,打不打仗由军方和皇帝决定。

根据不同朝代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是文武全才,则建议平战结合,和平时期可考虑从政或从军。

战争爆发,则考虑领兵,前提条件是真正懂军事,会打仗。

像这样的人才明朝后期就有: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便属于文武全才。

除此之外,掌管钱粮的官员不同朝代官职叫法不同。隋唐,宋明因推行三省六部制,户部就是管理国家钱袋子的部门。

军政分开,军方不干政,文官集团同样无权干涉军方。

军方设专属特派人员,定期轮换入驻户部,户部不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均要保障钱粮用度。

皇帝对军政两方有直接监察权,裁定权。军方直接对皇帝负责,如遇战争是否出兵由军方高级将领,部分文官共同商议。

而不是在朝堂上争议,先小范围讨论,再到朝堂上商议。

这样做的目的是听听不同的建议,最终战争权是由皇帝决定。

这其中还会存在弊端,就需要改革军制,官制。”

武珊珊一口气讲了这么多,与帝王们打了个招呼暂时离开,也让皇帝们有时间与大臣们讨论一番。

秦始皇:“李斯,冯去疾,扶苏,王剪,蒙恬,你们认为军政分开提议如何?”

冯去疾:“老臣愚钝,武姑娘所言未尽,不如询问一下。”

王剪:“陛下,军政分离,避免文人夺权,不失为良策。只是军人不可参议朝政有些不妥。”

“军方不涉政,有利亦有敝,武姑娘也讲过,臣以为还是多多请教武姑娘。”蒙恬说道。

“如何军政分开,武姑娘未言明,陛下何不询问之?”李斯说道。

西汉高祖刘邦:“文武分治,这后世女子如此可怕吗?”

汉武帝刘彻:“这比文武平衡更厉害,此女不简单,卫青,霍去病你们如何看?”

“一切皆有陛下圣裁,臣不太明白。”卫青揖手道。

“陛下,臣只要有仗打,无所谓。”霍去病一脸不屑。

“桑弘羊,汲暗,主父偃,你们的意见呢?”

“陛下,这个臣等也不知道,还是问问武姑娘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