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潜移默化(2 / 2)

“遵旨!”张飞转身便走,没有丝毫的停留。

刘备见张飞远去,只是轻叹了一口气,并未说什么。

诸葛亮走到刘备的身边,说道:“陛下,大司马粗中有细,和大将军待在一起,定然无碍。只是,吴军不断的朝浔阳、柴桑两地增兵,田豫虽然在近年来表现不错,可是却无法阻挡吴国大军,加上我军兵力不足,无法对付两国兵马,不如……”

话说到一半,诸葛亮欲言又止,看了看刘备,最终把后半截话给吞了下去。

刘备见诸葛亮戛然而止,便说道:“不如什么?”

“臣斗胆,如果说错了的话,还请陛下恕罪。”

“朕赦你无罪。”

诸葛亮这才敢说,缓缓地道:“陛下可知道田单复齐的故事吗?”

刘备点了点头,说道:“自然知道。”

转念一想,问道:“爱卿莫非要效仿田单复齐,独守孤城?”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臣以为,我国总兵力达三十万,与其分兵防守,不如集中所有兵力于襄阳,这样的话,陛下指挥起来也方便许多,我军背靠皇城,无需粮草运输,但是敌军却原来而来,粮草供给不便,只要派出偏军不时的骚扰敌军的粮道,久而久之,自然能够让敌军不战自退。就算敌军能够占据了周边的郡县,一旦分兵,我军便可以有机可趁,集中优势兵力,将其各个击破。只要能抵挡住华夏、东吴两国的攻势,我军就有回旋的余地。西北的魏国未必肯出兵相助,所以,这场战争,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刘备知道,这是破罐子破摔,决一死战的打法。但是与其分兵拒敌,被敌人各个击破,不如将所有兵马全部集中在一起,这样的话,就会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足以抵挡住敌军的攻势。

“好吧,就这样定了,颁布圣旨,诏令全国所有兵将,全部退回到襄阳、江陵两地。”

“诺!”

一个月后。

魏国,汉中。

曹操坐镇在汉中的太守府内,见索绪从外面赶来,便问道:“怎么样?”

“启禀陛下,华夏国、荆汉、东吴三方剑拔弩张,荆汉军队全线龟缩,全部集中在襄阳、江陵两地,看来是想固守此两座重城了,决战估计不久就会开始。”

“很好,密切关注华夏国和荆汉的战争动向,只要东方战争一起,朕就亲自带领大军猛攻葭萌关,要开疆扩土,只有从蜀汉下手,东方三国混战,朕就得陇望蜀,雄霸西土。”

“臣明白。臣的明白已经全部调集完毕,随时可以参加对蜀作战。”索绪道。

“很好。希望夏侯渊、程昱、刘晔他们能够继续在凉州牵制灵州的兵马。”

“只要战端一开,整个东方都会将视线集中在荆州,刘备势孤,必然会被其所灭。高飞前者从灵州发兵,无非也是虚张声势,做到牵制我军的兵马,如果两线作战,只怕华夏国首尾不能兼顾。陛下尽管放心,即使夏侯将军的计策被识破了,灵州方面也不会擅自进攻。”

索绪自从投降曹操以来,便一直备受信赖,当年自己带着两万大军抵达长安,在平定了羌人的叛乱之后,又主动将两万兵马交给了曹操,自己单身一人回到了汉中,单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就没啥野心。所以,曹操称帝之后,考虑再三,还是将大将军的位置封给了索绪,以示对索绪的器重。

索绪担任大将军后,确实也不负众望,从自身出发,严将严兵,又鼓励改造兵甲,参与平定西域的战争,从西域学来了淬钢的技术,并且在军中推广带血槽的弯形马刀,一时间使得魏队的武器都很锋利。

正在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道:“叩见皇上,有一人在宫门外求见,微臣怎么赶都赶不走。后来,那人拿出了这枚玉佩,让微臣转交给皇上,说皇上见到之后,就会接见他的。”

曹操接过那枚玉佩,一看之下,登时一惊,急忙问道:“来人在哪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