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诸葛孔明(2 / 2)

当天,三万大军集结完毕,张辽、文聘、卢横各自率领一万马步军离开了宛城。按照原计划,文聘、卢横分别埋伏在棘阳一带的淯水两岸,张辽则带着一万兵马继续朝前走,在通往育阳的道路上连续设下了七座营寨,专侯汉军到来。

汉军大将军关羽亲自率领五万马步军,将大军分为三部分,一路向北挺进。关羽以裴潜为先锋,杜袭为后合,一路上鼓噪而进,声势之十分的浩大。

荆汉国的皇帝刘备,一直是出于战争的主导地位上,几年来,荆汉国的国力也是十分的强盛,所以士兵很是骄横。在华夏国建立之初,便多次派遣部队前去骚扰,目的不在攻占城池,而是在于袭扰。因为刘备和盘踞在西北的曹操结盟,共同对付高飞,所以五年来,灵州和宛城一直是战争不断,几乎每年都会遭受到一两次小规模的袭扰。

荆汉对华夏国的袭扰,只集中在一九二到一九三年之间,因为那两年是魏国复兴的阶段,为保证羸弱的魏国不受到华夏国的攻击,所以刘备便给予了援助,声援魏军,夹击华夏国。

关羽行军十分的谨慎,深知华夏国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变得国强民富,军队更是兵强马壮,所以他采取的策略是步步为营。

五年多了,关羽作为大将军,还是第一次率军出征。记得五年多前,他被张飞救回,从张飞口中得知是高飞放了他,心中对高飞也是顿生涟漪。但是,这件事也确实让他和张飞坐了长达好几年的冷板凳,一个是荆汉的大将军,一个是荆汉的大司马,可两个人能够调动的兵马也就一二百人。

刘备知道关羽、张飞被高飞放回后,生怕关羽、张飞会对高飞感恩戴德,所以便将二人调往了荆南四郡,一直驻守在那里,从来不让他们两个正面面对高飞,生怕高飞对二位弟弟屡次给予的恩惠会使得二位弟弟对他产生动摇。

直到两年前,刘备经过长达三年的暗中调查,才彻底对关羽和张飞放弃了疑心,并且派遣关羽、张飞一起对越国用兵。只可惜出师不利,大军遇到瘴气,溃不成军,还没有进入越国的边界,便已经有许多士兵病倒了,不得已只好退回,继续让他们驻守在荆南四郡。

今年,东吴经过五年的时间对山越恩威并用,一边征讨,一边安抚,逐步地分化了山越,并且整顿了山越,让山越的勇士加入到了东吴的军队里,增强了东吴的作战能力。其后,东吴的第一任大都督周瑜率领海陆大军齐头并进,一举攻克了越国的国都,俘虏了士燮一族,至此,越国国灭,整个交州完全并入了吴国的版图。

刘备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吴国的极大威胁,为了开疆扩土,只能对外发动战争。本来,西川是他得首选目标,可惜西川路途艰险,关山阻隔,不宜攻取。东吴的柴桑由于水军力量的加强,加上东吴用铁索横江,在汉水通往长江的水流要道上钉上了可以阻滞战船前进的木桩,所以也不宜攻取。那么刘备就将目标瞄准了一直失去的宛城,并从荆南征调大军,让关羽挂帅出征,扬言要收复失地,这才有了今天的这场即将爆发的大战争。

汉军前将军裴潜率领一万马步军为先锋大将,一路上步步为营,按照关羽的安排,行进的极为缓慢。

当日,关羽大军只前进了五十里,在通往育阳的道路上安营扎寨。

傍晚的时候,斥候飞马来报:“华夏国虎牙大将军张辽率领一万兵马前来抵御,一路上连续结下了七座营寨,距离此处三十里。”

先锋裴潜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甚了解,便让人报给了中军的关羽。

汉军的中军当中,关羽已经扎下了营寨,三万大军集结在一起,与先锋裴潜只相差不到五里,而与后军杜袭却相差二十里。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汉军的粮草辎重都在后军,交给了杜袭负责押送,而先锋和中军只携带了七天的口粮。

当裴潜派来的快马进入中军大帐时,关羽正单独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书。听来人报完消息之后,关羽摆摆手,说道:“知道了,你回复裴将军,让他按兵不动,等候命令。”

那人离开之后,关羽继续看书,坐在那里纹丝不动,除了手动翻书,眼睛盯着文字而变化外,乍一看之下,僵硬的就像是一个木乃伊。

不多时,一个少年便走进了大帐,那少年的年纪给人一种相当模糊的感觉,初看上去像个刚过十五岁的年轻人,但细看却又透着一种三十出头中年人的成熟、世故和冷沉。一米七八的高挑身形,也使得他与其他人略有不同。

“参见大将军!”这个人一进门,便抱拳说道。

关羽抬起眼皮,看了一眼这个人,轻“嗯”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书,说道:“你来的正好,某正想让人去叫你呢,坐吧。”

那人坐下之后,关羽便说道:“你是陛下派来监军的,所以,你不在场,某也不好发号施令。今天这大帐之中就你和某两个人,我有一些事情要问你,还请你如实回答。”

那个人点了点头,说道:“大将军请问。”

“陛下派你来,到底是监军,还是为了监视某?”关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问道。

那个人笑了起来,说道:“自然是来监军,以大将军和皇上的关系,还用得着监视?”

“诸葛孔明,某希望你没有说谎。那么,没什么事情了,你可以下去了。”关羽摆摆手,继续拿起了手中的书,逐字逐句的通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