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陈留太守(1 / 2)

岳彦在与荀攸交谈过后,最终决定,自己带着大军前往颍川、南阳支援,他带着鲍鸿、华雄、张郃、高览、杨速、沈豹、管亥、周仓、廖化、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和一万五千名大军,于第二天正式离开了邺城,向南进发。

此时已经进入五月天气,温度骤然变得热了起来,现在又到了初夏,静寂的热气在大地上蒸腾,闪着光,闲散而轻柔地晃动着,俨如在溪里游动着的鱼。在远处,一片被灼热的阳光所临照的田野,裸麦的花粉在田里飘浮着,象一片轻烟。

岳彦和将士们都脱去了冬装,换上轻便的单衣,顶着大太阳,一路向南前进。

天空中没有一丝儿云,气温随着太阳的升高而升高,灰尘一阵一阵地跟着将士们的脚步扬起来,黄雾般的,象翻腾着一条拉长的烟幕阵。

骄阳似火。

岳彦等人暴晒在骄阳下面,越走越热,太阳一步一步地象火一样悬挂在天空,熊熊地燎烧着大地。

汗水从每一个将士们的头上流下来,黄豆般大小。

地上也热热的发了烫,脚心踏在上面要不赶快地提起来,就有些刺辣辣的难熬。飞尘也越来越厚了,粘住着人们的有汗的脸膛,使你窒息得不得不张开口来舒气。

“将军,我们已经走了一上午了,这大热天的,将士们恐怕都热坏了,不如先停下来休息休息吧?”鲍鸿策马来到岳彦身边,拱手道。

岳彦看了一眼身后的将士们,胸前都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丝疲惫。

“嗯,前面有一片林子,大家先到那里休息休息。”

命令下达之后,整个大军便向前面的那片林子走去,最后在那片林子里休息。

军队一停下来,所有人都像是泄了气的气球一样,全部瘫软在地上,躲在树荫低下乘凉。

岳彦已经连续走了两天了,前面不远就是黎阳了,那里有一个渡口,是岳彦要去的地方,他们必须从黎阳渡过黄河,进入到兖州境内,然后再从兖州向颍川前进。

岳彦先派人去黎阳,通知渡口的守军,准备好船只,以方便大军渡河。

眼看就要中午了,岳彦下令就在这片树林里埋锅造饭,吃完午饭后再走,但是要注意防火。

吃过午饭后,岳彦等人这才离开了这片树林,朝着黎阳进发。

到了傍晚的时候,岳彦等人正式抵达黎阳,负责守备黎阳的是韩猛。他自从被岳彦俘虏后,一直没有投降,直到张角死后,他才投降,被岳彦派到黎阳来当县令,主要是防守河道渡口。

此时,韩猛带着部下,列队在黎阳县城门口,看到岳彦等人到来,便急忙上前相迎。

两下照面,韩猛当即拜道:“属下参见主公!”

“不必多礼。你在这里一切可好?”岳彦翻身跳下马背,一把抓住了韩猛的手,显得各位亲切。

韩猛答道:“一切都好,承蒙主公照顾。”

“唉!让你在这里当个县令,委屈你了。这次我要率军赶赴颍川,不如你跟我一起走吧,这渡口的事情,我交给其他人去做便是了。”

韩猛道:“主公,你快别说这话了,我现在对这个县令很满意。太平道造反后,对黎阳的百姓造成了不少伤害,而且黎阳又是重要渡口之一,必须要有人进行看守。这么重要的地方,若是交给别人,我还真怕会出什么事情。如今冀州好不容易安稳了下来,我也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为冀州百姓造福,以弥补我之前犯下的过错。何况主公帐下人才济济,兵多将广,也不差我这一个!”

“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强求了,只是少了你这个冷面枪王,我的军队里少了一员大将啊!那你就在这里好好的替我守着,遇到犹豫不决的事情,应该立刻向太守荀攸请教,你们两个通力合作,希望能够把魏郡治理好。”

“喏!韩猛定当不负主公的厚望!”

岳彦拉着韩猛,边走边说,一会儿便进了黎阳城,但因天色已晚,渡河不方便,只能在黎阳城里暂且渡过一夜。

到了第二天早上,韩猛领着岳彦等人来到了渡口,早已经准备好的船只在河岸边排成一排,大大小小的船只有好几百艘。

岳彦看到这些船只排列的如此整齐,像是严阵以待的士兵一般。他惊奇的问道:“这么多船只,你是怎么找来的?”

“我沿着河岸,将几十里的船只全部聚集到这里,就是为了主公渡河准备的。”

“辛苦你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