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进宫面圣(1 / 2)

骥行三国 赵不言 2302 字 2个月前

赵骥家头最近是门庭若市,益州的世家大族们纷纷前来拜谒这位喜欢起用本地士人的镇东将军,赵骥最近才刚和诸葛亮缓和了关系,不愿又落个收买人心的嫌疑,于是干脆闭门谢客,只是由关兴出面说些场面上的好话就把人都送走了。

等孙权打算称帝的消息出来,赵骥为了躲风头,借着诸葛亮催他回关中的由头,便打算离开成都,只是走之前还必须得去跟皇帝辞行。

刘禅和赵骥是第一次见面,但刘禅早就从陈祗那里听了不少关于赵骥的事情,在陈祗的艺术加工下,刘禅对这位战功卓着的将领非常有好感。

引赵骥入宫的是黄皓,这位三国头号知名宦官和赵骥说话时脸上始终挂着笑:“陛下宽厚,所以宫中没兴那么多规矩,将军大可放自在些,陈太守与我交情不浅,他临走前特意交待过的,将军在宫中若有差遣的话,尽管吩咐我便是”。

历史上陈祗掌权后就和黄皓勾在了一起,没想到换了个故事轨道后,这两人还是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

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赵骥对黄皓是有几分厌恶的,但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对方从政治立场上来说还是偏帮自己的,所以赵骥还是客客气气地说:“今日面圣身上没带礼物,改日必有酬谢”。

陈祗走后赵骥就对宫中完全无法施加一丁点影响了,是该物色个能在皇帝身边帮忙说话的新人选了。

在蜀汉末期,黄皓能斗得姜维以堂堂大将军之尊不敢回成都,肯定是有些手段的人,赵骥打算趁他还没得势前就开始下注投资,以后叫关嫣每月都送些钱去,以后总有派得上用场的时候。

现在是诸葛亮主政,费祎、董允把宫里看得死死的,刘禅自己的开销用度都受限,黄皓就更是穷得响叮当了,他听赵骥话里有打赏的意思,顿时笑得更灿烂了,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那种笑。

正殿内君臣相见,赵骥先是谢了皇帝赐婚之恩,然后就准备汇报一下关中的大概情况,没想到刘禅一摆手打断话头另问到:“陈奉宗说他之前进献的蜜饯都是用你的糖坊产的糖腌制的,他走之后朕好久没吃了,你给朕送点进宫来”。

陪同接见的董允立即出声纠正:“请陛下注意威仪,宫中用度皆有常例,陛下不该向大臣索要”。

刘禅像个做错事被家长发现的孩子般不满地嘟囔道:“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唉,算了,当朕没说”。

赵骥看看刘禅又看看董允,毫不犹豫地就帮腔说:“臣之前不是跟陛下借了些钱吗,臣愿意拿糖来抵债,请陛下恩准”。

刘禅蠕了蠕嘴唇,脑子有些反应不过来,朕今天不是第一次和赵骥见面吗,什么时候借过钱给他,朕自己手头都没余钱,哪来的钱借给他,难道是朕记错了?

黄皓的反应就快多了,他赶紧朝刘禅猛眨眼睛提醒道:“陛下事多易忘,镇东将军之前建糖坊短了本钱,是陛下看在关家小姐的面子上借了一部分的嘛”。

“哦,对对对,哈哈哈,朕一时都把这事儿给忘了”,刘禅脸上乐开了花,心中已经把赵骥倚为朝廷柱石了,“行,朕准了,你就拿糖来抵债吧”。

赵骥眼珠一转,有了新的主意:“以臣愚见,陛下不如拿之前借给臣的钱作本参股糖坊,这样以后定期都能有分红,臣把这些分红折成糖,每月给陛下送进宫来,可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