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民以食为天,种田不但是学问,还是攸关存亡的大学问(1 / 2)

宝镜川之所以叫宝镜川,是因为这儿有个小湖泊,湖水清澈,如同一面镜子,当地人叫它宝镜湖。

山岭之间的这一溜平原,就有了宝镜川的名字。

王允等人所献良田围绕在湖泊周边,水利很方便。

周有金自豪地道,“咱这地儿,从来没有旱过!”

方大郎也道,“前几年,长陵县的人还到我们这儿挑水喝。”

因有宝镜湖,他们的收成每年都比其它地方要高,要不是许老旺家盘剥得太狠,日子本不该如此艰难。

张祯也称赞道,“是块风水宝地。”

此时已进六月,田里自然不会空着,栽种的都是稻谷。

一丘丘良田规划得当,稻谷秧苗的翠绿映在水田里,平添几分亮色,远远望去生机勃勃。

靠近些,便能闻到稻叶特有的清香。

一派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霍红儿深吸口气,只觉这些年来的郁结都散了,张祈则有了写诗作赋的冲动。

张祯可没他们的闲情逸致,走到田埂上细看稻谷生长。

周有金沉默地跟在她身后。

方大郎连连示意,他才憋出句话,“道长若是早来几日,还可看到我们插秧。”

张祯笑道,“今年看不到,明年一定来看。”

华夏培育稻谷的历史源远流长,东汉时期就摸索出了插秧这种技术,既能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能有效促进秧苗的生长,利于增产增收。

周有金很吃惊,“明年?道长明年还来?”

像浮云道长这种神仙般的人物,就该呆在金玉做的房屋中,来一次田里都是自降身份,明年怎还来呢?

张祯:“不只明年,后年,大后年都来!”

秧苗长势良好,中途若不遭虫遭病或发生其它的意外,可以预见会是一个丰收年。

但这种丰收肯定达不到她的要求。

她的目标很高,这将是一个浩大漫长的工程,再快再顺利,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若不顺利,有可能十多年。

她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当晚回去,让周有金儿子儿媳做了好饭菜,请朱老汉、李四麻、方大郎、姚瘸子等人饱餐一顿。

怕他们拘束,并未与他们同桌。

饭后道,“大将军欲设课农司,委贫道主理此事。贫道想延请诸位入司,不知意下如何?”

这是她昨晚才想到的,还没和吕布商议过。

但她相信吕布会同意。

合作这些时日,这点信心她有。

“课农司?我从未听过,管的是什么?”

问话的不是周有金、方大郎等人,而是好奇宝宝张祈。

张祯微笑道:“所谓课农司,管的自然是农事。种田也是一门学问,需精研之。”

这种说法,众人从未听过。

方大郎迟疑道,“种田也是学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