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枷锁(2 / 2)

其实张清明可没有孟轻尘臆想中的失落和颓废,他一直都在冷眼看着事情的进展 。

英伦人终于摆脱了大罢g带来的困扰,所以张清明之前带给他们的各种“羞辱”被他们一一回忆起来。

绅士们的肚量几百年来都小的可怜,所以张清明刚开始在港岛筹资,就遭到了某些人的刻意针对。

在东方银行发布了最新的基金产品后,港岛某部门立即跟进发布了最严格的基金管理办法。

所有基金产品上市募资的额度被划分了好几个等级。

嘉化银行和东方银行的募资等级被划分的很低,虽然这两家银行在过去几个月里账务良好度和收益率都位列全港岛第一和第二。

很明显,这是故意针对张清明的筹资行动来的。

其实国内也有张清明急需的资金,但张清明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想将大部分港岛居民弄上自己的战车,所以他婉拒了国内的好意,准备冷眼看着港英总督府把所有的招数使出来。

英伦人也没完全堵死张清明的筹款渠道。

他们在出台措施封死东方银行和嘉华银行基金发行额度的同时,汇丰银行和太古银行都主动找上了张清明。

毕竟虽然总督府讨厌张清明,但谁也无法拒绝承认这家伙的赚钱能力。

这两家英伦人的银行,都愿意与张新明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基金项目。

几天下来,两家英伦银行的条件是一涨再涨,但都被张清明予以拒绝。

正如前面所说,他看中的不是这一次能获得多少利益,而是要将众多的港岛居民和家族绑到自己战车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年代文里养妹的日常请大家收藏:我在年代文里养妹的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他怎么可能把这个机会让给汇丰银行和太古银行?

让港岛居民们纷纷去这两家银行开户投资,那岂不是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实张清明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进行筹资----私募。

但这种方式只适合找那些华人财团和家族,只不过响应者寥寥无几。

而有兴趣的财团和家族的立项更倾向于融资。

他们想在张清明的生意中占大头。

张清明才懒得理会他们,他更注重面向那些数量庞大的港岛居民。

只是私募这种事,在英伦人看来是管与不管的中间地带。

而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只要张清明敢动手,肯定等待他的是英伦人早就炮制好了诸多罪名。

他已经被总督府盯上了!

对基金等级的限制果然是英伦人第一轮对张清明的试探。

张清明在发出第四船货物后,忽然发现自己名下的户头出现了问题。

从港岛转向东京的资金渠道被人为的掐断。

总督府的理由光明正大,他们提前挑出了几个在与日操作上存在猫腻的小交易员开刀,然后顺便把这件事情扩大化。

决定临时加强对日资金往来的监控,所有资金往来,在未来两个月内都必须提前提出申请。

而这个政策仅仅限于低级别的银行和机构。

换言之汇丰等英资机构不受影响。

这还是想逼着张清明去与汇丰等机构达成妥协。

张清明还没来得及生气,东方银行和嘉华银行又遭到了总督府下属部门的多次盘查,就连最基本的存储业务也受到了影响。

这简直是不要脸了!

喜欢我在年代文里养妹的日常请大家收藏:我在年代文里养妹的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