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关中防务(1 / 2)

季汉当兴 军师中郎将 2749 字 1个月前

孙权点了点头,又道:「众卿,一年来西蜀连战连捷,如今已据有三州之地,关中虽未被其全取,但武功、郿城、陈仓三地皆已落入西蜀手中,渭水以南大半都属西蜀,长安落入西蜀手中只是时间问题。

若长安被西蜀攻取,则天下形势将为之一大变,刘禅、诸葛亮一直念叨的三兴汉室将由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不是昭示着刘氏天命未衰,光武中兴之旧事当再复现。」

顾雍、陆逊等人对视一眼,均知自家主公对下一步行动没有多少自信了。这可不是什么好苗头,若自家主公对下一阶段的行动没有什么底气,那他们这些年的努力岂不付之东流?

其实早在章武三年,东吴君臣就已经有了僭越之心,那时候东吴先是在夷陵之战大败刘备亲率的汉军,后又在襄樊等战场击败了曹魏的大军,在短短一年之内东吴连败曹魏、刘汉两大势力,国势之盛威震南北。

因此东吴不少重臣都觉得天命当属孙氏,纷纷上奏呈请孙权称帝。

孙权心中虽然万分高兴,但始终觉得东吴根基魏固,若是冒然称帝当有得罪于曹魏、刘汉两大势力的可能,因此孙权审时度势之下没有接受群臣的劝进,忍下了一时的名位,俯低做小到了现在。

就连年号黄武也是取了曹魏的黄初、季汉的章武两家年号的合意,用此年号,东吴摆明了不想得罪曹魏和季汉两家的意思。

顾雍拱手奏道:「至尊,早在数年前鲁肃鲁大都督就已经提出了天命不可违、汉室不可复兴的论断,刘氏立国已有四百年,古人云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刘氏未得圣人辅佐,又无姬氏于天下之大功德,有四百年天下已经是福泽绵长了。

圣人云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之人而居之,至尊乃孙武后裔,圣人传家,如今刘氏失国,至尊以雄武之姿、英才之势继承天命,立国传世,深孚海内名望、得享天下民心,九州万方无不景仰,至尊应当上应天命、下俯民心,承继大统,为天下主,方可不违万民之愿也。」

「至尊,丞相所言甚是,如今武昌、秣陵等地皆有祥瑞降生,足可昭示天命归吴。至尊虽谦逊辞人,宜不可上逆天命、下违民心,当应江东臣民所请,即尊位、立社稷、承民心、讨逆贼,如此我东吴万世之基可筑,后世之人无不景仰从之?」

「群臣所请、万民所愿,孤已尽知,然我孙氏三代皆为汉臣,忠心为国,无一己之私,若冒然称尊,恐天下不效,到时得罪于魏蜀两国,两家来攻,我东吴三世之基业恐不复存也。」孙权仍是一脸顾忌。

朱桓道:「至尊,昔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今汉失其鹿天下亦可逐之,至尊以圣人之后抚有四海,万姓倾心、四海从之,至尊当允天下臣民所请,不可推迟也、」

「只是刘氏立国四百年,有大功于社稷,今刘禅以西川为基,收汉中,取雍凉,几有高祖之功、光武之德,我孙氏世食汉禄,岂可背明主而从贼乎?」孙权道。

本来自石亭之战后,孙权信心爆棚,以为凭一己之力当可败曹魏、拒蜀汉,开国于万事之基,然而随着季汉这两个月来一连串的胜利,孙权的自信心又变得不自信起来,他害怕称帝之后反而会惹得曹魏和季汉两家来攻,到那时就会腹背受敌了。

全琮劝慰道:「至尊,天无二日、地无二主,今刘氏和曹氏俱言天命,岂不就是说刘氏和曹氏都无天命,只有我孙氏才可为天下主。

至尊,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至尊当不可为声名所累而踟蹰不前,宜顺应天命人心即尊位而威临四海,如此即可上应群臣所望,亦可下顺四海民心。」

「嗯。若是天命在吾,我当为周文王。」孙权仍不敢妄下决断。

顾雍知道他的顾虑所在,言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