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蒙毅质问始皇之死,李斯尽显白莲花特质!【求订阅啊】(2 / 2)

皇帝陛下与归来途中,遭遇刺客袭击,已离吾等去也!”

此话一出,全场哭声暴起,李斯也老泪纵横,摇摇欲坠。

三公九卿之一的冯劫,抢先一步将李斯抱住,沉声道:“廷尉现在是领政大臣,如此脆弱,何以领导众臣决事?!”

说完,又转身呵斥众臣:“都给老夫闭嘴!哭个鸟!还要不要朝会了?还要不要决事了!都给老夫坐好!听廷尉说话!”

这位御史大夫,本身没有多少坏心眼,就是为人耿直了一些,更兼其脾气火爆,一阵呵斥,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此时,李斯勉强站起身,朝冯劫拱了拱手,又声音嘶哑地道:

“陛下驾崩突然,吾等众臣当同心协力,依据法度,安定大秦。

唯其如此,才不负陛下知遇之恩!”

说完,转身看向左侧的廷尉姚贾:“姚廷尉,皇帝正身之事,可否勘验完毕,有无异常?”

“诸位!”

姚贾从案头捧起一封奏折,声音凄然道:“老夫已经与廷尉府数名官吏,共同勘验完陛下尸身,确认陛下是被刺客刺伤腹部,失血过多而死,这是廷尉府勘验的官书.”

说完,姚贾已经泣不成声,将手中的奏折交给李斯:“李廷尉,还是你”

李斯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一字一句的念完了官书上面的内容,随后环顾众臣道:“诸位大臣,可有异议?”

众臣互相对视一眼,纷纷哽咽摇头:“吾等,无异议.”

“且慢!”

就在李斯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时候,蒙毅从座位上突然站了起来,冷声道:

“敢问廷尉府勘验陛下尸身,是由何人授权的?随行可有太医在场?陛下遇刺身亡,此等惊天大事,为何现在才通知众臣?”

“姚贾作答!”

李斯对姚贾挥了挥手。

“在下遵命!”

姚贾对李斯拱手一礼,随即面对群臣道:“郎中令所言,亦是对陛下之死存疑。经廷尉府查证:

陛下从南海归来途中,遭受大雨倾盆,杨端和与陛下商议后,在一巨型树冠下躲雨扎营,不曾想,刺客竟躲在树冠之中,待到夜深人静之时,突然发动袭击;

虽然守营的将士拼死抵抗,但依旧令人措不及防,被刺客找准时机,潜入了陛下营帐,故此,陛下身受重伤;

杨端和果断唤太医夏无且救治陛下,奈何夏无且赶到之时,陛下已薨

以法度论,此乃杨端和一人所述,不足以为证;

但是,陛下贴身护卫,唐睢统领,一直在陛下身边,尽管吾等很少有人知晓唐睢统领,却不能忽视此人,故,陛下之死,经杨端和口述,唐睢统领补证,廷尉府勘验无误!”

说完,又将目光落在蒙毅身上,道:“郎中令,这是陛下之死疑虑!还有为何现在才通知众臣,这是公子昊得知陛下遇难之后,临时召集随行将尉,大臣,共同商议的决策;

其目的,主要是南海战乱刚刚平定,北边匈奴亦不太平,恐国内动荡,才秘不发丧;

老夫觉得,此举并无不妥,故,勘验公子昊之策无误;

至于勘验陛下尸身是何人授权的,老夫可以明白的告诉郎中令,是李廷尉!

一,李廷尉深受陛下器重,在陛下开展新政之时,李廷尉乃新政的发起人,有能力领导众臣。二,陛下有遗命,李廷尉可以召集众臣,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如此解释,不知姚贾可算说清?”

“姑且信了。”

蒙毅面色阴沉地坐回了原位。

王绾和王翦互相对视一眼,皆默然不语。

但是,冯劫却大为恼怒:“什么叫姑且信了?有什么疑虑,直接说出来便是!”

“冯公,要不还是教郎中令直接询问公子昊?”李斯一脸忧色。

“不用!”

冯劫一拍桌案:“有什么疑虑都说出来!还有谁有异议?”

“我等无异议”

众臣异口同声。

冯劫当机立断:“好!孤议不论,廷尉继续主持朝会!”

李斯无奈的摇了摇头,对蒙毅拱手一礼:“公若心存异议,之后可继续质疑老夫;但是,现在乃非常之时,冯公主持大义,且勿私相怨恨,坏了朝堂风气.”

曹尼玛!

蒙毅听到李斯的话,气得差点蹦出自己侄子蒙德平时爱说的脏话。

这话说得,怎么感觉自己像是在无理取闹?

哦,老夫站出来提几个疑点,你就说老夫坏了朝堂风气,冯劫站出来喷老夫,你就说他主持大义!

我大义尼玛啊!白莲花!

眼见自己叔父被气得额角十字筋暴凸,一旁的蒙德连忙拉拽他的衣袖,示意他赶紧坐下。

然而,蒙毅却一甩衣袖,目光直勾勾的盯着李斯,一言不发。

“诸位!既然廷尉府已经勘验完毕,定论也没有异议,老夫有个提议,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一直沉默不语的左丞相冯去疾,突然站起来高声说道。

众臣瞬间将目光落在他身上。

却听他又道:“诸位大臣赶来之时,天色已经不早了,依老夫之见,不妨先进午膳,再议国事?”

“左丞相老糊涂了吗?这种时候,谁还吃得下饭啊?!”冯劫第一个表达不满道。

冯去疾恨铁不成钢的道:“逆子!你说什么!?”

“父亲!”

“这里没有父亲!只有大秦左相!”

“左相又如何?我乃御史大夫,跟你同列三公!”

“你!”

“好了,都别吵了,此时确实不宜吃喝!”尉缭一拍桌案道。

“不错,陛下驾崩,储君未立,万事不宁也!”寡言的郑国也随声附和道。

其余众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李斯看了眼不远处沉默不语的赵高,随即叹息着道:“空腹商议,也非明智之举,今日还有很多事要决断,不妨一边吃,一边商议!”

众臣闻言,纷纷看向冯劫。

只见冯劫眉头大皱,却是没有再反驳,只是高声提醒众臣:“陛下还未发丧,不可在此饮酒,以免误了之后的朝会!”

众臣闻言,长舒了一口气。

很快,赵高就招呼甘泉宫侍从宫女,抬进了一盘又一盘的美食。

现在的大秦帝国,美食丰富且多彩,无论是煎炸炒烧,还是炖蒸煮煲,都一应俱全,众臣吃得满心欢喜。

当然,也只是心里欢喜,表面还是要庄严肃穆,默默吃喝。

这就好比后世吃席,痛并快乐着。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