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好个田舍农(2 / 2)

“陛下,能否先让臣看看,房相口中的启蒙佳作《三字经》。”

朝中的文臣听到这话,也纷纷点头,毕竟他们可不认为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写出什么好的启蒙文。

李世民听到中年的话,眉头皱了皱,但很快便笑着说道:

“玄成所言极是,无舌你把这篇《三字经》念给诸位大臣听听。”

“诺。”

说完无舌便从李世民手里接过奏折,转身走到玉阶边,大声念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众多文臣初时,还有些不以为意,但听着听着便不由动容起来,甚至有些官员呼吸都急促了,因为他们突然意识到,这将是一篇名传千古的启蒙文章,而且文章后边的典故和纪年,明显是可以继续加的。

如果能够和著文的人搭上线,把自己的写进去,那岂不是说自己一下子就能名传千古了?

这可是文人一辈子追求的最高荣誉了。

至于一众武将,倒是没有文臣这么多的弯弯绕,但大多也觉得此文郎朗上口,确实很适合给族中子弟当作启蒙文。

......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等无舌念完之后,朝臣们都陷入了沉默。

李世民对此很是满意于是便朝魏征说道:

“玄成,以为此文如何?是否可以刻成雕版,推行天下?”

魏征闻言赶忙拜道:

“臣以为此篇包含道德、历史、地理、儒家名篇等等,可谓包罗万象,而且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启蒙。臣以为此篇可传千古,如果能推行天下,那我大唐必定能多出许多读书人。臣为陛下贺。”

一众文武闻言,纷纷躬身行礼朝李世民拜道:

“臣,为陛下贺。”

一时间太极殿内,恭贺声响成一片。

李世民见状龙颜大悦,哈哈笑道:

“好,好。”

又过了一会儿,李世民又接着道:

“既然众卿家都觉得秦明此篇文章可传千古,那么朕便下旨招他入朝....”

正在这时魏征又站出来说道:

“陛下,虽然秦明著的这篇《三字经》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启蒙文,但是这不代表着他能入仕为官。”

“我大唐文采好的学子,大有人在,而且如今春闱在即,如果只因一篇文章,就让此子入朝为官,臣以为不妥,恐会引得入京赶考的士子不满。”

“臣知陛下求才若渴,但望陛下三思,臣建议可以破格准许此子,参加今天的春闱,如果此子真的有才能,想来定能在春闱中,崭露头角。”

李世民闻言银牙都快咬碎了。

“好你个田舍农,朕忍你很久了。”

“还参加春闱,那小子巴不得,不做官呢?他要是愿意参加春闱,朕还费这劲干嘛,好在朕做了两手准备,不然倒遂了你这田舍农的心意了。”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