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开始相互放血(2 / 2)

仙侠版水浒 任鸟飞 294 字 2个月前

也正是因为如此,见东南的事捂不住了,王黼保举谭稹前来东南平叛,而梁师成又从中斡旋,这才让谭稹来东南剿灭方腊、方百花兄妹二人。

第四个,跟赵宋王朝历任皇帝一样,赵佶也不信任武将,所以他特别喜欢用没有威胁的宦官来统兵。

所以,王黼和梁师成保举谭稹来东南平叛,正中赵佶的意,赵佶立即就派谭稹担任两浙制置使,全面负责东南的平叛工作。

谭稹一到镇江,就将江阴军、兴国军、信阳军、汉阳军、天长军、高邮军、建安军、淮阳军、涟水军全都召集到了镇江,凑集了五万大军,加上附近主动来投的地主武装,号称二十万大军,实际上也有八万人马了。

有人跟谭稹建议,这八万人马可据险而守,等待朝廷发来大军,再一同南下去剿灭叛匪。

还有人跟谭稹建议,当务之急是训兵秣马,以守为攻,待机而动。

可谭稹此来,目的就是用那些村夫刷军功的,哪能等别人来分润他的功劳?

所以,谭稹当即就否定了那些怯战将领的想法,想要将他这八万多人马一分为二,一部顺着京杭大运河直扑杭州,另一部从江宁府南下直扑歙州,竟然是想同时将江鸿飞和方腊剿灭。

就在这时,有从苏州逃回来的人对谭稹说,方腊已经派大将方七佛率领七万精兵强将北上,看那意思是准备前来夺取长江。

谭稹一听方腊义军主动来送死,突发异想,想要在润州组织一次大会战,用以消灭方腊义军的主力,然后再挥师南下,一举收复苏、秀、湖、杭四州。

换而言之,谭稹竟然想一战定乾坤,留下其善战的美名。

老实说,这固然有谭稹盲目乐观的原因,也是因为以前的农民起义,真不难剿灭,完全就是给宋军将士刷军功的。

所以谭稹是真没将方腊义军放在眼里。

谭稹不切实际、急躁锐进的设想遭到了普遍的反对。

面对谭稹这么激进,陈遘更是劝道:“当务之急乃是守住过江的通道,先立于不败之地。镇江城、金陵城皆坚城,左右又有山头百余,利于我军布阵设防。蚁贼虽众,却不能在我防区展开。我军依险而守,扼住蚁贼北上之路,便是大功一件。”

绍圣三年,赵佶以平江、镇江军节度使的身份被宋哲宗封为端王。

到了政和三年,赵佶登基的第三年,就将镇江由州升格为府。

——这是两浙地区最早由州升格为府的城池。

这说明镇江在赵佶的心目中地位是比较高的。

镇江之所以得到赵佶的重视,除了赵佶的个人情感以外,也因为镇江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镇江北有长江天险,是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可以阻挡南侵之兵南下,又四通八达,哪里都去得,古往今来皆是兵家必争之地。

了解军事的人,都知道,这样关键的战略要地,肯定得在第一时间抓在手上,力保它万无一失。

因此,陈遘给谭稹进献得是金玉良言。

可面对陈遘的金玉良言,谭稹回以的却是,将陈遘送入监狱。

谭稹将陈遘送入监狱的罪名是,陈遘丢了六百万石秋粮,不仅资敌,还令开封府今年的粮食变得紧张。

陈遘是淮北淮南转运使,兼管着两浙地区的秋粮运输工作,让江鸿飞劫走了六百万石秋粮,肯定是一个大罪。

不过,陈遘到底提醒赵佶东南发生叛乱了,也算是立了功,如果有人肯为陈遘美言,陈遘也不至于入狱。

可王黼在捂此事,陈遘却一遍一遍地往上捅此事,陈遘早就得罪了王黼,王黼岂能不收拾陈遘?

还有,当初谭稹是跟着陈遘立了不少功,但也没少受陈遘的气,如今正好报仇雪恨。

于是,陈遘这个在历史上平方腊起义一事上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大能臣,就被王黼和谭稹联手治了罪,打入了大牢。

谭稹杀鸡儆猴处置了反对他会战的陈遘。

谭稹还找来所有反对会战的人,一一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重申他们若不以雷霆之势粉碎东南蚁贼的叛乱,就会成为赵宋王朝的罪人。

别人也就不敢再反对了。

于是,虽然方腊义军紧赶慢赶,但还是宋军先过了长江。

可是,在谭稹的坚持下,宋军渡过长江后,却没有去依托镇江、江宁等坚城固守,而是在润州拉开架势,要跟方腊义军会战。

方七佛来到润州了之后,听说宋军已经过江了,后悔不已,他心想:“若圣公能早几日来见江衍,我又何必如此被动?”

接着,方七佛探听到,谭稹已经调兵遣将命令他手下的宋军在丹阳的练湖一带集结,似乎是想要跟他会战。

方七佛大喜,若是一战击溃谭稹部宋军,他还是有望夺回长江的。

双方都有交战的意图。

于是,丹阳湖之战便打了起来。

开战之前,谭稹以为就是屠杀一群农夫。

交上手以后,谭稹才知道,他的对手是一群不怕死的疯子,他们念着咒,不要命一般地冲杀。

而谭稹手下的南兵又多年不经历战阵,已经不会打仗了。

原本,谭稹手下的南兵还能仗着装备的优势,另外他们还有点马军。

可开战以后,谭稹才发现,方腊义军的装备是不怎么好,但他们手上的兵器却是不差。

结果,双方经过长达三个时辰的会战后,宋军败了。

胆小懦弱的谭稹见此,一点都没有抵抗,在第一时间就带着自己的亲军和两浙路制置使司的大部分文官幕僚逃离了战场。

主帅都跑了,宋军的指挥系统立即瘫痪,宋军将士的士气随即低到了谷底,战阵很快就被方腊义军完全冲垮了,宋军将士比着赛往战场外逃去。

可方七佛却果断投入预备队,将宋军给合围了。

最终,宋军被歼灭了差不多五万大军,而方腊义军却只损失了不到两万。

毫无疑问,方腊义军取得了一场大捷。

更让赵宋王朝一方失利的是,由于战前谭稹只想到了胜利没想到会失败,而且,一战败,谭稹就在第一时间直接逃过江了,对至关重要的镇江不闻也不问。

由此,导致了赵宋王朝差点丢了镇江。

幸亏千钧一发之际,连着三日急行军的王禀,率领京畿禁军、鼎澧枪排手及时过了长江,与赶来夺取镇江的方七佛部方腊义军,在镇江城下厮杀起来。

两军一直打到了深夜,也无法分出胜负,最终只能各自收兵,来日再战……

……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