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9章 7501瓷,华夏最后的官窑(2 / 2)

齐鸣找服务员要了个一次性水杯,给小紫也倒上了些。

小家伙伸着舌头,舔了几口,咂吧咂吧嘴,而后满意点点头,那样子倒像是比齐鸣和林轩还懂茶一样,煞是有趣。

一边喝茶,两人一边聊后面的安排,过了十来分钟,房门推开,有个老人自己端着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是一套白瓷印花的茶具。

老人推开门看到两人的时候愣了下,随后友善的朝齐鸣他们笑了笑,齐鸣也回了个微笑。这老人来的时候就见过。

之前是坐在收银台后头的,看样子应该是老板,这会儿大概是忙完了,忙里偷闲上来喝茶休息。

“两位,不介意我在这儿吧?”

顾客至上,老人笑呵呵的开口问了句。

“没事儿,我们反正也快喝完了。”林轩回道。

老人听他这么说了,也就在他们边上找了张八仙桌坐了下来,拿起托盘上的茶具熟练的倒水泡茶,很快一股子茶香就从他那幽幽的传了过来。

“嘿,看什么呢?”

林轩一转头,就注意到齐鸣眼神不停往老头那瞅,抬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那个。”

齐鸣指了指老人托盘里的茶杯。

“哪个?”

林轩再次转过头,眯着眼看了过去。

托盘上一共4个茶杯,一个茶壶,一个茶叶罐,从形制到瓷器上那料峭的粉色梅花就能看出,是一整套的东西。

不过从瓷胎自然氧化的包浆上看,年代肯定不久,民国都不到。

林轩越看脖子伸的越长,幸好老人是背对他们,要不然他这样子非得被人当变态了。

“这东西,好像是毛瓷啊。”

片刻过后,林轩忍不住凑到齐鸣边上,压低声音小声询问。

齐鸣点点头,他已经用望气术看过了,年代近,但贵气很浓,而且造型纹饰也和传说中的毛瓷很像。

“这儿是景德镇,这东西还真有可能是。”齐鸣低声回应。

1975年那会儿,主席已经82岁,年龄大,手脚就不稳,吃饭喝水都有不便。所以中央命令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烧了一批专供主席用的瓷器。

这批瓷器,胎薄,分量轻,而且保温性好,导热性差,上头纹饰也都是主席最爱的梅花。由于特供主席,被称为毛瓷。

又因为是1975年,研究所的第一项任务,所以比起<毛瓷>这种有点犯忌讳的称呼,圈里更喜欢把这批瓷器称做<7501瓷>。

为了烧这批瓷器,中央特意拨款,聚集了当时全国最顶尖的陶艺家,瓷土也是中央特批,从抚州运来的10吨特级高岭土。

上头纹饰,也是从全国征集,由于主席是诗人,所以最后从诗词里吸收灵感,最后选出了:“水点桃花”、“翠竹红梅”、“双面对画芙蓉花”,这三种纹样。

这里头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谓不大,因此这批瓷器也有个称号:<华夏最后的官窑>。

当时研究所一共烧了22窑,合格率只有30%,实际成品只有4200余件,其中优中选优1000余件送发京城。

剩下的3000件,原则上是要销毁,但这批瓷器耗费太大,加上上头考虑到日后破损更换等原因,便把这3千多件都留了下来。

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也没人想到收藏增值这一层,所以这批留下的东西,一部分被盗,还有一大部分则是被当成了员工福利发给了下头的人,这才流到了市面上。

正是因为里头有这内情,齐鸣才说在景德镇还真有可能遇上毛瓷。

顺带一提这批毛瓷,当初是瞒着主席烧造,主席本人并不知情。

“嗨,是不是真的,问问不就知道了。没准这还是个漏。”

林轩没在磨叽,双手一撑桌面,站起身就朝老人走了过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