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3章 波多西(2 / 2)

还有张献忠,出身是农民,因为政府没钱,只能加税,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起义。这么说你同意吧。”齐鸣问道。

林轩琢磨了下,点点头。

“波多西银矿开发到后期,也渐渐枯竭。西班牙手上的银子也变少,加上英国和西班牙开始竞争海上霸主,大量银子用于自身军队。

同时,两强相争海上航线不再安全,这俩国家的军队,一出海就成了海盗,直接打劫对方船只,这么一来流入大明的银子短时间内减少。

物以稀为贵,市面上的银子变少,那有钱的人第一时间就会屯银。这样一来,流动的银子进一步变少,而因为张居正的改革,老百姓又需要银子来交税,你觉得后头会发生什么?”

“土地兼并~政府收不到钱。”

林轩双眼一睁,喃喃道,他是没想到这还真被串联上了。在明朝,真正交税的是自耕农,官员士绅是享受税收减免甚至免税的。

老百姓没钱交税,只能将土地挂靠或者卖给这些地主,这也就是所谓的土地兼并。这么一来,大地主越来越有钱,但能交税的地越来越少,政府反而变穷。

而在明朝末期,大地主,大富商,其实就是东林党代表的那一批人。这么一想,林轩忍不住又是一声“靠!”,这丫的又给联系上了啊。

齐鸣也似乎知道他想的,笑道:“现在有人说<九千岁不死,大明不灭>,虽然扯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这阉货确实不是个东西,但他有个优点,那就是搞钱。

他当权那几年收盐税、茶税、矿税、海税,逮着地主豪绅,一顿薅,却没给老百姓加税。这些钱,很大一部分都被投进了和清军对峙的辽东前线,和赈灾上。

那段时间明军压着清军打,还不就是仗着有钱。

等他一死,东林党上台,崇祯压根就搞不到钱,还被忽悠着把魏忠贤搞起来的商税,都废了。为了填补空缺,反而向老百姓收税,这最后结果你也在史书上看到了,皇帝没钱,老百姓没钱,东林党一个个富的流油。”

“呵呵~”

林轩嗤笑两声,调侃道:“说白了,魏忠贤就是一个人不要脸,苦一苦有钱人,日子总能过下去。东林党就是一群不要脸的,苦一苦百姓,日子才能过去下去。都不是什么好鸟。”

“谁说不是呢~”

齐鸣说完,走向一侧,问道:“怎么样?还有什么看中了,拿不准的,咱们再去参谋参谋?”

“切,说的好像,书画上你能比过我一样。”

林轩不屑的瘪瘪嘴,书画不比瓷器。他26岁,从事书画鉴定26年,打从生下来,家里挂的就是名家字画,这要是都比不上,那真就白活了。

“那可说不准~”

齐鸣有点挑衅的回了句,这要是光论真假的鉴定,他还真不憷这小子。

两人随后又大致扫了一圈,确认了书画里,确实没什么漏网之鱼。两人都打算结账,报关,走人了,头顶上的喇叭里传来了一个通知。

主办方为了显示对这次交易的重视,临时拿出了一幅沈周的画,有意者可以即刻前往。

“咋办?”

林轩转过头,看向了齐鸣。沈周可是明四家之一,跟唐伯虎一个级别的,他的作品动辄千万,但这会儿手头可就2百万的预算了。

“还能咋办,去看看呗~看看又不花钱。”

齐鸣知道这小子囊中羞涩,但机会难得。他还是拍了下林轩肩膀,跟着人流朝着一处走去。

(ps:不好意思,又是很多人讨厌的大段的史料~

反思了一下,写了100来万字,确实卡文了,现在想想,别人在鉴宝文里穿插黑帮,修仙,神医还是有道理的,这样才能写更长,故事性也更强。

总之跟追到这的,道个歉,会尽快结束日本这段,后头的剧情也会琢磨下。如果没什么头绪,就尽快完结,没必要强写。谢谢大家的支持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