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砸浆(下)(2 / 2)

不但印多,还喜欢到处留印,不单单是书画上要留印。瓷器,玉器,金银器等,只要他喜欢的就都要让人刻上。

这“八徵耄念之宝”是他80岁的时候特意刻的,还给这印章配了个副章叫:“自强不息”,可见乾隆那时候虽然已经是太上皇了,但人老心不老。

有这印章,加上座钟的工艺和磨损,邹老板认定了这就是乾隆的东西。

为了买下这钟,他不但在这钟上,花了小一千万,还搭了一批1千万的东西。这种情况在古玩行里叫“一枪打”或“一脚踢”,指的就是一批货,好的带上坏的一起买。

到此为止的交易一切正常,问题出在这钟的第二任买家身上。

东西买回去后,邹老板好不容易找了个买家,要是普通人见到了这种宝贝,那心疼还来不及,恨不得马上送进玻璃罩子里头,给供起来。

但这新买家却是个有钱的奇葩。他是专门玩钟表的,但他玩的是机芯。所以买下这钟之前,他就跟邹老板签了个合同:拆钟!

里头机芯要是老的,那就加价2成收购,但要是机芯有问题,交易就不成立,而且他不负担任何损失。

邹老板也是被这客人提了嘴,才注意到机芯的事儿。但他买的时候就仔细验了货,这座钟的连接处,锈迹都还在,没有任何拆卸的痕迹。

所以他笃信,这钟里头也是原装,这能多赚20%的机会岂能错过,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就把合同签了。

但这结果嘛,自然是拆垮了,里头的机芯是有年头,但也就是上世界七八十年代的国产机芯,压根不值钱,买家按照合同拍拍屁股潇洒走人。

只留下一堆的零件,砸在了邹老板手上。

后来,邹老板找人把钟修复了,但是主玩钟表的圈子就这么大,这事儿传了出去后,这千万级别的东西就再也没人问津了。

钟加那批货,整整2千万,这委屈邹老板哪能受的了,自然是跟朱总杠上了,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今天这种情况,在古玩圈也有个说法,叫砸浆!

一般是买家买了假货,又不想吃这大亏,于是找个德高望重的前辈作为中间人,来和卖家谈判退货退款。

当然,退款的额度,直接跟中间人的地位挂钩。有退5成的,有退8成的,但很少听说有全退的。

大多数卖家其实很喜欢砸浆,这里头好处很多。首先自然是收益,谈成了东西要还给卖家而他只要归还部分钱,也就说能白赚一部分钱。

回头把东西包装包装,或者换个地方又能卖第二遍。

其次,也是最重要一点,卖家同意砸浆,相当于给了中间人面子,得了一个人情,这在圈子里用处可就多了。

只不过齐鸣看现场这气氛,今天的砸浆怕是有点困难。原因还是出在了邹老板身上,因为他把钟拆了!

果然,吵了半天无果后,只听那朱老板,恭敬的对杨朝明道

“杨老师,不是我老朱不给你面子。是这邹扒皮,把东西给拆了。我收回来,还怎么出手。他想上岸,总不能拉我下水吧!”

杨朝明蹙着眉,点点头,老朱这话没毛病,不管是按古玩行的规矩,还是商业的基本操守,这朱总不同意退,合情合理。

说的直白点,他今天能来,都是看在他杨朝明的面子上了。

邹老板见这中间人还没表态,而且隐隐有偏向朱总的意思,于是打起了感情牌

“杨老师,我也没让他2千万全退。搭着买的那批货,我认了!就当是个教训。但这座钟的事儿已经传开了,我要认了,以后这圈子里还怎么混!”

说到底,这朱总是不想破财接盘。而这邹老板,则是要挽回名声,以前一些老派的古玩店主,收到假货,宁愿藏着,也不找后账,为的就是这名声。

邹老板打眼已成事实,而想证明自己的圈内地位,挽回些许名声,没什么比退款退货更好的了。

齐鸣看师傅为难,场面也是僵在那,忍不住插嘴提了句。

“师傅,要不让邹老板先把这座钟拿出来看看?如果正好是咱们博古斋里,某个客人喜欢的样式,这说不准能帮着匀出去呢?”

他这话一说,在场几人都是眼前一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