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原来梅殷才是真正的忠臣!朱元璋:我哭死,梅殷他……(2 / 2)

你我是亲兄妹,有你在这里,我又怎么可能真的会对二妹夫下死手?

是那些狗东西们,觉得二妹夫和我不对付。

就擅作主张,做出这些事来。

想要以此来讨我的欢心,想凭借这事来升官发财,在今后飞黄腾达。

却不知道,这正犯了我的忌讳!

二妹,我与你发誓,我说的是真的!

我若是暗示别人动手,要了二妹夫的命,就让我朱棣五雷轰顶而死!!”

朱棣面色郑重的对着宁国公主发下了这种毒誓。

画面之中,宁国公主在听朱棣话后,也不再闹了。

不再向朱棣要他夫君的命。

只是坐在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嚎啕大哭。

眼泪宛若开闸的洪水一般,往下倾泻……

朱元璋看着画面之中,自己最喜爱的女儿,这个时候哭成了这个样子。

心里面也是特别的不好受。

为之心疼。

尤其是有想到她会如此做,是因为梅殷这个混账东西,被人给害死了。

心里面就变得更加的不平静了。

特别的不是滋味

只是看着画面之中,老四对着有容发毒誓的样子。

心里面又有一些拿捏不准。

不知道这件事儿,到底是不是老四的暗中授意,让人做的。

还是说真的只是那些人,瞎琢磨老四的意思。

见到老四和梅殷之间有矛盾,就故意在那里擅自揣测圣意。

把梅殷弄死,以讨老四的欢心。

他只希望是后者。

这样的话,也多少能让人心里好受一些。

老四终究也算是做了个人……

在朱元璋如此想着的时候,模拟器上有新的画面浮现。

新的画面里,一身龙袍的老四坐在那里大发雷霆。

将那几个把梅殷给挤入河中淹死的人,全部都给判了死刑。

让人即刻推出去斩首。

那几人,一个二个全都蒙了。

有人甚至于直接就瘫软在地,口中叫着冤枉,乞求饶命。

“饶命?!

这会儿知道怕了?知道饶命了?

之前害人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有这么一天!

胡乱揣测上意,弄死驸马都尉,你们胆子大的很!

谁让你们这么做的?!

你们做出这等事情,妄图升官发财,却让朕来背这个黑锅,要陷朕于不仁不义之中!

朕真把你们活剐了都不亏!

还有脸在这里喊饶命?!

狗东西!去死吧!”

朱棣骂后,转头望向群臣出声道:

今日之事,不光是他们,对于尔等也是个教训!

今后别再有哪个再自作聪明,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

再有这种事情发生,全部诛九族!”

朱棣的声音,冷的像是冰碴子!

满朝文武尽皆噤声。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彻底相信,这件事儿不是老四所授意的。

就是底下的人私自去做的。

作为皇帝,他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比如小明王之死,便是如此。

那当真是让人有口都说不清。

如今老四也遭遇了相似的事情,他倒是乐意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老四真不知情……

……

“狗曰的!安南那边的狗东西!

胆敢如此张狂!竟敢伏击我朝军队!

真以为他那边山高林密,距离又远,朕就不敢去打他们?

给脸不要脸,蹬鼻子上脸!

简直该死!

来人!传朕命令,让朱能张辅前来见朕!

朕要灭了安南!

把安南改为交趾郡!

那边自古以来,便是我华夏领土。

而今小小蛮夷之辈,跳梁小丑,也敢在那边嚣张跋扈,狺狺狂吠!

朕非将其给灭了!

狗皮给它扒了!!”

新出现的画面里,朱棣勃然大怒。

直接调兵遣将要平安南。

而朱元璋,此时也基本上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还是直接安南那边的国相,杀王室,谋朝篡位之事。

后面那边有人来到老四这边进行告状。

把这家伙做出来的谋朝篡位之事,以及蒙骗大明的事情,都给说了出来。

老四得知消息后,为之大怒。

却也没有轻举妄动。

只是对其调查。

后面又有那被灭掉的、陈氏皇族的后裔冒了出来,来到大明,再次进行告状,哭诉。

自此人自称陈天平,为前朝陈氏之孙。

祈求宗主国帮他们讨回公道。

老四这里,经过一番权衡后,就派将领率领五千人护送其归国。

并要求篡位的那家伙,迎接新的国君。

再然后,老四派遣的兵马进入其境内后,就被伏击了,损兵折将。

连带着他所派遣兵马护送的那陈天平,都被人给俘虏了。

这件事对于老四而言,那是妥妥的打脸。

依照老四的脾气,自然是忍不了。

于是就有了现在要召集人,动手去征伐安南的事。

在朱元璋看来,那谋朝篡位的家伙,确实胆大妄为,该死!

别管老四这边动手送其君主回去,是不是往对方的肺管子上去捅。

但他作为一个番邦小国,还是臣服大明的那种。

自然是要唯命是从,怎敢如此无礼狂妄?

去征伐他理所应当!

但朱元璋还是有些忧虑。

主要是担心那边山高林密,老四兵马会吃大亏。

征伐南面的事情,不止一个人干过。

但大多下场都不怎么好。

那边的气候,实在是让人难以适应。

历史之上,多次有人前去征伐。

最近的如元朝那边的忽必烈等人,就做过这件事。

可都败给了气候。

老四这个时候派兵去那边,只怕一个不小心,也容易重蹈覆辙……

……

“陛下,太祖高皇帝在位之时,曾设立多个不征之国。

这安南便在其内。

原因便是因为这些地方,距离我大明偏远,国小民穷。

打着不划算。

容易把我大明陷入到战争的泥潭之中,拔不出来。

一旦如此,对我大明而言,当真是不利。

如今大明百废待兴,处处都要用钱。

陛下,没朝廷没钱了!”

户部尚书夏元吉,在这里对着朱棣出声劝谏,哭穷。

“没钱也得干!

朕要你这个户部尚书是干什么的?

就是让你掌管天下钱粮,让你做这些别人都做不到的事!

这事,就交给你了!

至于不征之国,那是建立在这些人,对我大明顺从的前提之下。

若对于天朝上国不恭敬,自然是要出兵前去讨伐!

父皇当时定下这策略时,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

若父皇还在,依照他的脾气,见到了今日那些贼寇之嚣张,定然也会立刻调兵遣将,平灭此僚!”

对于夏元吉的哭诉,朱棣直接就给打了回去。

至于夏元吉所说的,他爹规定的不征之国这等事儿,对于朱棣而言,那自然是能听的听,不能听的全当没有发生过。

他若真的是事事都听他爹的话,那这个时候,早就被朱允炆给弄死了!

……

不征之国?

自己在今后,竟然设立了这样一个东西?

朱元璋愣了一下。

并且通过那夏元吉的话,也明白了自己设立不征之国的初衷是什么。

说实话,他对于夏元吉所说的那理由,也确实是比较认同。

这些偏远地区,气候条件特别恶劣,人少而国穷。

征伐下来对大明没有什么益处。

但是,此时在得知了那些狗东西们,都弄出来了什么之后。

朱元璋却觉得,好像自己今后还真不能设立这什么不征之国。

不然周围的那些狗东西,就一个个心里面有了依仗。

嚣张跋扈,不把大明放在眼中。

老四说的对,有些时候该打还是要打一下,

儿子不听话了,当爹的不揍一顿,不让他见识见识当爹的威严,他们是不老实的。

有些时候,有些事,也确实不能仅仅只考虑钱粮等方面的因素。

还要考虑一些其他方面。

不过朱元璋想是这么想,但总觉得老四这家伙做事情没那么简单。

肯定还有一些其余的谋划。

看起来这件事,都是那谋朝篡位的安南国相,不敬在先,不断的挑衅大明。

可他总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什么谋划。

如此想着,很快便又有新的画面浮现出来。

是朱棣在这里面,给其手下的主要将领,进行训话,并制定作战计划要灭掉安南的画面。

谋划做得很很周密。

老四的谈话也特别的有力量。

其麾下将领,也闻战则喜。

并没有因为要带兵远入安南那边作战,就感到畏惧。

相反一个个都很兴奋。

朱元璋见此点了点头,这才像话!

这才是大明!

大明的兵马,就该如此!

自当无敌于天下!

别管和谁作战,都不怵!

如此想着,很快又有新的画面浮现出来。

这一次,又是在那处禅房之中。

在朱棣的面前,多出了那个穿着一身黑色袈裟,盘坐在那里的胖大和尚。

“道衍大师,事情已经成了,接下来可以派兵作战了。”

那胖和尚闻言,宣了一声佛号道:“既如此,那海上之事也自是应当早点进行。

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想要从海外获取财富,那么安南就必须打下来,握在我大明手中!”

“道衍大师,海外那边,真的有这么多的财富吗?

画面之中,朱棣望着道衍和尚出声询问。

双目里带着一些不太确定。

道衍和尚单手握着念珠,用力点头道一下头道:“陛下,就是有这么多的财富。

以往元朝的市舶司,可是富得流油。

张士诚为什么有着诸多的财富?

就是因为其手下,有诸多的富商进行支持。

而这些人的钱财又是哪来的?

除了江南那边,本就富庶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有很多的人通过做海上生意,赚取钱财……

如今大明百废待兴,陛下又有志超越汉唐,比高皇帝做的还要好。

那就少不了钱财的支持。

在如今,想要得到大量钱财,有能力维持住基本统治之外,再去做各种事情,就必须要派人出海做生意赚钱……”

听了道衍的话,朱棣明显有些心动。

不过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只是……道衍大师,我父皇也是个特别穷的皇帝。

也在不少事情上很抠门。

可是……他却把市舶司给关了。

还下令进行海禁。

这海外如果真的有这么多的财富,依照我爹的性格。

那他肯定不会这么做……”

朱元璋听到自己家孝顺的老四,所说出来的这话,嘴角抽了抽。

有种想要把老四给喊过来,再给揍上一顿的念头。

这混账东西,哪有这么在背地里,这般编排自己这个当爹的?

道衍和尚出声道:“这事儿是真的。

只是高皇帝在位之时,被一些宵小之辈给蒙蔽了。

这件事从上至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强的利益阶层。

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很多事都能做得出来。

太祖高皇帝,那等英明神武的人,也一样会在一些事情上犯错误。

就比如,把朱允炆这样一个观之不似人君的人,给弄成了皇帝,就是他最大的错误……

朱元璋闻言,脸就更黑了。

它娘的!

道衍这个秃驴,果然不是一个好东西!

敢在背地里如此说自己坏话!

咱能不能别揪着朱允炆当皇帝这个事不放了?

“行,那就派郑和带人出海做生意吧!”

朱棣听了道衍的一番话后,看样子是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望着道衍说出了这话。

“道衍大师,如果海贸真的如同你所说的那般挣钱,我是想要直接重开市舶司的……”

道衍闻言摇了摇头道:“市舶司的事儿不好做。

那些人当年在太祖高皇帝时,想方设法、费尽心思才让太上皇太祖高皇帝,把市舶司给废了。

原本那些人的力量就强,涉及的人就广。

如今二三十年过去,这些人、或者可以说是势力,成长到了什么地步,可想而知。

陛下这边想要重开,又谈何容易?

一定会遭到那些人的疯狂反对和反扑。

陛下这边奉天靖难,这些人倒还不怎么在意。

可若是真的重开市舶司,这些人指定要跳脚。

江南,甚至于超出江南的诸多地方都会乱。

到了那时,刚刚安稳的大明,肯定又是状况百出。

其实陛下这个时候,进行海外贸易,就已经是会让一些人为之难受了。

不过,这一次的试探,虽然会让那些人感到痛,但也不会让他们真的铤而走险。

还是先让郑和带人,到外面做几趟生意吧。

探探口风。

让他们逐渐习惯这个事情后,朝廷再进行新一步的动作。

做更为长远的打算,一步步的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画面缓缓消失,朱元璋却依旧是吹胡子瞪眼。

总觉得自己家老四实在太孝顺了!

这混账东西,真把自己这个大明的太祖皇帝,弄出来的种种规定,给当放屁了!

自己可是有海禁在的。

这怎么……他就直接要让人,到海外做事情了?

当然,骂归骂,朱元璋其实心里面还是挺高兴的。

他已经从梅殷的死谏里,明白了他被那些狗贼们,给欺骗的有多惨。

想想就憋屈,想要杀吴良全家。

这个时候,老四能够把目光瞄到海外去,并付诸行动。

那是最好不过。

就知道老四那家伙,不可能单纯的只是为了那安南皇族,陈氏之孙陈天平的请求。

就要派兵入安南那边作战。

果然还是有着其余的谋划。

这才符合老四的风格。

如此想着,朱元璋又想起了那一身黑衣的胖大和尚。

心中多少显得有些疑惑。

原本他觉得,这家伙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跟着老四进行造反,所为的不过是高官厚禄而已。

今后必然位高权重,将获得无上荣光与权势。

可哪能想到,现在都已经到了永乐三年了,这家伙居然还是个和尚!

半点儿入朝堂为官,位极人臣的趋势都没有。

那他跟着老四造反做什么?

朱元璋发现,自己忽然间有些看不懂这个,长了一双三角眼的胖大和尚了。

如此想了一阵后,朱元璋摇了摇头。

觉得这是这和尚隐藏的深,在今后的他肯定还是要走上仕途这条路……

都造反了,不为高官厚禄还能为什么?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