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你还不是皇帝!(2 / 2)

大汉储君 青春唤不回 226 字 1个月前

刘盈笑道:“师父,云团在地面上也是有影子的。而雾气升腾,也能遮住光线。云雾没什么区别,只是高度不同而已!”

张良沉吟道:“这么说,云就是高处的雾?这倒也有趣,那云何以高?”

“轻!”

刘盈笑道:“所谓轻者上浮,重者坠落,只要足够轻,就能飞上九天。”

张良不由得来了兴趣,挣扎着坐起,询问道:“太子这么说,倒也是符合修道之人说的羽化,身轻如羽,自然能飞升九天之上!”

“不对!”刘盈摇头,“师父,这個思量就是错的,人就是人,无论怎么变,也不可能轻盈到飞升的地步。”

张良皱眉,“太子所讲,还是不能飞升?”

“不是的。”刘盈又摇头道:“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不能折腾自己,而要从外面下手。”

“外面?什么意思?”

刘盈笑道:“师父请想,人也不似鱼一般,生来就会游泳,但人能造出船只,畅游江海之上。人也不似鸟儿,可以飞翔九天。却能想办法,造出如船一般的东西,助人飞上九天。”

张良猛地吸了口气,突然忍不住一拍脑门,笑道:“我竟是钻了牛角尖儿,幸亏太子提醒,险些自误啊!”

刘盈笑道:“师父用不着客气,弟子也只是说了些浅薄的推测……您老人家才智过人,天地之间,诸子百家,有太多的学问可以探究。您学道家,研究到了一定境界,前方道路断绝,不妨换一条路,从别的方面着手,没准就会有意外之喜。不必拘泥一家之学。至于断绝五谷,轻身飞升,不说别的,首先伤身。师父要是真想试,也该抓一条小狗来验证,哪能拿自己身体糟蹋?”

张良听着,点了点头,轻笑道:“太子教训的是,我记下了。”

刘盈又道:“师父,其实弟子本来是想请您来东宫的,没想到遇上了这事……您老人家来东宫吧,帮着弟子坐镇,弟子也能安心。”

张良突然大笑起来,“太子,我倒是愿意去,只是东宫有什么职位留给我?还是让不疑在东宫就是了。”

刘盈却道:“师父,职位有什么难的……前些时候,阿父让张苍居昭文馆,计郡国事,号为计相。您来东宫,主持太学,负责考试选才,做个考试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汉初很像个草台班子,只是大体承袭秦朝的三公九卿。

可是推行起来,有诸多的不便……比如相权太大,一切政务都决于相府,皇帝只能垂拱而治。

历史上老流氓一直忙于平叛,还顾不上这些,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

刘邦先是让陈平为左相,分割相权,然后还觉得不过瘾儿,索性提拔了张苍,担任计相。

张苍主持昭文馆,原来刘盈网罗的那些文人,也都顺理成章到了张苍手下。

此时张苍的权柄非常重,他要核实大汉郡县,还有所有诸侯国的一切账目……如果发觉不妥之处,就可以派员查访。

好多人私下里都说,萧丞相好过,张小鬼难捱。

张苍挨的骂,比领的俸禄都多。

好在老流氓对于这些,都是一笑了之,根本不管,张苍也才安然无恙。

倒是那些弹劾张苍的,不时就会遭到彻查,以至于好几个人都被送进了大牢,也算是初步确立了计相威严。

这一次刘盈打算让张良主持考试事宜,为国选材,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职责。

“太子相邀,不敢不从……只是还要请陛下答应才是。”

刘盈笑道:“师父放心,我这就去未央宫!”

刘盈乐颠颠直奔皇宫,等他进来,却是发现张苍正在这里。

“陛下,各郡县的钱粮赋税都核实差不多了……还剩下诸侯国的,这些诸侯国里面,赵国提升最多,足足增产了五成以上!”

“这么多?”刘邦好奇道:“朕还以为遭逢战乱,赵地会损失呢!”

张苍笑道:“陛下,赵地是太子最早推行曲辕犁的地方,和匈奴一场大战,缴获的牲畜也多数留在了赵地。赵人勤于耕种,丰收也是情理之中。”

刘邦点头,“这么说也是好事……只可惜啊!”

“可惜什么?”刘盈好奇道:“阿父不会又嫉妒我的功劳吧?”

“住口!”

刘邦冷哼一声,突然掏出一份东西,甩在了刘盈面前,“你自己瞧瞧!”

刘盈下意识接过,展开一看,竟然是赵地百姓的万民书。

这上面的意思归结起来,赵地百姓,沐浴王化,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深感皇恩浩荡,铭刻肺腑。赵地上下,百万生灵,恳请天子,废掉赵王,派遣官吏,直接统辖赵地。赵人感激不尽!

赵王无才无德,尸位素餐,忝列王位,还请陛下及早罢黜。

刘盈略看了看,“阿父,这是好事啊!说明赵人归心,我们教化有功啊!只是苦了姐夫,他这个赵王怕是坐不了多久了。”

刘盈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这么快,就说道:“要是这样,也只有废掉赵国了。阿姊那里,我去说吧!”

刘邦沉吟一下,突然道:“还是朕去吧!”

刘盈一诧,刘邦嘿嘿笑道:“你还不是皇帝,轮不到你背恶名!”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