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精耕细作【2/2】(1 / 2)

其实一个影视公司的内容制作能力,除了要看有没有实力派导演坐镇之外,剩下的基本就全在幕后身上了。

因为一个导演的能力再强,也是需要团队的协助才能完成一部电影的。

而在这方面,周易影视可以说逐渐趋于完美。

论导演,周易有宁皓、乌耳善这样的大导坐镇;

论编剧,周易编剧组的实力在国内也是稳坐第一梯队;

论道具、灯光、美术等幕后,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在一部部精品电影、电视剧的历练下,就算是新手都能培养成行业中坚了,更何况周易的幕后本就是业内老人。

若非如此,也不会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将九十年代的场景给还原出来。

说实在的,当得知这个进度之后,俞飞虹都愣住了。

在外行人看来这或许没什么,但是作为导演的她可是清楚这里面的难度的。

毕竟为了还原九十年代的场景,这次俞飞虹的可是要求颇严,也颇为烦琐。

比如电影中所用的大学课本、工具书、收音机、CD、书桌、旧衣服、包等等,所有道具都必须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

如此一来,这个工程自然也就大了。

可是周易的美术组和道具组硬是在半个月就搞定了。

有的就搜集,没有的就制作,反正最后的成品让挑剔的俞飞虹都没话说。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拍摄的间隙俞飞虹曾经忍不住对高飞感慨道:

“我算是明白你为什么能一直成功了。”

“以前总以为你是运气好,现在看来果然成功无侥幸!”

闻听此言,高飞只是嘴角微翘的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俞飞虹还说漏了一个,那便是周易的宣发团队。

……

话说“电影营销”这个词在几年前对国内电影业来说,都还是以个十分陌生的词汇。

营销意识薄弱、营销人才奇缺、营销模式单一,这是所有电影人面临的问题。

说起来也挺扯的,最后竟然是张卫平这个卖盒饭的外行教会了国内电影人什么叫营销。

尤其是02年的那部《英雄》,各种铺天盖地的宣传彻底亮瞎了一群电影圈老炮的狗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营销”的魅力。

虽然如此看了张卫平当初的手段有些粗糙和野蛮,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抓住了营销内核。

那就是让所有人先知道你这部电影,然后才会有看不看是事情。

所以每当老谋子的电影要上映的时候,为了博取大众关注,张卫平才会无所不用其极。

当他那些野蛮的营销手段在早期还能用用,但放在现在就有些落伍了。

虽然有些丢人,但是不得不承认与好莱坞电影的营销相比,国内的电影营销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

因为好莱坞的工业化电影讲究的就是一个严密性。

所以他们每部电影的营销策划,都按照既定的流程来。

显然相比于感觉和经验,好莱坞六大更相信严密的市场调查和信息分析。

因为人会被假象欺骗,但数据不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