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八卦脑复苏,某杂志不当人子(1 / 2)

陈小宝把一大摞八卦杂志翻来覆去,是他的精神转移法。

《明报周刊》、《清新周刊》、《东方旧地》、《香江周刊》、《翡翠周刊》等等。

香江八卦杂志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群众的娱乐生活匮乏。

八卦祖师爷是《明报周刊》的雷总编。

写娱乐圈的事情就像逛自己菜地一样,随便便摘下瓜果。

“臭八婆之余又文采斐然”,深谙市井生活的精神需求。

九十年代初期的八卦杂志还算“文明”,陈小宝平时当消遣当放松大脑,只图一乐。

《东方旧地》邀请周星星为其做电视广告。

陈小宝也是二话不说,让周星星拍了一则广告。

“这本八卦到你顶不住的《东方旧地》。

“不仅八尽娱乐圈的事,就连家事、国事、大事、小事、有事、没事,全都爆给你听。

“哇,八卦成这样,我真滴怕你顶不住。《东方旧地》,这个礼拜,你一定要买!”

比后世某网红卖货“欧买噶,买它,买它,买它!”文采好得太多。

此时的八卦周刊还没有那么“嘴臭”。

还没有“唯恐天下不乱”的贱格精神。

还没有把“狂、爆、狠、激、狼”这些副词用得那么频繁。

对动词的拿捏还没有浮夸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但已经有“点石成金的语言张力结合隐喻、博喻、古文今用”等技法,经典的稳、准、狠的港式修辞。

杂志里的故事高潮迭起,绝无冷场。

如果有冷场,那是神来之笔的想象力不够。

九十年代中期,陈小宝在内地为了谋生倒腾过一段时间香江的八卦杂志。

在深圳、广州等地的报纸档出现一批来路不明的香江过期杂志,其中就有陈小宝的身影。

《知音》当时在内地已经很盛行,稿费也高,一篇千字小文能达一千块稿酬。

一千块!内地九十年代中期。

陈小宝当时文笔不行,只能凭感觉倒腾八卦杂志。

八卦杂志的触角是无处不在的,江湖仇杀、豪门恩怨、都市异闻、明星恋情、家长里短能扒就扒。

市场反响很好,《知音》这种“小八卦”比不上,读者每翻一页就“哗!”一次。

技惊四座标题。

富豪风流史。

明星关系图。

绯闻连环画。

明星家长教育孩子写成武打片,比如“成泷怒打衰仔,凌空踹飞5米”。

家族内斗写成犯罪片。

女星站队写成宫斗片。

看图作文。

一双脚出现在窗前,“佳欣高潮脚!”

更离谱的是记者自称到达过冥界采访。

“艺人×××早前举行冥婚典礼,××日报记者到达冥界拍摄实况。”

用词堪称一绝,瘦女星被称为“零波排骨”。

整容叫“削骨还父”。

挖鼻屎叫“挖矿”。

旧情复燃叫“环保情痴回收”。

异地恋见面叫“人肉速递”。

哦,“事业线”也是八卦杂志发明的。

起外号也是一绝,“欢场华佗”大刘,“乡下潮人”余某某,“拆弹专家”乐某某。

陈小宝多年后看到林志玲在大连坠马一事出现在八卦周刊上,有诗一首:

“一次手术,一双豪乳,一年揾尽天下钱;

“一时失手,一只马蹄,一嘢踩爆世界波。”

八卦杂志是群众的厕所读物,但也是艺人们的噩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