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土门痛击(1 / 2)

风流大宋 林二虎 7986 字 28天前

由于小梁太后之事的变故,西夏大军在金明寨已经停留了足足三天的时间,而到此时,军中所带的存粮已经不足五天了。

所以,大军的撤退开拔进行得非常急促。

按照部署计划,他们如果能够快速赶到之前已经占领并控制的土门寨的话,还可以从那里获取一部分预留的储备军粮,以缓解大军已经开始陆续出现的粮荒。

但是,恰恰就是这耽搁的三天,给了赵驷足够的奔袭时间,他与刘永隆率领士气正旺的蕃军轻骑,从银州虚晃一枪后,急速穿越山道,于一天前杀到了土门寨下。

而西夏军队在之前攻占了土门寨后,只留下了两千不到的守军。而这两千守军,也因为处于自家五十万大军的后方,认为根本就不会出现任何的意外与危险。在赵驷率领轻骑快速杀到之时,甚至连寨门都没有关闭,短短一炷香不到的功夫,尽数被围歼。

在完全控制了土门寨后,赵驷便在寨子前后各处进行设置,开始了最为关键的伏击准备。

回到金明寨的秦刚,终于等到了赵驷发来的这一关键情报。

得到了这一情报之后,秦刚决定,他要亲自前去兑现前两天对李乾顺的那句忠告,会在其大军未能完全离开大宋土地时,给其最后的致命一击,以彰显大宋对于任何入侵者的坚决惩治决心。

在秦刚的紧急动员之下,张舆出动了所有的骑兵以及能够骑马的禁军。

贝中撒辰虽然不愿意让自己的族兵继续参与到与西夏人的自相残杀之中,但他却把所有的战马与尽可能的铁甲提供给了秦刚。对于这点,秦刚表示非常理解并十分感谢。

有了充足的战马与备马,秦刚与张舆带着整装后的千余人,开始迅速地追赶上开拔后的西夏军队,远远地跟在后面观察着他们的动向。

在出发之前,秦刚向保安军与延安府分别发去急报,告之了当前最新的战场状况,希望他们尽快派出尽可能的骑兵,一旦接下来的西夏军队发生真正的大溃败,便可立即加入到对他们无情的追杀之中。

秦刚的急报被送到延安城的时候,吕惠卿还没有能够完全消化眼前发生的意外变化:

从三天前开始,西夏兵的攻城力度就在不断减弱,一直到前一天傍晚,几乎没有了声息。

又过了一夜之后,延安城终于能够在被围城之后,第一次成功派出了侦察敌情的斥候。

而斥候打探到的城外的实际情况是:西夏兵最后留下来负责佯攻的队伍,也已经在前一天夜里尽数撤光,只留下了空空如也的营寨。

而此时到来的金明寨信使,不仅带来了张舆与秦刚的亲笔书信,更是将这段时间在金明寨周围所发生的惊人战局变化告诉了他。当然,出于对吕惠卿的不信任,关于秦刚与李乾顺秘密议定并实际是处死小梁太后的一系列事件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但遗憾的是,吕惠卿对于金明寨所报来的这份情报却表示另有观点:

首先,通过延安城对抗西夏数十万大军的围攻压力的感受,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金明寨这样的小寨子,会在两次大军路过之下,能够完好无损地完全守住。这里必然有蹊跷!

其次,关于西夏兵的撤军原因,秦刚所称是因为他在西夏境内安排了一支奇兵进行突袭破坏所带来了,吕惠卿更是一个字都不会相信:

“什么时候,我大宋的骑兵敢跟到西夏国境线里面去奔袭了!简单欺我不懂兵吗?他秦徐之去了保安才多久,从哪里能整出这么一支强军来?”

再者,小梁太后的自缢事件同样令人感到疑窦丛生。如果说是西夏内部的权力争夺,是帝后两派的争斗结果倒也说得过去,可如果万一不是呢?这里的风险谁来把握?

说实在的,最重要的原因还在在于,一向自负无比的吕惠卿在当前的这个局面中,深深感觉到自己根本就无法占据主动。

更尤其再来看看这份战况汇报,就差直接向他吕经略直接下令了:命你即刻点足兵马,随本知军去追杀西贼逃军。

嘁!这个秦刚以为他是个什么身份的官位了么?竟然想要指挥起他这个曾经的宰执了!

“不行!本帅高度怀疑,这只是西贼对于延安城久攻不下之后而玩的一个阴谋,他们又是宣布自己家里被抄了后路了、又是要给小梁太后发丧、又是放着一个小小的军寨不去打,这些条件全部综合在一起,你们会是什么结论?”

还别说,这些信息被吕惠卿归纳在一起后,还真是有着一股浓浓的阴谋论。

“很显然,他们就是想把本帅的有生力量从城里引诱出去,一旦我们的军队被骗到野外时,势必会被他们所埋伏的大军包围、再消灭,然后,他们再调头南下!此时,陕西危矣!”

“吕经略高见!”

“所以,我们不得放一兵一卒出城!同时,传我的命令,鄜延路境内,所有军州县的守军,必须严格执行固守城池的战术,未得我经略安抚司的军令,不得追击敌军。已经出兵的将领,在接令之后一律撤退回防!”

经略安抚司发出的这个指令,给正在整顿军马、计划出城追击的苗履、刘法等武将着实地浇下了一盆冷水。不过他们能怎么样呢?不听上官军令,即使是能立下军功,回来同样是要被追责的。

当然,秦刚是不会理会这个指令的。

在他离开保安城就提前发出的求援信息下,章楶从泾原路派出了三千骑兵,环庆路的孙路也基于对章楶的信任派出了最好的两千骑兵,在这两支增援部队到了保安军之后,刘延庆在顺宁寨拼尽全力搜刮拼凑出来了三百蕃骑,与保安军留守的骑兵又凑成了一千。

当秦刚从金明寨的信息一到,这六千兵力便毫不犹豫地迅速出发,当晚就赶上了秦刚与张舆的先发队伍。

十月初四,李乾顺带着的西夏大军终于接近了他们渴望已久的中转地——土门寨。

他们的撤军道路并不是很顺利。

一路上,虽然说他们所携带的军粮在总体上还稍有剩余,但是由于西夏军队的特殊构成,不同部队所能拥有的粮草数量并不相同,在陷入此时窘境之后,更是难以相互协调。缺粮、断粮的现象到处可见。

为了解决问题,他们不仅沿途抛弃了大量的辎重物品,一些不太健康的骡马直接宰杀了充作食物。即使是如此,大多数的士兵们仍然是饥肠辘辘,每餐都只能按最低限度得到一点点的补充,行军中的步伐都开始变得摇摇欲坠,好像连路都走不直了。

军官们只能不断地鼓励他们加快脚步,并保证,一旦抵达土门寨,就能获得充足的补给。这样,他们就能得以填饱肚子,恢复体力,继续前进并返回国境、平安地回到家里。

此战虽然说一无所获,但是到了这一步,能够保住性命回家,却是大家最在意的目的了!

此时,大约有一半左右的部队穿过了前往土门寨前的一处狭窄山口。

他们上次从北向南通过这道山口的时候,因为曾担心宋军会有可能在这里设下伏击,因此不仅提前派出了斥候仔细地进行了反复的打探,而且还在大部队经过时,专门安排了一支精锐的重骑兵在一旁时刻监视环境、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就会随时出击,一直到所有的部队都小心翼翼地通过。

但是现在,由于北面的土门寨已经掌握在自己留守部队的手中,而这个山口便是在土门寨守队的控制区域之内,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必担心会在这里能有被伏击的危险,可以毫无顾忌地穿过山口,尽快地往土门寨赶去。

渐渐地,走在最前头的部队几乎可以看见土门寨的寨门门楼之时,突然间,意外便发生了。

就在狭窄的山口上方,突然连续落下了二十几个黑黝黝的物体,有人一开始以为会是一些成熟的山果,又或者是崩落的山石,但是当其中有一两只砸中了西夏士兵的头盔,让这些士兵们一下子被砸得有点晕头转向却还没来得及弄清状况时,紧接着,在他们的身边就发生了极其猛烈地爆炸声,爆炸的正是这些黑疙瘩。

“轰!”“轰!轰!”

这些黑色物体爆炸后,不仅直接闪出了极其耀眼的火光,而它所崩散出来的碎片,迅速地一大片、一大片地击中并击倒了在它们周围几乎所有的西夏士兵。

巨大的爆炸声还引起了更多战马的惊惧,它们长嘶着,在已经不太整齐的队伍中开始发足狂奔,迅速践踏并带倒了更多的士兵。

紧接着,宋兵的喊杀声就从四面八方迅速地响起。

大批的宋兵骑兵突然从各个方向冲出,其中的一些手持长枪的骑兵,保持着高度的机动性,沿着西夏军的外围快速奔跑,不时地将长枪急速扎向最外围的西夏士兵,正一个一个地将他们快速地扎中并击倒;

而更有些披了装甲之后的宋军骑兵,则挥舞着砍刀,直接冲入到西夏军队的内部,在疯狂的砍杀中,迅速击倒了所有能够被他们接触到的西夏士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