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通风报信(1 / 2)

骥行三国 赵不言 2342 字 1个月前

一番徒劳的争执后,大臣们纷纷无奈散去,因为蒋琬直接出示了刘禅亲笔所写的圣旨。

为防蒋琬造假,太中大夫尹默还亲自查对了圣旨上的笔迹,他曾任太子仆射,负责教导刘禅学习《左传》,对刘禅的笔迹非常熟悉,结果笔迹当真是刘禅的。

益州籍大臣们无话可说,没能亲眼见到皇帝的他们即便心中再不甘,也不敢犯抗旨的大罪。

回去的路上,孟光拉住杜琼道:“无论天子是在宫中还是军中,我们都应该立刻派人给镇东将军送信,叫他好歹有个防备,免得被孔明打个措手不及,至于最终作何决定,那不是你我可以置喙的”。

杜琼点点头派人往关中去送信,他现在心慌得很,因为他最看重、最喜欢、最能挑起成都杜家门楣的儿子杜祯现在就在关中为官。

杜祯少年时与好友柳隐俱是知名于益州的杰出才子,但一直不得朝廷重用,后来柳隐弃文投军,跟随赵骥立下泼天大功,还写信劝说杜祯同去关中投效赵骥。

身居高位却无所事事的杜琼正想探探关中的路子,便叫杜祯带着大批的粮食北上拜见赵骥,结果赵骥一出手就给了杜祯一个郿县令,喜出望外的杜琼连同整个成都杜家从此就被绑上了赵骥的战车。

一想到关中的杜祯,杜琼就心乱如麻,诸葛亮已经走了好几天了,而且肯定是倍道而行,自己现在才从成都派人出发送信,多半已经来不及了,关中形势正面临剧变,也不知道自己的爱子能否在这场变乱中活下来。

唉,杜琼不禁仰天长叹、泪流满目。

与此同时,听说宫门有大臣聚集闹事的虎贲中郎将糜威顶盔掼甲来到宫门口,他的职责是负责皇宫守卫,自然没有兵士敢拦自己的顶头上司,但等他走到天子寝宫前时,却被拦了下来。

“混账,你们是谁的部下,是从哪里来的?”糜威一眼就认出现在守在天子寝宫外的侍卫不是自己麾下的虎贲禁军。

这批侍卫的手指关节和虎口处都长着厚厚的老茧,显然是长年练习兵器和拉弓磨出来的,糜威一看就知道都是经年的军中劲卒,整齐的队列和站岗时挺得笔直的腰杆说明他们受过严格的军纪教育,特别是眼神中那藏不住的杀气,绝不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虎贲郎所能有的。

难不成这是……丞相麾下汉中军团的士卒。

“听好了,本将乃是虎贲中郎将糜威,负责典掌宫中宿卫,我不管你们是谁的部下,马上给我让开,不然我立时斩了尔等狗头”。

糜威的威胁完全不起丝毫作用,对方压根儿没有半点放他过去的意思。

糜威大怒,“唰”地拔出腰刀,下令麾下虎贲列阵,对面的陌生侍卫见状也立刻结阵,引弓拔刀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眼瞅着一场厮杀在所难免,寝宫内一名小宦官忙不迭地快步跑出:“快停手,糜将军快停手”。

糜威认出来的是天子身边最得宠的宦官黄皓,他本就不是为了厮杀而来,于是就坡下驴抬抬手,示意部下收起兵刃。

一名陌生侍卫伸手拦住黄皓,冷冷道:“我等奉军令,严禁任何人等进出寝宫,还请近侍回去”。

黄皓瞥了对方一眼,不屑道:“把你脏手拿开,我又不走,就是跟糜将军解释几句,把误会解释清楚而已,难道你们真想在天子寝宫前和虎贲军厮杀一场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