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李严被废(1 / 2)

骥行三国 赵不言 2296 字 1个月前

狐忠对李严说,李严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在一开始就展现出自己强硬的一面,而是选择了与诸葛亮避而不见,这才导致对方进一步通过明发公文的方式来进行试探,而李严却继续犯错选择了潜逃,使得他在政治争斗上的软弱彻底暴露给了对手。

狐忠认为如果诸葛亮刚回汉中时,李严就敢于直面抗争的话,也许诸葛亮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狐忠可以说是李严最信任的心腹了,这位能干的参军替他出过不少非常好的主意,李严最终成功升任骠骑将军并开府治事就有狐忠的一份功劳。

心慌意乱的李严觉得狐忠这番话是有道理的,不禁有些后悔当初没开诚布公地征询一下他的意见:“事已至此,可还有挽回的余地?”

狐忠盯着李严坚定道:“骠骑将军,你总不能在江阳郡躲一辈子吧,事情总归是要解决的,以忠愚见,与其苟且潜藏,不如回汉中去分个胜负,你是先帝留给天子的托孤重臣,了不起被申斥几句罢了,丞相还能当真拿你做个什么不成”。

李严沉吟不答仍在犹豫,狐忠又进一步劝道:“骠骑将军赖以与丞相相争者,永安驻军尔,要是将军信得过我,就请手书一封,以公子驻临江县总制川东五郡,我率兵留屯永安,如此,就算将军自身赴汉中又有谁敢动将军丝毫”。

李严也知道再拖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在狐忠的劝说下,他终于下定决心:“好,我就回汉中跟孔明斗上一斗,我就不信他敢鱼死网破”。

……

洛阳,曹叡收到了毋丘俭从并州发来的急报:张合率领三万骑兵退入魏境,陇西与凉州全境尽入敌手,雍州刺史郭淮自杀殉国。

曹叡对这个结果早有思想准备,之所以迟迟下不定放弃陇西的决心,无非是面子而已,也有寄望于张合能再创奇迹的侥幸心理,他追授郭淮为大将军,赐谥号为贞,然后升迁张合为征西车骑将军,并把张合划归司马懿指挥。

张合对曹魏政权的忠诚毋庸置疑,但他与曹叡的个人关系并不亲近,曹叡本来也想过让张合接手并州防务,但一想到还要借毋丘俭和秦朗稳固军权,所以还是把张合指派到了司马懿麾下,这样既可以加强洛阳的防御力量,还能对司马懿形成掣肘和内部牵制,以免司马懿在洛阳驻军中影响力太大。

和赵骥在茅津对峙的司马懿还没等来张合,却先等来了自己的儿子司马师。

司马师此时完全没有了以往的翩翩风度,他一路逃来非常狼狈,整个人已经饿得脱了相,这番翻山越岭的滋味可不好受,吃不好睡不好就不说了,还得时时刻刻防备野兽的袭击和山贼的抢劫。

护卫司马师逃生的部曲中就有两人在夜晚被不知道什么野兽给拖走了,还有一人遭咬伤后走不了路被丢下了。

山贼们倒是不敢和司马师的精锐部曲正面搏杀,但他们熟悉地形,借着山林的掩护用暗箭射杀了好几名部曲,司马师无奈下只好用随身配饰的玉器、锦带甚至口粮当买路钱,才能最终活着艰难地回到司马懿的大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