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仁与不仁(2 / 2)

帝师是个坑 菲硕莫薯 2928 字 1个月前

问题是东瀛群岛和东海三道中间跨着一条海呢,真要是流寇的话,哪来的海船,而且还都是大型海船?

再一个是昌朝东海舟师不给力,不是没战斗力,而是东海三道的海岸线太长了,这群王八蛋趁着夜色登陆上岸后化整为零,还不挑重镇,专门往县城和村镇下手,加上好多处屯兵卫都是没上过战场的辅兵与民兵,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

东海舟师也是很无奈,走海上吧,给瀛贼的船击沉了,已经登岸的瀛贼就彻底成了流寇,往深山老林里一钻,抓都没地方抓,走陆地吧,来不及,去的时候冰激凌都化了。

一边派人烧杀掠夺,一边派使者歌颂昌朝,搞的朝廷心里明明很厌恶,却也只能生生忍着。

楚擎听过之后,谈不上什么生气不生气的,就是觉得这事肯定得解决,而且昌朝想要解决这件事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灭了东海瀛人,不接受投降,不接受称臣,一只鸡都别放过,全灭了,以绝后患。

当然,楚擎只是心里这么想,这话可不能乱说,要知道满朝都是儒学专家,人家信奉的就是个仁,就是个中庸。

就这群满口仁义道德的砖家们,要是碰到外敌杀了自己同胞,哪怕是屠了几万几十万,只要人家说对不起我错了,他们马上能露出笑脸来一句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可要是自己同胞为了报仇雪恨屠了外贼几万几十万,他们能马上激动的满面通红大骂三声畜生恨不得将同胞的脑袋砍下来给外敌赔罪。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楚擎没好气的说道:“为什么到了朝臣的嘴里,就剩下一句以德报怨了呢,后四个字让他们吃了?”

福三不知道楚擎为什么会突然提起这件事,挠了挠头:“小的不知您是什么意思。”

“你之前不是和包管家学过抡语吗,儒家就是一味讲究着仁字?”

“自然不是。”福三乐了:“要问抡语,小的太懂了,那原话小的忘记了,就是子贡问孔子他老人家,杀了老娘该如何,什么居父母之仇如之何,还有寝苫枕干,不仕等等,记不大清楚了。”

楚擎来了兴趣:“不用背原话,你就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子贡那小子问孔子他老人家,说要是有人给他娘宰了,该如何处之,孔子他老人家说,那你他娘的就别想着当官享福了,睡觉时枕着盾牌,想法子怎么弄死仇家,若是在街市上见了仇家,兵器都不用回去取,抡着盾牌上去搏命便是。”

楚擎半信半疑:“是这个意思吗?”

“是,真真的,小的也问过包管家,他也这么说。”

楚擎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学儒家了,就如同之前自己研究昌律一般,肯定能用的上。

其实关于儒家经典,楚擎一直很想不通。

孔子最早讲经受学,以一个“仁”字为核心是不假,但是孔老二特别刚,同样说出过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这种话。

大致意思就是杀父仇人不共戴天,你弄我爹,我天涯海角追着你必须砍死你,你弄我兄弟,我就天天带着兵器准备报仇,要是我哥们被你整了,要么我弄死你,要么我离开这个国家,不和你在一个国家混。

包括孟子也说过道之所至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话,多血性,多大无畏。

结果到了后期,越改越扯,好多都是断章取义,为了让百姓听话,不私斗,没血性,便于管理,就一个字,仁,得仁啊,得忍啊,不能支棱啊。

越到后期,这个“仁”字就越大,就越夸张,百姓仁也就仁了,朝廷对其他国家也仁,你屠杀我百姓行,但是你得赔礼道歉,还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还以德报怨,还感化,这是哪门子“仁”?

“呸。”楚擎吐了口口水:“要是少爷我将来掌了军权,第一个灭了瀛岛。”

福三又挠了挠头。

觉得以自家少爷这个升迁速度和折腾劲儿,没准还真有统管军权这一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