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花柳病(2 / 2)

很快!房间内,红烛熄灭,琴瑟和鸣。

………………………………

随着避子汤和羊肠衣的成功,女医一脉开始着手在民间推广避孕之术。

“什么?医家竟然推广避孕之术!”

随着医家的的举动,顿时在大宋民间一片哗然,毕竟在传统的观念中,多子多福乃是千年不变的道理,如今医家却用医术不让女子怀孕。

对于朝堂来说,或许能够理解人口危机对大宋的危害,然而对民间普通人来说,他们根本不管这些,认为医家倒行逆施、残害人命的罪证。

“此术邪恶至极,定然是邪医范正之邪方。”

不少守旧的开封百姓先入为主,立即对范正斥责道。

“不!诸位那就错了!此术虽然和邪医范正有关,但是钻研此术的却是张女医!”有消息灵通之人苦笑道。

“张女医?”

“就是号称送子观音的张女医?”不少人难以置信道。

随着消息传开,谁也没有想到研究避孕之术竟然是攻克不孕不育的张女医。

“而且此方并非是害人邪方,而是让本已经生育多个孩子的家庭避孕,毕竟女子生育过多会损害身体,更别说很多家庭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最后连孩子都养不起。”有明理之人为张女医辩解道。

“一派胡言,哪家不想让人丁兴旺,有人才有财,无人就是家财万贯也是为他人做嫁衣。”更多的人在传统的观念下,对避孕之术嗤之以鼻。

一时之间,医家推广避孕之术遇到了重重困难,传统家庭对男丁的追求已经深入骨髓,对于避孕之术避如蛇蝎。

再加上无论是购买避子汤,还是买羊肠衣都需要钱财,这更让普通百姓大为抵触。

“老身无能,未能推广避孕之方!”

太医署内,张幼娘一脸愧疚道,女医一脉推广避孕之方失败,让她颇为受挫。

其他医者也一阵无奈,他们作为医者,又何尝不知道传统陋习的顽强,当初范正提出近亲结婚的危害,哪怕在无数证据面前,依旧受到了朝野的反对。

杨介无奈一叹道:“此事又不能强制,只能让百姓自愿避孕!”

范正沉思片刻道:“当初近亲结婚同样也受到了朝野反对,而现在不过数年,近亲结婚的现象已经杜绝,想必避孕之术同样如此,此术刚刚诞生,百姓并未接触,甚至对其有些抵触。若是日后推广开来,定然会被世人接受。”

张幼娘摇头道:“可惜留给大宋的时间不多了,若是任由百姓自己接受,恐怕根本无法缓解人口危机。

范正点了点头道:“所以,医家需要找到一个推广避孕之方的捷径,诸位想一想,天下有谁最需要避孕之术。”

“青楼!”

众医对视一眼,忽然不约而同道。

“可是青楼会配合医家么?”张幼娘皱眉道。

范正冷冷一笑道:“那就由不得他们了!”

普通百姓医家难以强制,处于最底层的青楼太医署还是可以拿捏的。

“太医署下令,日后青楼之中所有女子都不得继续服用水银和麝香等能够导致不孕不育的毒物避孕,更不得损坏身体为代价避孕,可以选择服用避子汤或者使用羊肠衣避孕。”

很快,太医署再次传来消息,直接命令青楼配合医家避孕之术。

“医家也管的太宽了吧!竟然管起青楼了。”

不少男人嘿嘿一笑道,青楼可是男人的温柔乡,谈起青楼众人可是津津乐道,很快在开封城传开,引起百姓议论纷纷。

“听说太医署一直想要提升为医部,成为朝堂第八部,但凡是能够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情皆归医家管辖,依我看,医家定然是另有所谋。”

开封百姓议论纷纷,对于医家此举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医家此举大善,也有人认为医家为了成为医部,多管闲事。

“简直是岂有此理,医家凭什么管青楼之事!”

太医署的政令一出,整个开封城青楼一片哗然,青楼的出现并不比医家出现晚多少,同样也是一个古老的百家,而且鉴于青楼的暴利和特殊性,青楼背后往往会有灰色的势力和保护伞,自然对医家突然插手,大为不满。

“医家插手青楼之事,不过是为了推销自己药罢了,未免吃相太难看了。”一个龟公一脸刻薄道,青楼的确是底层产业,但是很多青楼背后都有人,可不是谁都能上来踩一脚。

“无需搭理他们,一群穷大夫连青楼的大门都进不起,还敢管我们。”不少老鸨子冷哼道。

青楼认为,医家此举不过是为了推销医家的避子汤和羊肠衣,另有私心,再加上太医署并无实权,青楼自然不将其放在眼中。

“范太丞,青楼根本不把太医署放在眼中!”张幼娘看到青楼如此态度,不仅不配合,反而冷嘲热讽,不由气急道。

其他医者也是无奈,也正如世人所说,太医署并无实权,根本奈何不了青楼。

范正冷哼一声道:“平时医家的确并无实权,然而事关青楼出现传染病,那就关医家之事了。

“青楼传染病?”

“花柳病!”

一众医者顿时眼睛一亮,顿时明白了破局之方。

所谓花柳病,就是寻花问柳染的疾病,一旦染病会溃烂下体,可以说是最阴毒的疾病之一。

“立即将最近一年,医家有关花柳病的所有记录都整理归案,本官要上奏朝廷,刊发邸报,让世人皆知青楼之害。”范正冷然道。

“是!范太丞!”

当下一众医者将一摞摞花柳病的病例整理出来,当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没有想到花柳病竟然危害如此之大。

随即,范正动用人脉,直接上奏朝廷,更在邸报上宣传花柳病的危害。

一时之间,朝野哗然。

花柳病人人谈之色变,原来热闹非凡的青楼顿时门可罗雀。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