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变法兵法(2 / 2)

“还不仅仅如此,西夏同样要求将岁币增加到百万贯!”苏轼脸色难堪道。

“西夏!”

满朝百官脸色一沉,顿时想起大宋周边还有西夏这头恶狼,大宋对西夏冷战,让这头饿狼更加的饥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辽国二百万贯,西夏百万贯,大宋需要承担的岁币高达三百万贯,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的。

然而如果大宋拒绝的话,那大宋就要面临辽夏两国的夹击,恐怕会有灭国之危。

蔡京忽然出列道:“启禀陛下,微臣弹劾范正肆意妄为,若非其大张旗鼓宣扬皇家银行的青苗钱破万万贯,又岂能会引来辽夏的围攻。”

刹那间,满朝大臣都不满的看着范正。

辽夏只是说狮子大开口,将岁币增加到百万贯以上,恐怕就是因为范正高调宣布万万贯的青苗钱。

范正冷笑反驳道:“诸位皆是当世精英,如果仅仅如此见识只怕会让世人耻笑,青苗钱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其真正原因则是辽夏不愿意看见到大宋强大,此刻辽夏联合威逼大宋,恰恰证明了诸位辽夏亡我大宋之心不死,别说是两百万贯,就是万万贯都给辽夏,也不能让辽夏满足。”

满朝百官默然,曾经他们为花费少量的岁币能够保住平安而得意,如今辽国因为丝绸之路获益百万贯,已经是岁币的一倍有余、

然而辽国依旧不满足,竟然继续再索要二百万贯的岁币,顿时让辽国的野心暴露无遗。

“范太丞所言甚是!辽夏如同饿狼一般贪婪,再多的岁币也无法满足其胃口,传令辽夏使节,直接明言:大宋不会再向任何国度交纳岁币。”赵煦脸色决然道。

当初不割地,不岁币的誓言乃是他当众所发,如今自然

“官家三思呀,辽夏两国大军压境,我大宋被两国夹击,恐怕有灭国之危。”曾布连忙劝道。

不少保守的大臣也纷纷劝说赵煦,暂且忍耐一二。

赵煦冷笑道:“诸位大臣莫要忘了,我大宋有震天雷在,何惧辽夏联合,再者朝廷发行千万贯国债,兵马粮草充足,未尝会败。”

“震天雷!”

三位宰相微微一震,不由想到范正改良后的威力强大的震天雷。

虽然有密报传来辽夏已经拥有了震天雷,然而大宋处于守方,拥有城池之利,更有威力更大的新式震天雷,再加上冷锻甲装备的铁浮屠,棉甲的拐子马,此战大宋未必会输,但是想要赢也不过是惨胜。

“可是如此一来,我大宋就算击退辽夏,所花费的军费恐怕远超岁币。”吕大防皱眉道。

朝堂百官微微点头,大宋朝堂普遍的想法,与其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还不如花些钱财让辽夏退兵,这种花钱买平安的想法在大宋已经盛行了近百年,自然在百官中盛行。

“朕就算是将花费万万贯军费,也不会送给辽夏一文钱岁币。”赵煦斩钉截铁道。

有震天雷在,三国交战皆受损,如果答应岁币,那就是辽夏受受益,大宋受损,长此以往,大宋必将如六国贿秦之一般,自取灭亡。

百官不由一震,曾经他们认为赵煦口中的不割地、不岁币的豪言,仅仅是为了夺权的口号罢了,如今辽夏两国大兵压境,赵煦依旧有如此决心,不禁让百官震动。

前有辽夏大军步步紧逼,后有赵煦寸步不让,大宋朝堂顿时陷入了僵局。

就在满朝百官犹豫不决之时,范正突然出列道:

“臣有一方可破辽夏联军。”

“范太丞可有邪方?”赵煦惊喜道。

顿时满朝大臣纷纷看向范正,这个时候,别管范正的方法是不是邪方,只要能够让辽夏退兵,那就是良方。

范正环视四周道:“臣之前曾经献策,利用冷战来削弱西夏,如今可以反过来,利用热战来对付西夏,直接对西夏动兵,用冷战来威胁辽国。”

“对辽冷战,对夏热战!”

满朝大臣不由一皱,这是什么邪方?

“这是为何?”赵煦不解道。

范正回答道:“这几年大宋对西夏冷战,已经大幅度削弱了西夏的国力,再加上如今大宋已经占据了青塘,足以对西夏腹地造成巨大的威胁,此战西夏看似举国之兵,然而其定然定然分兵防备大宋,兵力定然不足,宋夏之战,大宋定然可以占据优势。如果大宋主动出击夏兵,凭借先进的武器和火器,足以胜过夏军。”

“那辽国呢?难道还坐视宋夏交战不成?”曾布反问道。

范正摇头道:“辽国自然不会坐视宋夏交战,所以两国交战一定要速战速决,我大宋有震天雷守城,西夏定然不会强攻,力求找宋军野战,这将给我大宋机会。”

“至于辽国,宋辽两国已经承平百年,大宋不想开战,辽国恐怕也承担不起战败的后果,不会轻易开战。大宋可以明言,一旦宋辽开战,无论输赢,百年的盟约将会毁于一旦,大宋将会对辽国实行冷战,彻底中断丝绸之路,辽国每年将会损失百万贯之多。”

听完范正之言,满朝百官微微一动,如今陆上丝绸之路每年可以给辽国带来百万贯的收入,辽国定然不会轻易舍弃。

“打赢辽国落不到任何好处,打输辽国失去的更多,只需要宋夏战场传来捷报,让辽国得知大宋的实力,辽国的威胁将会不攻自破。”范正自信道。

“冷战,热战!”

百官不由一叹,一直以来大宋对外战争只会用花钱来买平安,而范正的冷战和热战的理念直接刷新了大宋百官对战争的理解。

“传令西北五路,务必要击败西夏来犯。”赵煦当即下令道。

范正眉头一皱道:“启禀官家,微臣认为大宋要吸取当年神宗五路攻夏惨败的教训,是时候变法兵法。”

“变法兵法?”

赵煦不由一愣,不解的看着范正。

范正拱手道:“微臣曾经亲自前往西北前线,大宋在西北有鄜延路,环庆路,秦凤路,泾原路,熙河路,互不统属,如果西夏来犯相互支援,然而这也造成了五路兵力分散,而西夏则是举国之兵来犯,而宋军往往坚壁清野,以逸待劳,伺机反攻。”

百官微微点头,这的确是大宋最常用的战术。

范正摇头道:“然而此次却不然,大宋想要破局,对西夏此战乃是重中之重,唯有速胜,方可以扭转局面,臣认为是时候变法兵法,选一主将,五路合一,集中大宋优势兵力,正面击败夏军,方可震慑天下。”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