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莫须有之罪(2 / 2)

百官自然明白吕大防所说的大祸是什么!当下百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对打压武将的行为毫无心理负担。

这一次,就连赵煦也倾向文官,毕竟宋朝立国百年,一直奉行的重文轻武的国策。

就连苏颂也不由一叹,大宋历朝历代如此,他一人的力量也阻挡不了大势。

“重文轻武,打压武将,不过是自毁长城罢了!”

忽然一个声音响彻朝堂,彻底让满朝百官震动。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赫然是范正语出惊人。

“自毁长城?范太丞胆敢质疑大宋的立国之策,臣等弹劾范正狂妄之罪。”杨畏听到范正出声,顿时连连攻击道。

重文轻武,打压武将乃是大宋吸取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教训,从而制定的国策,再加上当年太祖赵匡胤也是武将出身造反,自然对武将格外提防。

因此打压武将乃是大宋的政治正确,新旧两党见到范正为武将发声,当下联合攻击。

他们相信,帝王从心底对武将皆是堤防,或许可以借此让范正因此失去官家的信任。

范正昂然不惧道:“自古以来,秦汉之于匈奴,隋唐之于突厥,草原部落或许能够盛极一时,然而最终都会被中原王朝所击败,然而大宋之于辽夏却屡战屡败,这难道就没有重文轻武的因素么?”

朝堂上,顿时为之一寂,他们自然知道大宋武力孱弱,重文轻武有很大的原因,然而重文轻武一来是大宋国策,二来则是维护文官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承认。

“一派胡言!重文轻武、强干弱枝,乃是太祖太宗为了解决历代积弊想到的良策,岂容你诬蔑。”吕大防怒喝道。

“而如今大宋刚刚击败青塘,还有辽夏两个强敌虎视眈眈,飞鸟未尽,良弓先藏,这不是自毁长城又是什么?”范正反问道。

章惇冷声道:“抵御外敌固然重要,预防藩镇之祸同样是重中之重,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满朝公认。”

章惇虽然是变法派,然而其实属于文官,重文轻武关乎文官的利益,章惇自然站在文官这边。

范正冷笑道:“所以说今日之事,无关正义,不过是狄将军旧事重演罢了!”

“狄青!”

满朝百官不由郝然,他们对于大宋武曲星的遭遇心知肚明,狄青最终抑郁而终,和当年文官的排挤打压脱不了干系。

范正对着赵煦恭声道:“启禀官家,如果朝中不改变重文轻武的现状,别说是种朴,就是狄将军在世,恐怕也难以对抗辽夏,所谓的大迂回战略也不过是一纸空谈罢了!”

赵煦心中一震,心中对统一天下的渴望和对于大宋一直以来最核心的国策相互纠结。

“臣等请官家治范正妖言惑众之罪,以文制武乃是大宋国策,绝不能够更改,否则藩镇之祸必将重演,届时才是大宋的末日。”曾布郑重道。

这一次,几乎所有的百官都集体弹劾范正,无他,唐末藩镇之祸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所有文人为之胆寒。

而且大宋虽弱,进攻不足,防守却有余,再加上地大物博,自然不相信辽夏能够灭掉大宋,相反,手握武器能够造反的武将才是大宋需要防备的重点。

“哎!”

苏颂也不由一叹,在这一点上,他也无法赞同范正。

见到百官集体反对,赵煦心中的天平慢慢的转向以文御武,不由歉意的看向范正。

范正见状,当下冷笑道:“范某的意思并非废除以文制武,而是既然以文制武出现了偌大的问题,那就如同人体出现了疾病一般,只需医治即可,却没有想到满朝诸公竟然讳病忌医?”

“我等讳病忌医?”

百官哗然,一个个皱眉的看着范正。

他们自然知道以文制武让大宋武力孱弱,然而相比于藩镇之祸的危害,牺牲这点武力也是值得的。

“范太丞可有邪方?”赵煦激动之下,竟然将邪方二字脱口而出。

满朝百官满头黑线,然而他们却并没有在意这些,而是死死的盯着范正,想要知道范正有何办法解决以文制武的弊端。

范正环视整个朝堂,郑重道:“微臣有上中下三策,足以解决大宋以文制武的弊端。”

“上中下三策!”

百官不由嘴角一抽,在他们手中束手无策的顽疾,竟然在范正口中竟然有上中下三策。

“但请说来!”赵煦迫不及待道。

“下策,就是大宋保持目前以文制武的现状,辅助于军器监各种先进的武器,虽然不足以完成大迂回战略,但是也足以自保。”范正正色道。

“仅仅自保!”赵煦眉头一皱,他虽然倾向于以文制武,但是面对一统天下的大诱惑,他自然也跃跃欲试。

范正苦笑道:“就连大宋武曲星狄青在世,都无法灭掉辽夏,更别说如今边关这些武将,而且就算再出现一个武曲星,恐怕也难逃狄青的命运!”

满朝百官不由脸色谄谄,范正说的话虽然难听,但是却是事实,武将的地位越高,越会被文官忌惮,压制的越狠。

“那中策呢?”赵煦摇了摇头道。

下策之所以是下策,那就代表其不能改变以文制武的弊端,最多能够增加一些大宋的自保能力。

“中策则是效仿杨家将,任用大宋忠臣良将,组建家族式将门,他们世代以军伍为生,为大宋鞠躬尽瘁,无数儿郎战死沙场,忠诚和武力都举世公认。”范正正色道。

“杨家将!”

“家族式将门!”

………………

百官顿时议论纷纷,这样的世家在大宋并不少,比如说,西北种家、折家皆是如此。

朝廷之所以能够容得下他们,其一就是他们世代对外作战,早已经和西夏结为世仇,根本不可能叛乱,否则天下将没有他们容身之地。

范正继续道:“当然这类家族式的将门虽然重用,但是不可将全部兵权交托,只可为将,不可为帅,如此一来,可以为大宋组建数支精兵,亦避免藩镇之祸。”

赵煦微微点头,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注意,再加上有杨家将的例子在,大宋对家族式将门多了一些包容,毕竟他们世代为国尽忠,再怀疑其忠心也说不过去。

朝堂百官也微微点头,此法也可以一试。

“然而此法虽好,却只能寥寥几支精兵,想要凭借此完成大迂回战略,根本办不到。”范正摇头叹息道。

赵煦眉头一皱,微微点头,辽夏皆精兵数十万,杨家军、种家军、折家军不可能大规模的应用,只能做尖刀所用,根本不可能对抗辽夏精兵。

“而想要解决以文制武的弊端,既保证大宋文官对军队的绝对掌控,又保证军队的战斗力,那就只有一个方法。”范正凝重道。

百官心中一凛,顿时明白,范正即将道出上策。

“那就是文人习武,文武合一,如此一来自然没有以文制武的弊端!”

范正摊摊手道。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