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开封第一美人李师师(2 / 2)

李清照的曲剧和李师师扮演的杨贵妃可以说相互成就,这让曲剧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无数人争先恐慌,哪怕不惜重金也要从别人手中抢购一张前排的票据,只为一睹李师师的美貌。

“开封第一美人!”

真正让李师师名扬开封并非仅仅是她的唱曲和美貌,还有她传奇的经历。

随着李师师火爆开封城,其过往也被人扒了出来。

李师师身世颇为凄惨,三岁时父亲将其寄名佛寺,老僧认为其和佛家有缘,取名为师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其父突然得了重病暴毙,李师师立即成为一个孤儿。

四岁时,一位李姓歌姬见其是个美人胚子,便将其收养,更名为李师师,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

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李师师必将流落风尘,成为一名歌姬,然而一个人出现改变了李师师的命运。那就是邪医范正。

“当年邪医范正变法医家,那可是满城皆知,其声势丝毫不亚于今日的李大家创出曲剧,邪医范正将樊楼改造成中医院,正好李师师就在樊楼之中,范正直接解除了李师师的贱籍。”蹴鞠场内,一个开封百姓感慨道,他曾经在中医院见过李师师,了解内情。

“李师师不愧是被高僧称赞为有缘之人,其他女子风尘一生,也没有摆脱贱籍,而李师师竟然如此轻易的从良。”赵佶看着台上的李师师,也是感慨连连道。

“何止如此,李师师同样也有菩萨心肠,其被邪医范正所救之后,在中医院担任女护,当年邪医范正发现起死回生的人工呼吸之法,碍于世俗非议,中医院无人敢用此法救人,而李师师却毫不犹豫用人工呼吸不知救回多少患者。”一旁的看客神色复杂道。

“开封第一美人竟然………………。”王诜眉头一皱,不敢置信的看着台上宛然仙子的李师师,谁能想到她竟然为了救人而献身。

“不,那是不一样的。”周围之人一脸敬意道。

自古青楼艺伎半点朱唇万人尝,被世人所鄙视,而李师师同样给病人人工呼吸,虽然都是唇唇相接,然而世人对李师师只有敬意,而没有丝毫的亵渎。

再加上如今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已经在大宋推广,成为急救的最佳之法,再也无人将其指责为有伤风化,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从李师师开始的。

“这才是真正的人美心美!”赵佶惊叹道。

如果是李师师仅仅是人美,只能让赵佶沉迷其色相,而李师师非但容貌倾国倾城,心地更是菩萨心肠,这让赵佶彻底沦陷。

曲剧的火爆程度,超乎所有人的预料,每一场曲剧表演皆座无虚席,无论在读书识字之文人,还是目不识丁的百姓,皆对曲剧趋之若鹜。

在民间,贵妃醉酒的格调可谓是火爆全城,甚至在街道上都能听到传唱,曲剧可以说大获成功。

整个开封文坛皆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一幕,就算是一首千古名篇现世,也只不过在文人之间传唱,就算是当年范正和李清照十余首的千古名篇和诗,也仅仅是让普通开封市民前来看看热闹罢了。

而曲剧《杨贵妃》所造成的影响,直接覆盖所有百姓,无论是鸿儒还是白丁,无论是男女老少皆对其赞不绝口,哪怕妇孺皆对于杨贵妃的故事耳熟能详,甚至还能张口哼几句贵妃醉酒,这无疑让曲剧的影响力再度扩张。

“这等影响力可以说十倍于宋词。”理学一脉,一个太学生无奈道。

从他心里面,几乎已经认同了曲剧乃是第三代的文学流派,无他,而是因为曲剧的受众面实在是太广了,其火爆的程度已经足以吊打唐诗宋词。

程颐顿时脸色一抽,他虽然对曲剧嗤之以鼻,然而却不得不承认曲剧的确有独到之处。

“哪怕曲剧再受欢迎,也难登大雅之堂。”程颐冷笑道。

一个弟子叹息道:“启禀夫子,坊间传言曲剧并非是放弃音律,而是李大家故意而为之,乃是效仿白居易,让妇孺皆能听懂。”

如果是其他人创出曲剧,或许会被开封文坛所质疑,然而李清照可并非常人,而是大宋第一才女,其名下的千古名篇足以让无数词人为之汗颜,

若说李清照不通平仄格律,恐怕无人相信,而唯一的解释那就是李清照故意放弃平仄格律,从而让曲剧进一步发展。

再加上,有白居易珠玉在前,《杨贵妃传》同样改编于白居易的《长恨歌》,让这种说法更加可信了几分。

程颐顿时脸色难堪,他明白如果照此发展,李清照的曲剧必将大行于世,这对古板的理学一脉来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结果。

“不,曲剧虽然极为火爆,然而却并非没有弱点!”程颐冷哼道。

“弱点?”弟子大为不解道。

程颐郑重道:“大不敬之罪!”

当下,不少御史纷纷弹劾范纯礼假公济私,将公用的蹴鞠场交给李清照举办曲剧。

更有激进的官员弹劾曲剧伤风败俗,公然传唱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有伤风化。

最后,校书郎程颐则给曲剧致命一击,公然弹劾曲剧用伶人扮演皇帝,乃是大不敬之罪,请求朝堂下令禁绝曲剧。

一时之间,朝野哗然。

谁也没有想到风头正盛的曲剧竟然遭到了文坛最激烈的反击,要知道前两个弹劾虽然严重,但并不会对曲剧造成太大的影响,而大不敬之罪一出,足以让风头正盛的曲剧毁于一旦。

“相公!”

李清照听闻消息,顿时如遭雷击。

她没有想到曲剧一出,竟然遭到文坛如此激烈的反击。

范正将其抱在怀中,安慰道:“无妨,有夫君在,定然不会让伱受到委屈,曲剧出现乃是大势所趋,无人能够阻止。”

李清照重重点头,文学不应该是少部分文人参与的游戏,而应该全民共享,这才是她开创曲剧的初衷。

当下,范正亲上朝堂,这一次他要为曲剧正名。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