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旧人将去(1 / 2)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289 字 1个月前

“呜呜呜——”

冬月末,在大明百姓已经准备欢迎腊月的时候,距离大明数万里外的海疆上,郑和与杨展也率领下西洋舰队来到了曾经荒芜的昆仑角。

在望远镜中,曾经荒芜的昆仑角,眼下已经修建起了规模不小的码头,岸上不远处的丘陵上,几座夯土石砌的城池,以及旁边绿色的作物十分惹人注目。

当大明的号角声在海上响起,郑和便在望远镜中看到了一股脑从城内跑出,激动来到码头上挥手的己方留驻将士。

“一千人在这样的地方待两年半,也是难为他们了。”

“确实,我们来晚了……”

站在甲板上,已经三十八岁的杨展眺望前方,郑和也感慨颇深。

两人率领部份将士更换了坐船,因为昆仑角的码头显然没有预期修建的那么大,停泊不下经过更新换代后的六千料宝船。

三千料以上的宝船、马船纷纷停泊在海上,将士们更换三千料大福船前往了南昆仑港。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看着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大明战船,岸上的明军纷纷狂欢。

两年半的时间过去,曾经崭新的鸳鸯战袄已经变得破旧,打上了许多补丁。

一千留驻明军的数量明显减少了许多,不知道是因为疾病,还是因为其它。

这群二十三四岁的小伙子,如今看上去如三十多岁般沧桑。

伴随着战船靠岸,郑和与杨展纷纷上岸,与岸边的将士们热情拥抱起来。

不止是他们,所有上岸的明军都和他们热情拥抱了起来。

这其中,不乏留驻将士的袍泽、朋友、兄弟。

原本这群人以为留驻的朋友兄弟会热泪盈眶,却不想这群家伙直接把目光盯上了船上的一箱箱货物。

“王麻子,把你的新衣服给我穿!”

“给我鞋子,我他娘穿两年草鞋了!”

“我的刀都断了,给我换把刀!”

“给我……”

虽然是笑骂声,但听得让人鼻头一酸。

郑和与杨展感动,大手一挥:“换,都给换上最新最好的!”

“大明万胜!!”

得到两人的军令,众人纷纷喝彩,随后便在码头上开始了更换衣服鞋子的场景。

上岸的将士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千余人,到后来的数千人。

这次下西洋舰队在为波斯卫、木骨都束、榜噶喇等千户所换防将士后,成功抵达昆仑角的兵马仅有八千余人。

虽然人数减少了,但舰队规模却没减少太多,毕竟郑和他们这次要前往东洲运送足够的货物返回大明。

“好了,你们可以换防,随时准备返回大明了!”

杨展召来了驻守昆仑角的千户官,与他沟通过后,宣布了他们这千户弟兄可以返回大明,休整三年的好消息。

千户官闻言,也将这两年半发生的事情与郑和他们做了个总结。

昆仑角千户官刘湍是燕府广宁伯刘荣的嫡长子,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他与昆仑角一带的土著人沟通,并建立了长期贸易。

他们用当初郑和留给他们的铁料打造兵器,制作长刀给这些土著,换取大量的牲畜和水果。

正因如此,他们才扛过了最为艰难的第一年,并利用这一年时间,在昆仑城四周开辟了数百亩耕地。

期间,他们也需要前往麻林地购买粮食,不过长期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还是在这片土地留下了一百六十二条生命。

现在的昆仑千户所已经将最艰难的时期渡过了,城池足够容纳五千人生活,城外开辟有三千二百余亩耕地。

这些耕地主要种植小麦,其次就是从返航先遣队船上获取的土豆、番薯、玉米、番茄等等作物。

当地土地贫瘠,亩产仅有五斗实粮。

虽然水果丰富,可长期缺乏谷物的生活,还是让驻扎在这里的将士们骨瘦如柴。

郑和闻言,也不着急前往东洲了,而是率领上岸的五千余将士帮忙开垦荒地,同时与杨展商量,由杨展率领海上舰队先一步前往昆仑洲的西南海岸,确认当初王任他们经历过的那些部落是否还存在。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等杨展返回昆仑角时,已经是腊月的最后两天了。

杨展已经确定西海岸有部落,可以为他们补充足够的淡水和水果、蔬菜,郑和也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为昆仑城开辟了七百多亩耕地。

做完这一切后,众人补充了足够多的淡水,随后留下一个千户继续留驻昆仑角,剩余七千人乘风破浪,继续向着他们的目的地东洲进发。

在他们出发东洲之时,大明朝也迎来了期盼一年的正旦新春。

“噼里啪啦……”

一如往年,由于吏治整顿,凡是执行了新政的地方,虽然不敢保证没有官吏贪污腐败,但下限总归是比未执行过的地方要好上许多。

十税一的政策,加上都察院巡察御史的增加,外调的吏员们终归还是需要在意饭碗,而普通百姓也因为这些吏员是流吏,不担心日后来自本地的报复,因此大胆弹劾。

洪武年间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以及地方上十三道的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

永乐新政开始后,两京设十五名监察御史,各省各设十名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抬品级为正六品。

监察御史之下,又有正八品巡察御史,日常职责就是巡察地方各县镇村,每名监察御史下有二十到三十人不等的巡察御史。

也就是说,当下的都察院已然成为一个庞大的机构,尤其是两千余名巡察御史,几乎就是各地贪官污吏头顶悬着的利刃,时不时就会落下。

要知道当下的大明经过了几次开疆拓土,但治下也不过才一千六百余县罢了。

对于两千多名巡察御史来说,这一千六百余县根本不够分,要么就是多人一组调查府治,要么就是分散开来,去巡察下面的集镇、乡村。

巡察御史有自己的任务,两年没有成绩就会被调派地方为官。

正因如此,这两千多名巡察御史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在地方上来回调查,地方官员也将他们称之为疯狗。

“这群人一直弹劾巡察制度,你觉得是巡察制度不好,还是他们害怕?”

春和殿内,朱高煦坐在位置上端起茶杯询问面前的夏原吉。

作为吏部尚书的夏原吉闻言颔首:“巡察制度是好的,但您给他们下任务,每两年必须达标,这就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这样的气氛,让各地官员人人自危,从而做事小心谨慎,偏向保守。”

“不过……”夏原吉顿了顿,又补充道:“这样的风气,对于百姓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就是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他觉得巡察制度有利有弊,朱高煦也是这么觉得的,因此他抿了一口茶水后便放下茶杯道:

“任何政策执行不好都是双刃剑,因此我才会在巡察御史弹劾后,设置京审制度。”

“虽然麻烦繁琐,但总归能减少部分冤假错案。”

京审制度,就是派京城官员前往地方,在某段时间提审官吏,经过调查后判定是否违反《大明律》。

如果没有,属于冤假错案,那弹劾的巡察御史就会遭受惩罚,一般就是降职一级。

当然,如果被弹劾的人背景大,能把京城派来的人也给收买,那巡察御史便要遭受委屈,因此京审制度中派遣的官员,通常都是比较正直,与任何党派没有关联的官员。

“过去几年里,浙江、江西的官员胥吏被弹劾不在少数,大多都已经缉拿归案,而他们空悬的位置,也由新政官员顶替。”

“你帮我算算,现在浙江与江西,有多少官员是支持新政的,有多少是反对的?”

朱高煦询问夏原吉,夏原吉闻言却不假思索的回应道:

“其实官员们都支持朝廷的新政,但他们却不能明目张胆的支持。”

“朝廷要扫除天下胥吏,本意也就是扫除地方上的豪强士绅。”

“对于流官来说,他们治理地方最大的阻碍,其实也是这群人。”

“不过要是朝廷没能清扫干净,被抓住把柄的官员们,难免会后怕。”

夏原吉的意思挺简单,那就是地方官员和地方豪强士绅有勾结,互相有把柄是正常的。

现在朝廷新政的推行,是要一杆子的把地方官员和豪强士绅都打死,所以阻力比较大。

可如果改换方向,只打死地方上的豪强士绅,让皇权可以下到乡镇,同时保留地方官员的一切,那地方官员自然会选择支持朝廷。

如果一开始就这样做,那新政早就在大明全面推行了。

这一点,朱高煦自然也知道,但他可不准备和这群地方官员妥协。

就洪武年间的几场大案来说,朱高煦发现对官员越妥协,他们只会越来越蹬鼻子上脸。

老朱的南北榜案本意是不想闹大,结果这群人就以为老朱不行了。

事实证明,老朱当时确实不太行了,但之所以这群人敢于跳梁,还不是因为老朱多年没有对他们下手,一直在整理淮西勋贵的事情。

但凡老朱对这群人足够狠,朱高煦就不相信这群人还会胆大的一直跳梁。

《黄册》、《鱼鳞图册》数额多年不变,或者几乎没变就是对老朱的试探。

作为一個皇帝,人口、军队、财政是必须要掌握的三要素。

想要清楚这些,就必须整顿好吏治,所以朱高煦才会做第一个大规模派遣流吏的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