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生擒元裔(2 / 2)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299 字 2个月前

很快,被肇州左右二卫包围的那数千瓦剌骑兵不是投降,就是被当场格杀。

“呜呜呜——”

沉闷的号角在河谷之中回响,不足两万的明军骑兵,对前方规模三四万的瓦剌骑兵展开追击。

马哈木他们一边撤退,一边回头看。

在进入河谷前,朱棣便已经将挽马、乘马留在了河谷外,还派一千马军守护。

如今的他们,只有胯下的一匹战马,所以朱棣前番才会让骑兵步战,保留战马体力,以此在追击时得到优势。

尽管身披重甲,明军那膘肥体壮的战马依旧气壮如牛,驮着自己的骑士,不停地拉短两军距离。

“啪啪啪啪——”

当距离缩短到五十步左右的位置时,明军的马枪开始作响。

虽然只有两万人,但他们组成雁形阵开始追击,开枪过后的骑兵主动放慢马速,为身后的骑兵让出射击位置。

“额啊!”

一时间,坠马者无数,马哈木和太平头皮发麻。

“我要杀了东蒙古的那群狗崽子!”

太平和马哈木咬牙切齿的说出这句话,那群东蒙古的投降之人根本没说过明军不用火把也能点燃火枪,更没有说过明军能在马背上使用火枪。

他们中计了,而中计就代表吃亏!

“啪啪啪啪——”

马枪的声音时不时在身后响起,可马哈木他们却不敢停下,生怕明军咬住他们。

刚才六万打四万,仗着大暴雨都没能打赢,如今明军有了火器,那结果就更不用多说了。

“给俺追啊!”

朱棣赤红着眼睛,急的连“俺”都说出来了。

在他看来,如果没能重创瓦剌,那他这一战无疑充满了遗憾。

现在看来,他们顶多对瓦剌造成了万余死伤,虽然已经十分沉重,但还不足以伤筋动骨。

他要把瓦剌的脊梁骨打断,那起码要留下不低于两万的瓦剌人才行!

想到这里,朱棣狠心对自己的坐骑挥动马鞭,吃痛之下战马加快了脚程。

“割马甲!”

为了追击成功,朱棣率先动手,用短刀割断了战马身上那几十斤重的马甲。

明军见状,纷纷效仿,他们所经过路上,纷纷留下了一地珍贵马甲。

减少了几十斤的负重,明军战马的速度又快了起来,不断拉近与前方瓦剌的距离。

中断的枪声再度响起,每一次响起,都能带走数十上百的瓦剌骑兵性命。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不管是瓦剌还是明军,双方的马力都已经跟不上这样程度的奔袭,两方速度都不约而同的慢了下来。

不同的是,瓦剌慢下来的速度要比明军更快。

“调马头,跟他们拼了!”

眼看即将马力耗尽,马哈木燃起最后一丝血性,调转马头开始对身后的明军动手。

他们发起了最后一轮的冲锋,朱棣见状也激动的拔出自己的马枪:“冲!”

双方发起了冲锋,在这暴雨过后的河谷平原上纠缠到了一起。

由于马力不足,这时的冲锋显得软弱无力,并没有那种血肉碰撞的激昂,而是一种精疲力竭的搏杀。

战马已经疲惫不堪,但马背上的两军将士力气十足。

瓦剌骑兵刺出手中长枪,明军却举枪射击。

“啪啪啪——”

弹丸击穿了瓦剌的甲胄,全身的力气被抽空,栽倒的胡兵不可计数。

射击结束,大量骑兵撤到后方,将战场交给身后的同袍。

同袍若是射击结束,其它人尚不能补上,则是拔起地上的一些长枪,与瓦剌骑兵纠缠搏杀起来。

马哈木见状,也当即让数千骑兵上前搏杀,其余骑兵则是驻马恢复马力,准备随时撤退。

他们的举动被朱棣用望远镜看在眼里,但朱棣也没有闲着。

他带着数千骑兵在队伍后方,不停地将马料与淡水喂给战马。

相比较牧草,马料无疑能更快的为马匹补充体力。

没有望远镜,马哈木只能看到明军来回更替的与己方数千骑兵交战,根本看不到朱棣的举动。

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作战的数千瓦剌骑兵败退下来,马哈木便没有继续下令出击。

与此同时,明军也纷纷驻马恢复马力,同时为自己的马枪装填弹药。

稍微休整了一下马力,马哈木便不再恋战,果断鸣镝撤退。

得到指令,本就对明军产生恐惧的数万瓦剌骑兵开始调转马头撤退,不过这次他们撤退的方向不再是东方,而是想着东南奔走。

“他们想要渡色楞格河!”

朱棣察觉到马哈木的意图,因为进入山谷前,阿鲁台就和自己说过,山谷之中有色楞格河横穿而过。

想到这里,朱棣立马吹响号角,休整片刻的明军立即发起了追击。

两军在河谷平原上追逐数里,直到前方出现一条宽二十余步的河流时,瓦剌骑兵毫无顾忌的驱马跃入水中。

待明军追上来,只能将他们包围在岸边,不断扣动扳机,射杀那群准备渡河的瓦剌骑兵,同时观察瓦剌骑兵渡河的规律。

“水里有浅滩,只是水浑我们看不到。”

“小心弹药包,准备渡河!”

朱棣提醒了一声,随后便准备肉搏北岸瓦剌骑兵,并跟随瓦剌骑兵脚步渡过色楞格河。

不过不等他行动,色楞格河南岸却传来了马蹄声。

朱棣拿起望远镜打量,果然看到远处有大量骑兵朝着陆地深处向色楞格河奔走而来。

“等等!”

朱棣担心有埋伏,用望远镜仔细打量,但由于敌军太远,明军的望远镜顶多看二三里,因此他也吃不准来敌有多少。

“陛下,他们应该没有援军才对。”

忽的,消失许久的阿鲁台突然策马上前出现在了朱棣身旁,朱棣闻言则是皱了皱眉头。

南岸的动静不小,看上去不像是小规模的援军。

只是阿鲁台说的也对,瓦剌的兵马顶多六万,现在基本都已经暴露出来,除非南边的亦力把里支援他们,不然他们根本没有援军。

想到这里,朱棣不再犹豫:“全军渡河!”

随着朱棣下令,两万明军一股脑向着北岸岸边的万余瓦剌骑兵发起冲锋。

“投降不杀!”

“投降不杀!”

明军之中许多归顺蒙古人纷纷叫嚷,一时间北岸无法渡河的瓦剌骑兵纷纷下马投降。

当然,这其中也有冥顽不灵的,他们纵马跃入色楞格河,但却被河中暗流连人带马的冲走。

“快点渡河,别听他们的!”

南岸,已经率领万余人渡河的马哈木不断叫嚷,这几声叫嚷在身边护卫的扩散下,很快从北岸唤醒了大量瓦剌骑兵。

他们驱马走浅滩前往南岸,明军则是扣动扳机,将他们射杀。

“射箭!”

马哈木取出了弓囊中的长弓,率领麾下骑兵纷纷跟随射箭,试图用箭矢干扰明军。

一时间,大量箭矢以抛射的形式落入北岸,许多投降的瓦剌骑兵和收降的明军遭遇袭击。

为了躲避箭矢,他们不得不调转马头撤退。

割了马甲后,他们无法确定这些流失会不会夺走自己的战马的性命。

在马哈木的掩护下,北岸数千瓦剌骑兵成功渡河,连带着前番渡河的瓦剌骑兵,一时间两万余瓦剌骑兵在南岸放箭骚扰片刻后,当即向东南方向撤退。

“渡河!”

瞧着他们撤退,朱棣立马下令渡河。

这次有了数千瓦剌降兵的帮助,他们十分成功的渡过了色楞格河。

也在他们渡河成功,向马哈木、太平展开追击的时候,马哈木和太平也来到了一直传出马蹄声的地方。

他们十分疑惑,心想到底是谁能闹出这么大动静。

却不想等他们到来,看到的是率领数万妇孺在原地策马来回奔走的脱欢。

“你怎么会在这里,我不是让你看好你舅舅吗?”

被脱欢救了一命的马哈木并没有感谢,而是连忙询问本雅失里的去向。

“舅舅趁着渡河出逃,我着急来救阿布你们,没能及时拦住他……”

脱欢十分惭愧,马哈木闻言脾气上头,扬起了马鞭。

旁边的太平见状,连忙拦住他:“如果不是脱欢,我们今天就要被朱棣杀死在色楞格河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内斗,而是撤退。”

“有那群投降的狗崽子,朱棣很快就能追上来。”

太平的话很有道理,闻言的马哈木压下脾气,咬牙道:“撤!”

随着他一声令下,数万妇孺和两万余瓦剌骑兵开始撤退。

由于脱欢带来了许多马匹,这次他们的撤退速度很快,等朱棣他们赶到这里时,他们已经彻底跑远了。

“混账!”

朱棣瞧着满地的马蹄,不用多想都知道是援军带来了新的马匹,这才能帮助马哈木他们这么快逃离。

“陛下,现在看样子是追不上了,不过我们这一战的战果也足够辉煌,全赖陛下指挥有方。”

阿鲁台策马上前不吝赞扬,毕竟一战报效瓦剌最少两万骑兵,这样的战果已经足够大肆宣传了。

“没能更进一步,始终有些遗憾……”

朱棣略皱眉头,本想调转马头离开,可这时外围塘骑却急匆匆的策马而来。

“陛下!”

同安侯火真接收了塘骑讯息后,兴高采烈的策马而来,翻身下马跪下作揖道:

“恭喜陛下,我军在西北角围堵到元裔本雅失里及其人马,本雅失里已降。”

“好!!”听到本雅失里的名字,朱棣忍不住叫声好,四周明军将领也纷纷喝彩。

相比较他们,阿鲁台却脸色瞬间煞白。

他佩服朱棣不代表他希望朱棣能抓住瓦剌高层,更别提像本雅失里这样的元裔了。

本雅失里被抓住,这就代表什么,他这个曾经的东蒙古太师再了解不过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