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大发战争财(1 / 2)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10 字 1个月前

“铛…铛…铛……”

伴随在京钟鼓于白日齐鸣,在京城内外官吏、百姓纷纷吓得脸色一白。

钟鼓齐鸣上万声,整个京城都得知了徐皇后崩殂之事。

百官奔走入奉天殿广场,一直等待了朱棣三日,朱棣才从悲伤中走出。

尽管徐皇后生前说过不要大办,可朱棣依旧以最高规格置办了徐皇后的葬礼。

百官着麻布丧服二十七日,素服百日,辍朝五日不鸣钟鼓。

即日起,便是身为皇帝的他也要着素服一年,皇子们服丧三年,期间只得穿着素服,不得嬉戏玩闹。

他一年内不入武英殿,而是将在西角门与百官议事。

在京命妇,皆着成服日于思善门哭临三日,为徐皇后送丧。

在京太学、官学、国子监等入材监生、典吏、僧道,坊厢耆老皆各着素服,举哀三日。

军民及妇女各素服,三日内金银首饰禁用,各地停音乐祭祀百日,禁屠宰四十九日。

便是连百姓的嫁娶,都需要停下百日……

可以说,相较于朱元璋去世时的简葬,徐皇后的葬礼规制很高,高到了影响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可即便如此,却并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说什么不是,因为现在没有谁会想触及朱棣的眉头。

自从徐皇后去世,朱棣性情大变,他比以前更加暴躁多疑,宫人后妃都惴惴不安,他更是连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都不面见,只有张氏和郭琰可以借助帮徐皇后安排梓宫才能瞧见朱棣一面。

便连礼部挑选谥号都战战兢兢,最后根据朱棣的意思,选出了“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这个几乎完美无缺的谥号。

“您和陛下再这么下去,会撑不住的……”

春和殿内,郭琰心疼的瞧着数日未能好好吃饭的朱高煦,心如刀绞。

只是几日时间,朱高煦整个人都小了一圈,每日卯时起床,子时入眠,其余时间不是在忙碌丧礼,便是在处理政务。

许多可以交给下面人的事情,他都自己亲力亲为,仿佛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娘亲的愧疚。

在这样每日睡眠不过三个时辰的重压下,他的消瘦是肉眼可见的,而朱棣也是一样。

徐皇后质问朱高煦这么多年不去见她的话,让朱高煦心生愧疚,便是当下的操劳,他也觉得是自己活该。

“我娘生前我不尽孝,若是死后带如此,那我还能做什么呢……”

朱高煦披麻戴孝,身着素衣坐在椅子上,脸色有些苍白,可手里的朱笔却未曾停下。

“终归得吃点饭吧?”

郭琰不忍,端着一碗汤饭上前,可朱高煦却轻摇头道:“我没有胃口,你和大嫂先去照看娘亲的梓宫吧。”

“那我放在这里,你饿了便记得吃。”

郭琰看着朱高煦的憔悴模样,心里难受的紧,却没有任何办法。

她离了春和殿而去,并在此后半個月都忙于操办徐皇后的丧葬之事,不过面对徐皇后的下葬事宜,朱棣却顽固的要求将徐皇后葬入顺天府天寿山的长陵内。

由于朱高煦的出现,天寿山的长陵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在徐皇后死后才挑选建造,而是在北京营建之初便已经开始设为吉壤,如今已经修建九年有余。

它的规模比历史上还要大,预期工期十一年,耗费钱粮五百余万贯。

在徐皇后病重后,朱棣便已经催促了北京营造的蒯祥先着手将长陵修建,因此当下的长陵已经进入了收尾工作。

可即便如此,朱棣依旧舍不得将徐皇后下葬,而是这些天一直在几筵殿陪着徐皇后的梓宫,即便朱高炽他们轮流劝朱棣,朱棣也不听。

朱高煦没有去劝朱棣,他知道朱棣自己会想开,而自己当下要做的,是将朝廷的政务处理好,别让朱棣分心。

“轰轰轰——”

正当朱高煦处理政务的时候,此时此刻距离南京数万里外的克尔登城外也响起了一轮轮的炮击声。

不同的是,这次的火炮并非是用来进攻和防守,而是展示肌肉……

“此便是我天朝之依仗!”

克尔登城外,郑和不知何时从巴士拉来到了此处,轻描淡写的展示了大明朝的武力。

站在他身旁的,是刚刚结束河中乱象的沙哈鲁,以及一众帖木儿将领。

此刻的他们脸色并不好看,因为在他们的目光中,一里半外的那一堆土墙几乎被打成了废墟,而这样的精准度和炮击距离是他们手中射石炮可望而不可及的的存在。

“它们的名字叫做什么?”

沙哈鲁沉着走到一门火炮前,伸出手想要触摸,却被烫得立马撒开了手。

“野战炮。”郑和自信而高傲的回应,并补充道:“这样的火炮,在天朝中还有近七千门。”

“嘶……”听到郑和的话,沙哈鲁的臣子们倒吸了一口凉气,而他们也没有一丁点的怀疑,因为仅仅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野战炮数量,便多达二百门。

要知道,郑和他们只是一支舰队,而一支舰队想要远洋航行,所能携带的所有物资都是有着限制的。

沙哈鲁不敢想象,一支能组建两万远洋舰队,装备二百门火炮的国家是怎样的存在。

此刻的他,对于大明的了解又更深了些。

郑和能用两万军队横扫波斯湾,深入波斯腹地数百里,这就代表大明实际上是有实力和帖木儿国开战的。

因此就当下的情况来说,只要郑和继续在波斯配合黑羊王国的优素福作战,那整个波斯地区都不会安宁。

大明只要还有实力运送更多的军队前来,那帖木儿国的结局会如何,这真的很难说。

“你的手中有我们的三十多座城池,一百多万人口。”

“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在这里成为一个国王。”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并不认为你愿意将这么大块疆域交给我。”

望着郑和,沙哈鲁说出了他的想法,而站在他的胡季与刘勉则是充当他与郑和的翻译。

“呵呵……”

面对沙哈鲁的想法,郑和笑了笑,他清楚这是沙哈鲁的试探,不过他并不在意。

“我很清楚苏丹您现在的实力,也知道您所忌惮的是什么。”

“可如果我没有诚心,那我大可不必大费周章的与您约在这里见面,并撤走了克尔登的大部分军队。”

“您如果不信任我,也不会带着千余名骑兵就敢来与我见面。”

郑和开门见山,不等沙哈鲁反应便继续道:“我们不准备占领帖木儿国的任意一寸疆土。”

“这里太遥远,治理它的成本也太高,与其拿下帖木儿国,倒不如想想怎么解决草原上的鞑靼和瓦剌。”

“何况,这三十多个城,一百多万人口也并非全部会交给您,忽鲁谟斯港是我们必须保留的城池。”

“除此之外的三十二个城池都可以交给您,但我们需要一个道歉和一笔赔偿。”

“当然!”听到郑和的话,沙哈鲁反而放下了戒心。

他并不在意忽鲁谟斯港,因为帖木儿国本身就不是一个海洋国家,用一个忽鲁谟斯换取三十二个城池,这笔买卖十分划算。

因此,郑和口中的赔偿,在他看来就是购买这三十二个城池的价格。

“我可以出十万枚金币,以及三百万枚银币。”

帖木儿报出了一个价格,但对于郑和来说,熟悉帖木儿货币与大明货币区别的他,很清楚这换算为大明货币后仅有不足七十万贯的价值。

“您认为您的百姓,连一人十个金币的价格都不值吗?”

郑和并不准备索要太多,因为那会让帖木儿帝国内部陷入混乱,这并不符合大明稳定中亚的政策。

可他也不准备要的太少,即便他已经从整个波斯湾地区获得了大笔财富。

“一百万枚金币,这超过了我的实力。”

沙哈鲁直言不讳,并坦然自己所面对的局面:“现在的我拿下你手中三十三座城池后,还需要投入财富才能让他们恢复繁荣。”

“另外,我在西边还有几个敌人,而我的军队需要军饷。”

“这三十二个城池,我最多只能出二十万枚金币,六百万枚银币,不能再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