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色厉内茬(2 / 2)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232 字 2个月前

“他们倚重的无非就是娄山关、崖门关、桑木关等播州外围五关,而今我军依靠拉拢拿下娄山关,长驱直入播州城,他们如何抵挡?”

“眼下先等等陛下的朱批,再关注他父子二人的动向,最重要的还是运送粮草来永安马驿。”

他瞥了一眼沐晟,沐晟也连忙作揖:“四川布政使蹇义已经派遣民夫,将重庆府的五十万石常平仓粮运抵綦江,不过綦江的民夫不足,恐怕还需要从四川征调。”

“这事情你与四川布政司官员协商,总之在陛下朱批奏疏发还前,永安马驿的储粮不得低于十万石。”

“是!”沐晟应下,而后众人先后走出了木屋,各自返回了自己的临时居所。

也在他们返回居所时,杨纲加急往播州赶回,并将消息带给了自家父亲。

坐在宣慰司衙门内,杨昇有些忐忑,毕竟就沐晟的意思来看,他们能否保留播州半数田地,还得看朝廷的脸色才行。

“如果没有这半数田地,我们就继续反!”

杨昇恶狠狠开口,不过杨纲却想到了在南京时瞧见的朱棣与朱高煦,摇摇头道:

“依照我上次在南京所见,陛下应该十分大方,应该不会把土地全数收走。”

“至于东宫那位倒是对土地很执着,但也只是收走土地,改发钱粮。”

“总之对土司们的召集不能停!”杨昇起身渡步几个来回,分析道:

“如果朝廷给出的条件令人满意,那我们就当着土司们的面和官军谈好条件,带着他们迁徙。”

“若是谈不好,便带着他们与官军再斗一场。”

他的想法与杨纲不谋而合,父子二人同时颔首。

与此同时,播州各土司纷纷跋山涉水的前来助阵,而沐春所发加急也在七日后抵达了南京城。

冬月初的南京已经略微寒冷,武英殿内的火道与火墙也填充了燃料,整个宫殿不能说全部暖和,却也不是那么寒冷。

“如果杨昇愿意迁移出播州,交出播州,那给他播州半数耕地倒也不是问题。”

朱棣看着手中来自沐春的加急奏疏,很大方的开口答应。

相比较他,坐在他身旁的朱高煦就不是这么想了。

“耕地不能给他,他若是有半数耕地,又掌握耕地上的佃农,那即便迁徙他处,却依旧有着东山再起的本钱。”

“儿臣的意思是,给杨昇、其次子杨纲、其嫡长孙杨炯三人,分别授予正三品的散阶加武勋的官职,此外再将杨氏迁徙成都府,划五千亩耕地给予其作为庄田。”

“如此一来,他们父子爷孙三人,便都能领正三品的两份俸禄,即便世袭降阶,也能保他们三人十代富贵。”

“至于庄田,成都府的五千亩庄田产出,可比播州上万亩庄田产出。”

朱高煦给杨氏父子的并不算多,至少比起他们手中数十万亩的播州田地来说不算多。

不过改土归流本就如此,更别提他们作乱的前科。

在朱高煦看来,给他们五千亩庄田和三人世袭的从三品散阶、武勋,这已经是极大的恩宠了。

如果杨昇还觉得不满意,那朱高煦也不介意动用武力来铲除播州全境土司。

更何况,在朱高煦看来,杨昇大概率会同意,毕竟杨氏能苟活到万历年间,主要还是因为软弱。

但凡他们强硬点,早就像思州田氏和其余土司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老二,你这……”

朱棣听了朱高煦的处理方式后,不免觉得朱高煦有些激进了。

在他看来,杨昇能交出数十万亩耕地,那留一半给他也没什么,反正也是白捡的。

不过在朱高煦看来,所有的土地都是促进当地经济的生产资料。

赶走了播州杨氏,再迁徙离开一部分当地百姓,然后留下部分百姓来均分这些碎片化的耕地,让当地可以自给自足,这才是朱高煦想要的。

不管是什么民族,但凡能有一口吃的,最底层的百姓都不会想造反。

只要把耕地都收到朝廷手里再均分给土民,那立马就能消除当地土民对朝廷的仇恨,人性就是那么现实。

“父亲按照我说的来便是,这播州杨氏不值一提,真正需要在意的还是思州田家。”

朱高煦将目光放到了田家身上,毕竟比起改土归流后只能设两个府的播州杨氏,辖地能设八个府的田家才是改土归流道路上的巨无霸。

“嗯,他们倒是想要拿下辰州,不过被顾成给击退了。”

朱棣看向了另一份奏疏,朱高煦闻言也道:“让黔国公尽快收拾杨氏,然后与曹国公、顾成三方夹击田氏,最快一年就能结束战事。”

“等杨氏和田氏坍塌,宋、安两氏应该能看清局势。”

凭借领先世界的火绳枪和加农炮,西南土司的石堡已经没有了什么威胁,能限制明军的只剩下了交通。

对贵州全省改土归流是第一步,一旦贵州改土归流结束,接下来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基建。

将贵州的土民迁徙四川进行开垦荒地,让四川重新成为大明朝的西南粮仓。

如果再将贵州驿道给扩建,那朝廷就可以分别四川、交趾两个大粮仓供给西南大军,对云南和广西进行改土归流。

北方的饭因为环境问题,大明朝吃的再多也容易吐出来,可南方就不是这样了。

“就按照你的意思朱批吧。”

朱棣见朱高煦似乎在思考什么,当下朱批了奏疏递给王彦,同时开口说道:

“解缙这帮蛮子从北边往南赶了这么久都没回来,没他们帮忙处理奏疏,倒还真是有些麻烦。”

虽说殿阁大学士只负责整理和提出建议,但光是这两点就能为皇帝本人减轻不少负担。

习惯了殿阁大学士这个制度后,突然离开了他们,朱棣还真有些不适应。

“殿阁大学士的制度不错,不过还需要设下规矩。”

朱高煦想起了内阁权力越来越大的原因,因此不忘提醒朱棣。

“什么规矩?”朱棣喝了一口茶,心不在焉的询问。

“不得以六部官职担任殿阁大学士。”朱高煦沉声开口,朱棣闻言也点了点头。

“这殿阁大学士若是再加上六部尚书的官职,那权力便会变大,虽说无法制衡皇权,不过也会带来不小麻烦。”

那麻烦可不算小……

见朱棣这么说,朱高煦不免想起了明代中后期,内阁对皇帝阳奉阴违的那些事情。

对于朱高煦来说,殿阁大学士就老老实实的保持现在的位置就行,不要再进一步,也不要往后倒退。

“对了,西边的事情,你有什么消息吗?”

朱棣突然想到了西边的事情,显然是在询问帖木儿国的问题,对此朱高煦则是回忆了一下自己前世所记得的一些事情。

他如果没有记错,帖木儿死后,帖木儿帝国陷入了内乱,原本是两个孙子辈的在争斗,后来混入了一个儿子辈的沙哈鲁。

期间发生什么,朱高煦不记得细节,但他记得最后是沙哈鲁夺得王位,帖木儿帝国在他的管理下也算蒸蒸日上,国内经济得到恢复,并且与大明经济、文化往来十分频繁。

相较于帖木儿,沙哈鲁的上台对于大明来说倒算是一件好事。

“眼下帖木儿国陷入内斗,帖木儿的两个孙子正在争夺王位,国内战乱不休。”

朱高煦简单和朱棣说了一下帖木儿的情况,朱棣听后捋了捋大胡子:“这样的话,俺们支持谁比较好?”

“不用支持谁,只需要安静等待就足够。”朱高煦说着,同时也想到了安南和南洋的事情,所以与朱棣汇报了一下。

“近来两年,广东与福建迁徙安南、旧港、吕宋的百姓不在少数。”

“光从去年的情况来看,迁徙安南的百姓数量多达五万余人,基本编入了卫所,均分了屯田。”

“眼下,朝廷在安南已经有大小十五个卫,军户八万余户,三十余万口。”

“除此之外,旧港和吕宋的口数也分别达到了前者五十八万余口,后者七万六千余口。”

“不过,旧港近五十八万口中,有近八成都是当地的土民。”

朱高煦说罢,朱棣也略微诧异:“南洋贫瘠之地,也能养活这么多人,这倒是俺没想到的。”

“南洋之地主要是疟疾与瘴气多。”朱高煦解释道:“如果能从东州(南美)带回可以减轻疟疾症状的药材,那南洋的肥沃土地便能得到开发。”

“不过南洋这种孤悬海外的地方,一旦朝廷遇到危难时,也很容易叛乱自立。”

“正因如此,对南洋的驻扎军队还得严格控制,必须从大明派遣兵马前去驻扎,并且要将兵卒亲眷都留在大明,以此来控制将领和兵卒。”

“知道了。”朱棣起身,显然是对这些事不太感兴趣。

瞧他这模样,朱高煦不免想到了自家娘亲,因此忐忑询问道:“我娘近来没事吧?”

“……”听到朱高煦的问题,朱棣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吟后才道:

“比起俺刚回来时,又消瘦了几分,如此下去,俺担心你娘撑不了几年了。”

说出这句话时,朱棣脸色有些暗淡,朱高煦也觉得心里一紧。

“我……”朱高煦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站起身来回礼:

“我回春和殿去问问,看看安南医院那边有没有什么进度。”

“去吧。”朱棣叹了一口气,朱高煦也回避般的离开了武英殿。

(本章完)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