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为人三思(2 / 2)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299 字 1个月前

从小学到中学,他培养了那么多新政学子,到最后这群人还是落得跌入染缸的下场。

兴许是他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他确实对这些新政学子十分失望。

“陛下,那臣告退?”

刘勉眼见朱高煦不说话,小心翼翼的作揖询问。

“下去吧,好好把这些人查出来。”

朱高煦轻描淡写一句,刘勉便作揖离开了武英殿。

不多时,朱瞻壑的声音在殿外响起,班值太监也连忙唱礼。

“进来吧”

随着朱高煦的召唤,朱瞻壑也拿着一份奏疏一路快走而来。

“爹,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大捷!”

他话音落下,将奏疏打开转递给了朱高煦,朱高煦也接过打量起来。

瞧着捷报,朱高煦只能说幸好李英打赢了,如果打输了,那自己可不会轻饶了。

“擅自调兵出击有错,罚俸禄半年,击退来敌,庇护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有功,赏彩币三百,素锦百匹。”

“此外,遣派兵部、六军都督府官员核查斩首数,若斩首属实,依每虏首五贯发赏钱,户部调拨。”

朱高煦赏罚分明,朱瞻壑却为此语塞,犹豫道:“这……地方将领在外,自然清楚地方情况,李英此举虽然不妥,但也不至于罚俸半年吧……”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朱高煦抬头看向朱瞻壑,朱瞻壑见状略微思考道:“罚俸三月如何?”

“便按照你说的办吧。”朱高煦颔首,同时将那本厚厚的文册推给了朱瞻壑。

“元宵过后你便要去地方了,在此之前,我得让你知道大明朝真正的模样。”

“真正的模样?”朱瞻壑察觉到了不妙,拿起那本厚厚的文册便将其打开。

只是开篇,朱瞻壑便已经为其中内容所震惊,根本顾不得与自家父亲招呼,便下意识坐到了旁边,一页页的翻看着这文册。

朱高煦见状也不打扰,低着头,沉稳处理着自己面前的奏疏,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半个时辰后,朱瞻壑才从那文册中缓缓走出,怀揣着沉重的心情将文册合上。

他表情略微复杂,目光看向了自己那平静如水的父亲。

“爹,这案子处置了吗?”

朱瞻壑沉稳了许多,若是换做他去戍边之前,他必然叫嚣着要把这些人都杀光,但现在他已经能压下脾气来询问了。

“尚未,或许未来两三年都不一定会处理。”

朱高煦轻描淡写的说着,朱高煦闻言心中升起几分不舒服,但很快被他压下。

“您是准备等偿还国债的时候在动手?”

朱瞻壑不傻,毕竟在中学学了那么多经济方面的知识,加上他常常与江淮来信,自然知晓这本文册的份量。

可以说,如果完全按照这本文册来办案,那起码会有上万人被直接抓捕,数十万人被牵连,涉案的金额不会低于五百万贯。

如果加上这些人过去积攒的财富,那最后抄家所得甚至能翻几番。

这一刻,朱瞻壑明白了为什么自家爷爷会说自家父亲手段狠辣了。

其它皇帝起码还会有对士大夫的基本尊重,哪怕是自家爷爷那种天天把儒生骂做老蛮子的人,表面工作却也丝毫不落。

相比较之下,自家父亲倒是很贴合《老子》开篇的那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所谓刍狗,是先秦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在祭祀时,它被世人所膜拜。

在祭祀后,它被世人废弃于野地,任人踩踏。

自然和天地没有私心和分别心,它将万物看做是平等的。

这点,圣人也一样,他将百姓看做是平等的。

或许在自家父亲看来,除了亲近之人,其余人都是平等的。

官员、儒生、百姓、牲畜……

这些人或动物在自家父亲看来,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兴许到了这一刻,朱瞻壑才勉强理解了“天子”的意思,也理解了“天子”的沉重。

古往今来,有谁能像《老子》之中所说的“天地”那般平等的对待任何存在?

哪怕是自家父亲,不也还是需要顾忌父子关系吗?

“先放置着,让他们这团雪球再滚大一点。”

朱高煦手执朱笔,机械性的处理着一件件政务,丝毫不把这上万人,数十万人的未来放在眼里。

“可百姓……”

朱瞻壑想说百姓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将会被不断的盘剥,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了。

这批人盘剥百姓,那换一批人就不会盘剥?

当然不可能,这群人如果真有那么好,就不会贪腐了。

朱瞻壑突然担心起了江淮,他担心自己的这位好友也会在地方上迷失本心。

“百姓被盘剥固然可怜,但反复折腾是最损害百姓利益的。”

朱高煦忽然开口,带着几分教育道:

“先把当下的事情办好,让百姓可以把一部分钱领到手回家再说。”

“等百姓回了家,我们就可以动手了,而动手在于将这部分侵占的财富收回国有,再通过较为公平的手段与政策发给百姓,这叫资源分配。”

“尽管在分配的过程中,兴许会有许多人加入其中,将原本制定好的政策破坏,但只要一百份肉能有二十份肉分到百姓手上,那就代表政策的成功。”

“至于被贪墨的八十份肉,便可以像你手中账本这样保留记载,等到百姓没有肉吃的时候,你便要狠下心来对这群家伙割肉,用这群家伙的肉喂给百姓。”

“这个天下就是人吃人的天下,不同的是,我们天家站在最高的位置,在某段时间可以做到随意的分配餐桌上的血肉。”

“想要长期的掌握分配权,就得有足够的血肉来培养猎犬,让猎犬来威慑餐桌上不服气的其它人。”

“猎犬是军队,而血肉是资源,至于能支配这一切的主人是谁,取决于餐桌上坐着的人是谁。”

“餐桌的主人会换人,有的主人身强力壮,有的主人孱弱愚笨。”

“如果主人孱弱愚笨,那主人也有可能被抬上餐桌。”

“我与你说这些,是想让你知道,你要是不想分他们的血肉,你就得分自己的血肉。”

“你如果什么都不分,那百姓就会想分你的血肉。”

朱高煦将话说完,他不知道朱瞻壑懂没懂,但起码他说了。

“儿臣……”

朱瞻壑似乎还没从朱高煦所说的那个人吃人天下中走出,朱高煦也很有耐心,一边处理奏疏,一边等待他开口。

片刻后,朱瞻壑这才艰难道:“儿臣懂了。”

“你不一定懂了,但是没事,以后你会懂的。”

朱高煦放下了朱笔,叹了一口气的同时看了看朱瞻壑。

“有白的地方就有黑,完全杜绝所有的黑是不可能的,但你得控制好这个度。”

“用人要用对,不能被人遮蔽双目,蒙蔽双耳。”

“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才能真正的驾驶好大明朝这辆马车。”

“我其实不太想让你去陇川,因为那里被人治理的太干净了。”

朱高煦似乎在夸赞江淮,可他的意思是太干净了也不好,故此朱瞻壑忍不住道:“干净不好吗?”

“干净可以,但有的时候太干净就是物极必反。”朱高煦看着朱瞻壑那不服气的眼神。

“他不可能一辈子坐在那个位置上,也不可能保证自己能一辈子的坚守本心。”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他言传身教,可是面对他的话,朱瞻壑还是把持不住自己骨子里的那份清高,嘴硬道:

“儿臣就是觉得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和白都没人敢说了,遑论其他?”

面对他的模样,不由得让朱高煦想到了前世年轻的自己。

兴许是自己错了,也或许是朱瞻壑被自己保护太好,他的话让朱高煦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说他现在说什么,朱瞻壑都听不进去。

面对朱瞻壑,他靠在了椅子上:“你自有崚嶒骨,但不是每个人都是你……”

“看来这次让你去历练是对的,但这个历练的时间太短了,对你没什么好处。”

朱高煦略微思考,而后才开口道:

“我准许你在陇川历练一年,一年后,我会调你去别的地方再历练两年。”

“如果三年后你还能坚持你的崚嶒骨,那我便不再多说你一句话。”

朱瞻壑心中生出一股不服气,躬身作揖道:“儿臣谢陛下成全!”

话音落下,朱高煦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出去。

朱瞻壑见状便转身离去,只留下空荡荡的武英殿,以及被阳光斜照着的朱高煦。

除了他,殿内便鲜有明亮处……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