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迁都北京(2 / 2)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12 字 1个月前

至于政策的走向,则是靠春和殿内的朱高煦决策而出,不过如今的朱高煦却没有在春和殿,而是站在了江东门的城楼上。

“慢点慢点!”

“前方的船只避让!”

江东门码头上,此刻的这里人满为患,充斥着大量拖家带口北上的人。

自元宵开始,南京大量官员便随着北京不断完善而不断北迁。

元宵之前,南京有文官三千八百余名,武官四千三百余名,吏员三万四千余名,人口七十六万五千余。

至如今五月,南京文官骤降到两千六百余名,武官二千九百余名,吏员不足两万六千,人口六十二万三千余。

一个迁都的举动,便给北京带去了十三万余的人口,而南京的繁华也因此下降许多。

“这些官员迁徙后,北京的繁华会更上一个台阶,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有物价上涨的各类局面。”

站在城门楼上,朱高煦俯视码头的迁徙队伍,头也不回的对身后交代。

站在他身后的,是户部尚书郭资及礼部尚书夏原吉,以及工部尚书黄福。

“当下北直隶人口数量多少了,耕地几何?”

朱高煦询问郭资,郭资稍微思考便汇报道:“人口大约三百六十万,耕地三千二百余万亩。”

“还不错,起码几十年内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朱高煦颔首,但随即又评价道:

“不过,当下北方边军所需粮草耗费不浅,仅靠漕粮肯定不足,东北三地可以维持吗?”

东北三地即辽东、渤海、大宁,作为朱高煦的基本盘,当地的开发不用多说。

“当下三地有四百二十六万余口,二千七百六十五万余亩,就是亩产不如关内,每年税粮二百二十万石左右,朝廷能从市面买到的粮食不能多余二百万石。”

朱高煦闻言不假思索道:“也就是说,东北三地可以供给边军四百万石左右?”

“差不多是这个情况……”郭资点头,朱高煦也继续道:

“当下维持甘肃、陕西、山西、北平、大宁等边军,日常口粮耗费几何?”

郭资还在思考,旁边的夏原吉却不假思索道:

“北边边军合计三十个卫,北边各都司腹地兵马算上渤海和辽东则是二十四个卫,合计五十四个卫,三十万二千四百兵马。”

“在腹地的二十四个卫还好说,基本可以在驻地购买粮食,耗费最多八十万石。”

“最大的问题,是驻扎在边塞的三十个边军卫,虽然只有十六万八千人,可算上路上的损耗,每人每年平均却需要消耗十二石,每年基本需要起运二百万石才能满足他们的口粮。”

“不过除了需要保障他们,他们的亲眷也需要保障,他们的亲眷大约在五十万人左右,每年每年消耗稍低,却也需要十石,算上边军消耗,合计七百万石。”

夏原吉说完了全部,朱高煦颔首,对当前的情况十分满意。

当下明军对蒙古人已经形成了碾压,相比较历史上动辄六七十万军队的九边,大明即便把北方沿边都司兵马全部算上,也不过才三十万二千四百余兵马。

六七十万军队的九边,身后便是三四百万的家眷,他们每年消耗的粮食是数以千万计的,而当下的十六万边军及其家眷却只需要七百万石。

武器更迭和战力让明军可以用少量军队驻守北方边塞,所消耗的粮食也就呈几何的下降。

七百万边军粮食,光东北就能满足四百万石,北平、山西、陕西、甘肃就更不用说了。

朱高煦算了算,正统年间以后的九边军费支出,基本占据大明财政的五成,而当下不足两成。

一旦火车可以运行,那这个比例还会下降,因为物资的损耗会大大降低。

“以朝廷现在的情况,只需要一百个募兵卫,五十六万人,就足够维持疆域。”

“因此,臣建议殿下可以酌情裁军,减轻军费支出……”

和朱高煦走近了,夏原吉的词汇也开始偏向朱高煦。

对于他的建议,朱高煦也在考虑。

“原两京十三都司的屯田卫都需要裁撤,除了边疆都司外,其余卫所只需要维持三个卫就足够,除两京外九个都司只需要二十七个卫。”

“两京则是以上直二十六卫的方式,南北直隶各置八个卫,京城各置五个卫。”

“渤海和辽东、四川可以四个卫,大宁和甘肃、陕西、山西五个卫,交趾八个卫,云南十个卫,乌斯藏两个卫,海外的四个宣慰司各置两个卫。”

“除此之外,再加上海军十七卫四所,合计一百三十卫四所,约七十三万兵马。”

朱高煦说出自己的想法,夏原吉却皱眉道:“若是如此,那每年军饷便高达一千四百六十万贯,算上兵马吃喝,便不低于二千万贯,占据朝廷财政六成……”

夏原吉想把军费控制在总财政五成以下,因此朱高煦的建议显然超出了他的预算。

“东洋贸易建立起来后,每年能从东洋获取的金银价值不会低于五百万贯,你可以把这个加上去。”

“五百万贯?”夏原吉紧皱眉头,但又摇摇头道:

“即便有五百万贯的金银流入,但这样下去二三十年后,国内钱荒就会结束,届时涌入的黄金白银只会成为负担。”

“你忘记算人口增长了。”朱高煦打断夏原吉,并继续说道:

“黄金白银涌入确实会造成通货膨胀,以朝廷当下钱荒的局面,不过二十年就能陷入平稳。”

“届时涌入的黄金白银,必然会成为朝廷的负担。”

“可如果朝廷每年增长人口都在二百万以上,那这些黄金白银就不是负担,而是用来维持经济市场所需的货币。”

历史上西班牙等国家确实因为大量黄金白银的涌入而爆发通货膨胀,但这是因为西班牙的贵族们没有把黄金白银投入生产力提高,而是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货币的涌入,加上三十年战争的人口死伤,人口越来越少,黄金白银越来越多,生产力没有得到提高,也没有新的市场出现,西班牙不通货膨胀才有鬼。

相比较西班牙,明末的局面是白银短缺,但问题却不仅仅是白银短缺,因为当时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也出现了较严重的白银贬值。

三十年战争和幕府闭关锁国导致了白银流入大明的数量下降,而士绅豪强大量囤积白银,则是让海量的白银难以进入市场,无法流通。

当时许多名士认为应该废除白银,以黄宗羲为例,他主张废银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白银过度集中在士绅豪强手里,社会上的白银不足,已经失去了流通作用。

他提倡废银,其实是想消除白银的财富分配功能。

在黄宗羲看来,这种价值极高的贵重金属增加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当然,也有与黄宗羲持相反态度的人,例如宋应星就认为国贫民乏的原因并不是缺少白银,而是社会物资匮乏,金银没有流通。

因此禁用白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也确实符合当时瘟疫、灾害横行的大环境。

在朱高煦看来,两者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最主要的还是白银过多聚集在了豪强士绅手中。

白银无法流通,朝廷想要继续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就无法继续,因为百姓手里并没有足够的白银。

这则办法在朱高煦看来,完全可以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把钱发到百姓手上。

晚明的局面是海外金银都被豪强士绅掌握,朝廷无法对他们征税,所以拿不到足够多的黄金白银。

可如果海外白银直接被朝廷掌握,那朝廷就拥有了分配它们的权力。

这和大放水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基建来提高环境和生产力,然后在基建同时把白银释放给百姓,百姓得到白银就会使用,白银便能得到流通。

如今朝廷掌握了整个南洋和大明洋的贸易,这些地方的真金白银都会流入朝廷手中。

士绅豪强的想要获取金银,只能在西洋范围获取,就他们那三瓜两枣,即便都囤积起来,也扰乱不了市场。

每年六七百万的白银涌入,只要分配好了,对大明的经济市场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况且自从医院开始推行建设,各地的新生儿夭折率也开始下降,仅是去年,大明新生人口便存活下来二百二十四万余。

相比较之下,七百万两白银确实有些不够看了。

历史上明朝钱荒从明初一直闹到明末,除了地方遭受灾害,粮食与物资减产而爆发地方通货膨胀,大明整体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所以朱高煦并不担心通货膨胀。

至于地方性的通货膨胀,只要火车和铁路可以覆盖两京十四省,这种通货膨胀也可以通过中枢物资调配来解决。

看着夏原吉,朱高煦提醒道:“只要黄金白银用到实处,便不需要在意通货膨胀。”

“真正需要担心的,只有类似宝钞一类的纸币,而这些纸币也可以用黄金白银来作为锚定物生产。”

话音落下,朱高煦也笑道:“当然,我也有可能说的不对,但具体的还是得走一步看一步。”

“海外的黄金白银我们不开采,那便留给别人开采,与其给别人开采,倒不如我们自己开采。”

“实在不行,你盯紧市场,一旦有了不良反应,我们立马处理。”

朱高煦拍了拍夏原吉的后背,随后走下了城楼。

夏原吉与黄福、郭资相互对视,无奈摇了摇头……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