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画饼(2 / 2)

初唐小闲人 子率以正 4478 字 4个月前

当然,若是三管齐下,我大唐必能日新月异,各类福泽天下的祥瑞也会层出不穷。

军事,农业,功业,乃至于商业都将远胜历朝历代。”

李世民微微颔首,继续问道:“如设立书院,学子学成之后何去何从?提高匠人待遇,世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又该如何处理?搜罗民间,如何判断其工物有益?”

李让答道:“既是专司研究福泽民生之各类的人才,自当入职工部。

但考虑到工部官位职能有限,可另成立大唐科学院归属于工部辖下,其人才享有相应品级的俸禄待遇,无需给予权力。

至于提高工匠待遇,鼓励发明与创造,则可设立奖励基金,造出的新鲜事物且被证实有利于民生者,重赏!

至于判断民间工物可有其益,只需对比其效率即可,如曲辕犁与直犁,曲辕犁翻地效率远甚直犁,无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对比人力即可!”

李让这一番话说完,史官的笔终于不抖了。

因为李让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这些奇技淫巧的东西,不会分走儒家的政治权力。

反而能和儒家的治国之学形成互补。

儒家读书人当官治民,如何治民,自然不可能只靠微言大义,还需要工具辅助。

工具从哪里来?

便是从李让口中的科技人才手里!

连史官都能听懂的东西,李世民自然也能听懂。

所以他很诧异的看向李让,问道:“这是百家山门的诉求吗?”

“不是!”

李让摇头否认道:“这是臣发自内心的想法,事实上,臣今日去见的百家,依旧有着和儒家争夺政治权力的想法。”

李世民面上浮现出一抹疑惑:“若是照你的提议,百家山门将再无进入权力中枢的可能,他们岂能干休?”

闻言,李让不由得脸皮一抽。

百家会不会干休他不知道,但这已经是他能促成的最好的局面了。

况且,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家,李让不觉得他们还能有什么意见。

所以李让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过多的纠结,而是话音一转,问道:“陛下觉得,大唐这条腿该不该接上?”

李世民挑了挑眉,随即摩挲着颌下短须沉吟道:“照你这么说,我大唐还真不能缺少这经世之学,不过,建造书院一事资体事大......”

望着李世民眼中的狡黠之色,李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毫无疑问,李世民心动了,毕竟火药曲辕犁这些例子摆在眼前,其作用与效率,能给大唐带来的改变都已经可以预料。

谈什么资体事大,不过是不想出钱罢了。

所以,李让当即起身朝李世民弯腰行礼道:“若是陛下觉得这条腿没必要接,那臣便只能去告知百家,让他们封闭山门隐世不出了。”

以退为进,说得好像谁不会似的。

果然,被李让这么一激,李世民不由得扯了扯嘴角,说道:“不急,不急,朕也没说不接,

只是建造书院这么大的事情,朕总要和百官商量一下。

另外,李卿的大军马上也要班师回朝,国库实在周转不开,总要给朕一点时间嘛。”

李让坐直身子,沉声道:“臣与百家约定,陛下只需出钱粮即可,建造书院的人力自当由百家弟子充任。”

画了半天大饼,李让终于露出了獠牙。

没错,钱粮和李世民对待百家的态度才是李让真正的目的。

至于李世民愿不愿意建立书院,李让根本不关心。

大不了熬过这几个月,等他香水和肥皂有了收益,他自己建一座书院给百家搞研究。

反正这书院谁来建,都不影响他夹带私货。

李世民还是有些犹豫,毕竟大军班师回朝,不管多少,总要赏赐一点的。

国库里的钱就那么多,这个时候拿钱出去建造书院,万一到时候钱不够,总不能到时候直接将李靖从草原上掳来的牛羊赏赐给将士们吧?

李让心中气恼,暗道李世民还真是油盐不进。

沉默片刻,李让决定再加一把火。

“陛下!”

“嗯?”

李世民嗯了一声,有些疑惑的看着李让。

李让眼珠子一转,随即低声道:“陛下,臣还有一个主意。”

李世民有些心不在焉道:“说来听听!”

李让微微一笑,问道:“若是将书院冠以皇家二字,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先是皱眉:“皇家之名何其尊贵,岂能...岂能...”

话说到一半,李世民脸上忽然露出骇然之色。

随即一把揪住李让的袖子,像做贼似的压低了声音问道:“李小子,你是说,天子门生?”

“然也,不止奇技淫巧,读书人,甚至是军中士卒,其实都能建造书院让他们去书院之中进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