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炮火轰鸣(1 / 2)

大明国士 子率以正 4410 字 4个月前

大战当前,依旧不影响陈堪与郑和把酒言欢。

仗打到这个程度,满剌加基本上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他们的投石车,弓箭,在大炮面前都成了摆设。

火炮能够轻易的将他们撕成碎片,他们却没办法对陈堪的舰队造成任何威胁。

更别说郑和的船队也到了。

他战船之上的大炮数量不比陈堪船队的少,只是缺少弹药而已。

但这个缺少指的是不足以面对满剌加和苏门答腊的围殴,不代表没有反抗之力。

毕竟在陈堪的计划中,要是郑和的舰队先到,他至少需要能坚持到陈堪给他送来补给。

否则陈堪不会让郑和的船队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

能用炮弹解决的事情,陈堪绝不会用人命去填。

海峡之上,大炮的轰鸣声暂时停止。

陈堪与郑和把酒言欢,那是他们身为主将的特权,麾下的将士们依旧还要继续忙碌的。

谭丛和裴狗儿王度接上头之后,就迅速安排了数十艘巡航舰开始转运各种物资。

主要是弹药,其中以老式洪武大炮的炮弹最多。

郑和船队出海这三年,大明的火器已经更新迭代了好几代。

但大明这些年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争,所以那些老式的火炮已经被融成铁水制作成了各种新式的武器。

但弹药这种东西,军器监的库房里堆存了许多。

这一次陈堪几乎将军器监的库存全都带来了,主打的就是一个财大气粗。

那些弹药陈堪麾下的火炮用不了,正好让郑和消耗消耗。

消耗完了回到国内,郑和的船队也需要重新装备一下各种新式的武器了。

其次是火器局最新研制出来的遂发火铳。

郑和的船队之上配备的依旧是三年前军器监出产的老式三眼火铳,很多都是从当时的神机营里换出来的。

三年时间过去,早就被锈蚀得不成样子。

连装填火药都难,更别说成功发射出去。

只不过陈堪这一次带来的新式火铳不多,除去陈堪本部之外,只有三千支的样子,毕竟海战也很少能用得上,主要还是依靠大炮。

但能装备多少就算多少,剩下的回到大明再换就是。

至于粮草,陈堪只给了很少的一部份。

倒不是陈堪没带,主要是郑和的船队之上并不缺少粮草。

毕竟每到一个地方,郑和除了宣扬国威之外,也免不了做一下强买强卖的生意。

况且这么大的船队,航行的时候也不可能闲着,各种大鱼不都得捕获来尝一下是什么滋味?

所以粮草郑和的船队之上并不缺。

倒是黄豆成为了紧俏物资,王恩亲自领着人来拉了好几船过去,说是要生成豆芽解解腻。

听着不像人话,但这就是事实。

将士们在紧锣密鼓的为郑和麾下的船队补充物资。

补充物资的同时,还不忘以炫耀的语气告诉郑和麾下的士卒,满剌加的舰队连他们的面都没见到就被轰成了渣。

许多郑和麾下的士卒忍不住痛心疾首,直呼他们来晚了,否则这白送的军功就该是他们的才对。

傍晚时分,陈堪和郑和已经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互相道尽了这些年的经历。

郑和将在大海之上航行三年的见闻一字不落的告知了陈堪,陈堪也将大明国内发生的事情全盘告诉了郑和。

尽管郑和与大明并没有彻底断绝联系,但海上传递消息的速度终究赶不上事情变化的速度。

所以当郑和得知大明这几年的变化之时,还是难免唏嘘不已。

尤其是听说有着大明定海神针的成国公朱能竟然死于陛下赐下的海鲜,更是忍不住沉默良久。

郑和八岁就被沐英从昆明掳回南京进宫做了太监,此后就一直跟在朱棣身边,所以对于朱家人的刻薄寡恩他了解得很透彻。

但成国公朱能之死,还是难免让他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尽管他是个太监,是个天家家奴,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将。

但不管是靖难之役,还是现在的领着船队出海,他干的都是武将的活。

当初奉天靖难的时候,他便与大明永乐朝的这些将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一战成名,大明上下不论帝王百官便无人再拿他当太监看。

当时却是没有想过兔死狗烹之事会来得如此之快。

沉默良久,郑和什么话都没说,只是轻轻与陈堪碰了一下酒杯。

陈堪也没有继续多说,有些事情大家知道了就行,没必要去深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