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有人“告状”(2 / 2)

“就是!所以,王部长,您要制止他这种做法!他这样做,违反公平竞争!”刘兴武趁机建议。

“公平竞争?”王濛的表情严肃起来,“兴武,他们搞的这个大神约,协议内容你看过吗?”

“我没看过,不过我派去的编辑看了,条件的确非常优惠。”

“有没有违法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这好像没有。”刘兴武也实话实说。

“那你让我怎么制止?用红头文件?不合规矩喽,现在国家提倡的依法治国。”王濛解释道。

“兴武,虽然方明华搞那个大神约,拉拢了十几个文坛新秀,但咱们国内的年轻作家不止这十几个吧?肯定还有更多!而且,作为一个主编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发掘新人,就像方明华发掘了格非一样!”王濛的表情严肃起来。

“这一点,兴武,你作为主编要向方明华学习,去年刘索拉写的那篇《你别无选择》在咱们《人民文学》刊登引起轰动,其实我听刘索拉本人说,这篇最初是寄给方明华的,方明华看了赞不绝口,极力建议《延河》杂志刊登,只不过当时他是主管诗歌的副主编,说话不算数。后来还是他建议刘索拉投咱们《人民文学》,算是让咱们捡了个便宜。”

听了王濛这番话,刘兴武心里暗暗吃惊。

竟然还有这番波折,这个方明华,识人目光确实厉害。

“兴武,你也不用担心,毕竟咱们《人民文学》是国刊,编辑力量都要比他们强很多,而且我们地处燕京也比他们《延河》偏安一隅有优势。”王濛安慰道。

“你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密切注意文坛创作新动向,做一个引领文学思潮的弄潮儿,而不是追随者!这一点作为《人民文学》的主编,尤其重要!”

“王部长,我一定会按照您说的做!”刘兴武立刻表态。

“嗯,我也很看好伱。”

可是让王濛没想到的是,或许太想引领当代文学思潮,用力过猛,一年之后,《人民文学》刊登了一个叫马建的作者写的一篇,违反民族政策,作为主编的刘兴武承担责任,停职检查.

此时的方明华没想到刘兴武竟然会到王濛那里去“告状”,他还在思索如何让《延河》杂志尽快辉煌的事。

杂志内容为王,但并不意味着不考虑别的事。

作为《延河》,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地理位置有些偏,地处大西北的西京,经济实力、阅读人口都无法和燕京、申城这样的大都市相比。

必须得走出去。

是不是跑一趟申城、燕京和当地的新华书店经理们谈谈,让他们多进点?

除了读者年底订阅,新华书店销售在现阶段是主要渠道。

还有,《延河》是不是也可以在《人民日报》等国内主要媒体上做做广告?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主编要考虑的事。

要不,明天早上把白苗他们叫来,大家开会商量商量,集思广益?

但家里突然发生一件事,让他有些手忙脚乱。

宋棠棠怀孕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